革命志士后裔忆辛亥往事:用热血谱写民族复兴序曲

2011-10-08 17:05:00     作者:    来源: 新华网  我要评论

关键词: 民族复兴 眉公 革命党人 辛亥首义 革命精神
[提要] 在辛亥革命年代,许多像黄兴一样的革命者,宁愿粉身碎骨、倾家荡产,也要不屈不挠地为理想奋斗。1906年萍浏醴起义,他奉孙中山之命回鄂响应,因机密泄露失败;返回汉口以图再举,结果还是失败。

  (辛亥革命百年·后裔访谈)用热血谱写民族复兴序曲——革命志士后裔忆辛亥往事

  新华网北京10月7日电 黄花岗的碧血,保路运动的风潮,武昌首义的成功……在风云激荡的辛亥革命年代,孙中山领导中华民族优秀儿女,为了振兴中华进行了17年艰苦卓绝的斗争,终于推翻了统治中国2000多年的封建王朝。

  穿越时空的隧道,回忆百年前的往事,辛亥革命志士后裔眼中常噙满泪水——他们的先辈,有的用生命鲜血捍卫共和,有的用顽强意志与封建势力抗争,有的为支持革命倾家荡产。

  百年长河,弹指一挥间。辛亥革命精神,像一粒火种,播撒在中华大地,点亮了中国走向民族复兴长路的开端。

  万死不辞——为有牺牲多壮志

  1912年1月26日深夜,北京西四北红罗厂,清朝顽固派首领良弼家宅门口响起了猛烈的爆炸声。23岁的京、津同盟会军事部长彭家珍只身深入虎穴,用土制炸弹将良弼炸死,自己则英勇捐躯。

  “祖父是一个能文能武的智者,对革命事业无限忠诚,不惜为共和捐躯。”彭家珍之孙彭刚说。

  那是一个慷慨赴死的年代。爆炸行动前,彭家珍写好绝命书,连同账簿和现洋200元装入皮包内,交给同志。

  “共和成,虽死亦荣;共和不成,虽生亦辱。与其生受辱,不如死得荣。”这是彭家珍留给同志们的生命绝唱。

  烈士的鲜血没有白流。在爆炸行动17天后,中国最后一位皇帝宣统退位,2000多年的封建帝制从此终结。孙中山称赞彭家珍为“我老彭收功弹丸”,并授予“陆军大将军”荣衔。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面对山河破碎,国势危亟,多少忠烈义士像彭家珍一样,胸怀大志,不畏艰险,一心为争取革命的胜利而慷慨献身。

  书生作战,铁血成军。被孙中山称为“一支笔胜十万师”的范鸿仙不仅是《民立报》等刊物的主笔,还是光复南京时的首要功臣之一。

  现如今,范鸿仙的曾孙范牧者提及往事依然热血沸腾。1914年,范鸿仙受孙中山之命,从日本返回上海发动反袁斗争,可惜消息泄露,袁世凯悬赏6万大洋要其性命。有同志劝他暂时到外地避避风头,而范鸿仙面对死的威胁毫不畏惧,继续在上海进行起义准备工作。

  9月20日凌晨4时,4名刺客在叛徒策应下逾墙破窗而入,正在机关部伏案起草起义方案的范鸿仙被连刺7刀,并遭枪击,当即殒命。

  “可惜他32岁就遇难,奋不顾身革命多年却没能看到胜利的一天。”范牧者遗憾地说。

  在范牧者眼中,太爷的革命精神单纯而热烈。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太爷回乡组织铁血军。太爷在誓师大会上的鼓动发言得到士兵们山呼海啸般的回应。

  “能让几千人一呼百应,就是因为有共同的信念。为了这个信念,革命者们万死不辞。”范牧者说。

刘宝才

editor


 
 
 
我要评论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投稿热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