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社赵嘉鸣:用更开放的眼光报道上海世博

2011-11-07 09:59:00     作者:    来源: 人民网-传媒频道  我要评论

关键词: 人民日报社 互利共赢 中央新闻 语种 可读性
[提要] 在上海世博会即将开幕的时候,召开以“感知上海世博主题 共建东亚美好家园”为主题的研讨会,对于推动10+3在世博报道的互相协作起到积极的作用。人民日报社在上海世博新闻中心有三处独立的工作间,届时我们欢迎各国媒体朋友前来做客和交流。

人民日报社对外交流合作部副主任赵嘉鸣发言 人民网记者 翁奇羽 摄

  人民网传媒频道北京4月21日电 第三届10+3媒体合作研讨会于今日在天津开幕,此次研讨会是由人民报日社主办,天津日报报业集团联合承办。来自中日韩三国和东盟十国的30多家媒体的代表,就“感知上海世博主题 共建东亚美好家园”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探讨。人民日报社对外交流合作部副主任赵嘉鸣在发言中表示,要“用更开放的眼光报道我们的世博”,并详细介绍了人民日报社对于世博报道的一些初步的规划和设想。

  以下是赵嘉鸣的主题发言内容:

  加强10+3合作框架内的媒体合作,促进本地区民众之间的相互理解和信任,既是各国主流媒体的共同责任,也是10+3合作深化发展的必然要求。

  我们的关注点不能紧盯着中国馆,因为上海世博会不仅是中国的,也是亚洲的和世界的。在这样一个重要的平台上,各国将展示各自独特的文化魅力,世界也将零距离地对话和交流。到目前为止,据我们了解,已经有近600家境外媒体的近3500名专业人员加入,让这样的世界性的盛会能够真正成为2010年度的新闻的盛宴。

  作为中国最大的报纸,人民日报社社长张研农早在3年前带着我们的记者前往世博规划园区进行了一次重要的采访,当时那里还是一片旧厂房和民宅。随后,在人民日报编委会领导和亲自部署下,我们特意开辟了一个叫“双城双会”的专栏,让同时筹备奥运与世博的北京、上海这两个城市在我们的报纸上展开对话。

  在各大中央级报纸当中,人民日报海外版第一个推出了上海世博特刊,在全球80多个国家和地区发行。人民网也是最早开设世博频道的中央新闻网站之一,包括中、英、日等七个语种。仅2010年以来,人民日报已经刊发与上海世博相关的消息、通讯、评论、图片等一千余篇,并固定每周推出一期专门的世博特刊。

  我们一直在想,和北京奥运会的报道相比,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报道应该有哪些不同?概括起来,认为有以下几点:第一,时间长;第二,来者重;第三,领域广;第四,主题多。也正因为如此,我们相信一定会有亮点和特色。人民日报建立了一个完整的直播报道规划,重点放在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着眼中国,关注世界。上海世博会是举全国之力、集世界智慧,我们的报道也要努力地做到既有中国的视角又要有世界的眼光;既要突出民族性,又要关注普遍的世界性;既要看重国内的反响,又要注重全球的影响;既要深入地解读世博会本身,又要生动地诠释世界各国的文化特点,并大力展示全球民众之间的交流与互信。

  第二,把握节奏,突出高峰。去年以来,人民日报加大了上海世博新闻的报道,在开幕倒计时两周年、倒计时500天、倒计时一周年、倒计时一百天、倒计时一个月等重大的新闻节点之际,以及一些重大活动的举行时,我们都推出系列的滚动式、组合式报道,打出我们自己的声势。下一步我们将紧跟世博发展的节点,层层推进,不断加温,加大世博新闻报道的密度,加大人民日报世博特刊推出的频次,让世博新闻报道既做到细水长流,又要高潮迭起;既展现我们的规模效应,也要突出我们报道的特色。

  第三,我们将始终关注以人为本,注重与读者的互动。上海世博会是国家节日、是国际组织的节日,也是城市的节日,更是公众的节日。我们将顺应公众参与世博、体验世博的愿望,找准公众的关注点,提高报道的可读性,把世博新闻与人们的生产生活紧密联系,把新闻性和服务性、知识性、趣味性有机统一起来,让我们的新闻报道更加以人为本。

  下一阶段我们将注重为社会公众提供及时、丰富的世博会信息,满足读者的各种需求,并在栏目设计和报道中注重加大与读者的有机互动。

  第四,整合力量,各方联动。截至目前为止, 26家人民日报社属报刊已经拥有上海世博会注册记者130多人,还有大量的采编人员在外围及后方工作。

  在世博报道中,我们将整合全报社报、刊、网的所有资源,调动全社采编播的力量,多媒体联动,多品种报道,针对不同对象,根据各自特点,形成互动和呼应,回答国内外广大读者对世博会的各种关切。

  在上海世博会即将开幕的时候,召开以“感知上海世博主题 共建东亚美好家园”为主题的研讨会,对于推动10+3在世博报道的互相协作起到积极的作用。人民日报十分期待与各国媒体朋友们展开各种形式的交流和合作,携手并进,互利共赢。人民日报社在上海世博新闻中心有三处独立的工作间,届时我们欢迎各国媒体朋友前来做客和交流。

余梁

editor

更多

 
 
 
我要评论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投稿热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