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通农田灌溉“最后一公里”

2011-02-06 07:44:00    作者:杜辉升   来源:大众网---大众日报  

去年以来的大旱,临沭的龙窝灌区末级渠系工程发挥了重要作用,项目区内耕地全部得到有效灌溉,无一受旱灾影响。针对国家财政专项水利资金的投向问题,卞会德建议,以临沭为例,可主要投向两方面:一是农田末端渠系配套。

  “至少还有200万立方米库容,太难得了,这是开春后小麦的救命水。”春节期间,记者在临沭县采访农水问题,站在西盘水库大坝上,县水利局工程管理站主任韩盖成对记者说。 

  又看了三座水库,基本也都是满满的。去年9月11日前的一周,临沂连降大雨,为刚刚加固完的水库提供了丰富的地表水,再加上进入秋冬季节后,水分蒸发少,需水的农作物较少,使水库存下数量可观的水量。

  然而,在采访中,记者发现,由于缺乏完善的末级渠系配套,这些水还不能完全有效地自流进农田,尤其是水库下游。

  站在龙潭水库大坝上,记者看到坝下有两道放水槽和两处溢洪闸。水库下游农田自流水主要依靠放水槽,而这两道放水槽看上去已经不足一公里长,再往后就逐渐消失在农田里。临沭县水利局设计室主任胡京雷说:“末端渠系过去都有,由于年久失修,逐渐被种上田了。即使存在的这一段,跑冒滴漏也非常严重,放出去的水只有不足一半能流到农田里。”

  小型电灌站、塘坝、水渠等水利设施因单个投资少、规模小,被称为“小农水”。“小农水”多建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由于年久失修,成为农田灌溉的“最后一公里”难题。这种情况各地普遍存在。由于水源难以引入田间地头,水库之水就成了“死水”。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临沭的龙窝灌区末级渠系工程项目。作为全国“小农水”重点县,临沭两年投资1亿多元建成龙窝灌区末级渠系,也就是在沭河临沭段上游建橡胶拦水坝,在下游因地制宜规划设计,建末端渠系配套,将沭河水引到十几公里外的农田。在临沭县埠东村,生产路边的蘑菇状给水桩异常醒目。这种给水桩整体高度有半米多,不足百米就有一个。埠东村书记刘晓说:“这一带地势高,过去很难浇水,现在通过明渠将沭河水引入泵房,再打压供给给水桩,旱地成了水浇田。”青云镇地势平坦,项目就设计为浆砌石输水渠道,旱能浇、涝能排。而白旄镇地势高,需提水灌溉,就设计成低压输水管道,既节约占地,又提高灌溉保证率。南古镇葡萄种植面积大,针对作物需水要求,设计成滴灌,节约了用水。

  去年以来的大旱,临沭的龙窝灌区末级渠系工程发挥了重要作用,项目区内耕地全部得到有效灌溉,无一受旱灾影响。

  依靠龙窝灌区末级渠系工程项目,临沭25万亩农田都可浇上水,占县耕地面积的三分之一,并且节水灌溉面积占有效灌溉面积比重达61%,高效节水灌溉面积比重提高3.67%,渠灌区灌溉水利用系数可提高25%,亩均年可增收约200元。

  “每亩增收200元,25万亩就是5000万元,相对于1亿元的投资,收益率非常高。”临沭县水利局副局长卞会德对记者说。作为国家投资的大型灌渠工程项目,龙窝橡胶拦水坝位于莒南、河东、临沭三县区交界处,从长远看,拦水坝年可供水2亿立方米,足以供给三地50万亩农田浇水。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大幅度增加中央和地方财政专项水利资金,从土地出让收益中提取10%用于农田水利建设,力争今后10年全社会水利年平均投入比2010年高出一倍。专家分析,今后10年的水利投资将达到4万亿元。

  针对国家财政专项水利资金的投向问题,卞会德建议,以临沭为例,可主要投向两方面:一是农田末端渠系配套。经过前些年治理,水库等蓄水设施的蓄水能力已经基本得到解决,农田末端渠系配套问题日益突出,成为制约农业经济发展的“卡脖子”问题,这一问题如不能解决,水库之水依旧是“死水”。记者了解到,大旱之年农民的浇麦愿望并不强烈,主要原因就是目前的“喷灌”式提水成本高,而农田末端渠系配套可有效解决这一问题。二是内河治理。“之所以选择内河治理,主要是从增加蓄水量,增加供水能力来考虑。”卞会德说,从实践层面看,挖掘大口井不但占用土地,而且水源没保证;钻深井成本又高,而且从资源利用角度看无异寅吃卯粮。内河治理是目前最好的办法,可通过清淤浆砌,逐级拦截地表水,增加蓄水能力,使汛期降水最大限度地保留下来,再配套提水站,就能解决周边农田的灌溉问题。

  至于资金规模,卞会德称,像临沭这样的县,未来几年内,再投入三亿元左右,这些问题就都可以得到解决。

魏鹏

相关阅读

 

您对其他相关新闻感兴趣,请在这里搜索

自定义搜索

 
 
 
登录名
密 码

查看所有评论


不是大众网会员,欢迎注册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