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屋山风景区2011年计划接待游客13.4万人次

2011-07-08 19:15:00     作者: 赵若凡    来源: 人民网  我要评论

关键词: 王屋山风景名胜区 风景区 八里峡 5000年 十大洞天
[提要] 2010年,王屋山风景接待国内外游11.3万人次,同比增长26%,2011年,该景区计划接待国内外游客13.4万人次,同比增长17%,实现经济收入750万元,比2010年实际收入633.08万元增长18%,比2010年计划480万元增长56%。

王屋山风景区“愚公移山”雕像

王屋山风景区索道

  人民网河南频道讯  2010年,王屋山风景接待国内外游11.3万人次,同比增长26%,2011年,该景区计划接待国内外游客13.4万人次,同比增长17%,实现经济收入750万元,比2010年实际收入633.08万元增长18%,比2010年计划480万元增长56%。

  王屋山是一处有万年文化遗存,千年道教之盛,融自然、文化于一体,地质风光独特、品位极高的山岳型风景区。

  今年以来,王屋山风景管理局推行三项制度改革。按照投资集团审批的三项制度改革方案,全面实施人事、劳动、薪酬三项改革,打破事业单位管理模式,推行“多劳多得,少劳少得,不劳不得”管理机制,实行企业化管理,激发干部职工干大事创大业的热情,规范景区内部管理。管理局同时开展“三标”认证工作。全面推行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三个管理体系,增进游客满意度,实现对景区整体环境绩效的持续改进,控制职业健康安全风险,持续提升景区管理水平。

  在规范招投标行为方面。景区严格执行投资集团招投标采购平台运营管理办法,规范招投标采购活动,实现招标采购活动的公开、公平、公正,提高工作效率,降低采购成本,全面提升景区的招标采购工作水平。景区在今年还加强了教育培训力度,力求做好干部职工的“三标”专业知识培训,索道、规划建设、行政管理等专业技术人员培训,做好森林防火技能培训等。

  2011年,王屋山风景管理局继续采用常规的宣传营销方式。建设项目计划总投资7930万元。其中,景区绿化、景点升级改造及旅游产品开发、天坛神路开发、标志标示牌制作安装、景区安全饮水5个技改项目投资1049万元,固定资产零购项目投资66万元,规划编制、紫微宫古建筑群维修保护、林山道路、步游道铺设及部分项目前期准备等投资6815万元。利用郑州、洛阳、焦作等省内外各地市的媒体,推行地市区域代理模式,参加旅游交易会等方式宣传景区;实施以点带面营销策略。省内主推焦作,省外主推山西的阳城、垣曲,分析论证市场,利用地市宣传媒体,全方位宣传造势,并组织景区营销员和地方旅行社,深层次挖掘市场潜力,实现宣传效益最大化。

  “十二五”期间,王屋山风景区将抓住济源旅游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时期,发挥体制优势,加强资本运营和市场运作,改造提升传统旅游项目,规划建设高端休闲度假项目,争创国家5A级景区,构建旅游产业体系,壮大旅游经济,加快王屋山旅游转型升级步伐,打造国内知名、省内一流的旅游目的地,力争国内游客人数年均增长20%以上,旅游综合收入年均增长30%以上。(赵若凡)

  王屋山风景名胜简介

  王屋山风景名胜区位于河南省济源市境内,总面积272.47平方公里,其中核心面积130.74平方公里。分阳台宫、天坛山、五斗峰、九里沟、清虚宫、天坛湖、玉阳山、王母洞、铁山河九大景区,旅游资源十分丰富。1994年元月,经国务院批准第三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2004年1月,被国土资源部批准为国家地质公园;2005年12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为世界地质公园;2006年12月,被河南省文明办、建设部、旅游局批准为省级文明旅游区。

  王屋山道教文化底蕴深厚。是闻名遐迩的《愚公移山》寓言故事的发源地,“四渎”(黄河、淮河、长江、济水)之一济水的源头。主峰天坛山,海拔1715米。据文献记载,元年正月甲子轩辕黄帝登天坛山设坛祭天,打败蚩尤,统一华夏,开创中国5000年的文明史,成为中华民族大一统圣地。唐代和金元时期,王屋山以国师级人物司马承祯和邱处机为代表形成中国道教发展的中心,首次被尊为十大洞天之首,号“小有清虚之天”,确立了王屋山在道教史上的核心地位。

  王屋山地质资源丰富。是一座以地质构造、地质工程景观为主,以地质地貌古生物化石景观为辅,以生态和人文相互辉映为特色的综合性地质公园。园内出露了太古宇、元古宇、古生界、中生界和新生界,被地学界称为“五世同堂”,大量地层剖面和地层单元在园区内建立。18亿年前发生的中条运动和14.5亿年前发生的王屋山运动,记录了地球早期古大陆的演化过程,展示了古裂谷背景下形成的火山奇观。新生代发生的黄河八里峡贯通事件,对追溯整个华北陆块乃至全球的地质演化历史具有重要意义。

见习编辑刘宇

editor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投稿热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