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搜索:

海外看两会:两会有写不完的中国故事

2012-03-13 11:14:00     作者:    来源: 新华网  我要评论

关键词: 中国故事 重视程度
[提要]  零距离接触两会的境外记者从世界各地而来,代表着不同媒体,同样也代表着不同群体的读者对中国故事的不同需求。他们观察中国、选取中国新闻的角度不同,通过两会而讲述的中国故事也因此不同。

    两会给境外记者带来兴奋感与成就感,也让他们讲述的中国故事更加鲜活、更加丰满

  “所有的眼睛都看着中国”,这是拉美通讯社驻京记者路易斯·莫澜一篇两会报道的标题。近年来,参与报道两会的境外记者越来越多。今年又有800多名境外记者活跃在会场内外,他们用自己的笔和镜头记录着两会,将两会的信息及时传播到世界各地。美国《华尔街日报》的专栏作家托马斯告诉人民日报记者,该报对两会的报道非常重视,有10多个记者参加报道,其中有3人从上海分社专程赶来。

  零距离接触两会的境外记者从世界各地而来,代表着不同媒体,同样也代表着不同群体的读者对中国故事的不同需求。他们观察中国、选取中国新闻的角度不同,通过两会而讲述的中国故事也因此不同。

  随着外媒对两会重视程度的提升,两会报道量之大,涉及面之广都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变化。有的记者更注重正面信息,有的会侧重负面;有的注重前景分析,有的则更看重以往的成果;还有一些是试图从官员或代表、委员的讲话中“刺探”到一些敏感问题的背景。

  他们中有的关注西藏、新疆等边远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有的关注中国的福利体制改革,还有的关注中国在东南亚的投资项目。他们把视角伸向了中国的方方面面、角角落落,而两会显然也给他们提供了一个可以全方位挖掘中国故事的机会。

  从这些涉及几乎所有两会议题的多层次、多品种的报道中,可以看到境外媒体记者各显神通形成的竞争场面。每一位记者似乎都希望从重点新闻中找到独家角度,又都希望能从两会的海量信息中挖到独家消息,有的甚至有意制作一些引人的标题来吸引眼球。美国智库外交关系学会网站发表的文章,标题就是“在中国两会的幕后”。

  中国两会变得更加开放,这是采访两会的境外记者的普遍共识。在日本共同社记者大熊雄一郎看来,一些人大代表征求民众意见的做法很新颖。美国《纽约时报》迈克尔·维恩斯注意到今年两会扩大了讨论的开放度,不同意见激荡碰撞。巴基斯坦记者马苏德认为,两会对媒体更加开放,媒体人可以得到第一手的信息。印度报业托拉斯记者沃玛表示,不论是两会代表、委员,还是政府发言人,大家都很自信,很愿意回答记者的问题。这一切,让外国记者看到一个进步、开放的中国形象。

  两会话题丰富多彩,境外记者对民生话题格外关注。泰国专栏作家攀洛认为,政府工作报告中关于房价、物价等问题,说得很详细,可以看出中国政府对国家发展有长远规划,这样的政府让人放心。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记者吉米·福罗库兹谈到,今年的两会更加关注民生问题,更加关注有质量的增长和持久的增长。

  值得注意的是,一些来自发展中国家的记者比以往更活跃,他们不是跟着西方那几家大通讯社的报道走,而是努力在两会采访中形成自己的独家报道,寻找更适合自己读者口味的中国故事。

  两会有写不完的中国故事。两会给境外记者带来兴奋感与成就感,也让他们讲述的中国故事更加鲜活、更加丰满。(钟声)

李润杰

editor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投稿热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