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驱动 转型发展

2012-11-21 16:54:00作者: 来源:大众网

“超前一点点、坚持一点点”,既是日照港从领导到员工的工作习惯,也是近年来日照港智领先机、跨越发展的“金钥匙”。早在2009年临近“十一五”末,金融危机来袭之时,日照港集团董事长、党委书记杜传志便思考并提出了“十二五”乃至较长一段时间内,港口必须努力破解的“课题”,即“高负债情况下的低成本融资、集团化经营情况下的资源配置、港口高成长情况下的人才培养、选用、引进和储备”三大课题。近年来,日照港紧紧围绕这个中心,紧密结合宏观经济发展走势和发展实际,发挥自身优势,创造了港口发展的新业绩,有效地破解了发展难题,有力推动了港口创新驱动、转型发展,为企业和社会创造了更大的价值。

    “超前一点点、坚持一点点”,既是日照港从领导到员工的工作习惯,也是近年来日照港智领先机、跨越发展的“金钥匙”。早在2009年临近“十一五”末,金融危机来袭之时,日照港集团董事长、党委书记杜传志便思考并提出了“十二五”乃至较长一段时间内,港口必须努力破解的“课题”,即“高负债情况下的低成本融资、集团化经营情况下的资源配置、港口高成长情况下的人才培养、选用、引进和储备”三大课题。近年来,日照港紧紧围绕这个中心,紧密结合宏观经济发展走势和发展实际,发挥自身优势,创造了港口发展的新业绩,有效地破解了发展难题,有力推动了港口创新驱动、转型发展,为企业和社会创造了更大的价值。
    迈入“十二五”,面对新形势、新挑战、新机遇,在综合研判国际国内形势的基础上,日照港提出了“调整结构、创新管理、勇跨三亿、铸造强港”的发展总体思路,在加快发展中转变方式、在加快建设中调整结构,以开展“创业创新创效年”活动为主线,推动港口战略转型升级,2011年完成货物吞吐量2.53亿吨,2012年预计完成2.8亿吨,管理素质大幅提升,“十二五”实现良好开局。
一、创新三极体系,打通资金“血脉”
    紧紧围绕建立现代化资金筹集、运用和管理模式这个中心,日照港提出了“保障资金需求、保证资金安全、降低资金成本”两保一降的总目标,统筹利用直接融资、间接融资两个平台,拓展形成“信贷-股权-债券”三极融资体系,打破了单一融资模式,实现了融资结构的最优化,2006年以来累计融资152.3亿元,不仅为港口发展注入了旺盛活力,也实现了港口发展方式由单一产业主导型到产融结合推动型的转变,融资结构从以银行贷款等间接融资方式为主向多渠道、多元化融资方式转变,同时,大大增加和稳定了集团的现金流,增强了港口抢抓机遇、持续跨越的能力。
1、夯实基础极——信贷融资。“信贷融资是企业发展资金中最强劲、最稳定的来源,信贷融资的水平,体现的是企业综合实力”,杜传志董事长指出。日照港采取主动登门、诚恳沟通的方式与各金融机构协调对接,全面、客观、动态地披露信息,使银行等金融机构及时了解港口日常的生产经营动态、投融资动态和发展战略,做到有的放矢,促使银行能“量身定做”为日照港提供最适合的金融产品、服务项目和服务方案。而更主要的是,通过银企直通,加快了信息的快速畅通传递,增进了合作互信,截止目前,日照港从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和其他外资、股份制银行共获得综合授信额度达300亿元,高额的实际可用额度,保证了港口建设发展资金的需求。财务人员密切跟踪市场利率,把握好日常经营投资进度所需的节奏,做到融资额度、融资时点、融资方式相匹配,同时,充分发挥内部结算中心作用,将70多个分散的二级账户整合为一个总户,发挥综合授信优势,统一议价、统一授信,把资金管理当成另一个生产现场,将资金计划像生产计划一样周密制定,并逐步推行全面预算管理,考量到每旬、每日的资金存量与预算,精确计算资金使用量。
2、做大发展极——股权融资。“股权融资的实质,其实是与物流链产业链上下游、与强势优势资本强强联合、和商共赢,股权融资的程度,体现了企业发展的潜力,彰显了股东、社会各界对港口发展的认可度和信心,”杜传志董事长坦言。日照港的做法是推动港口优质资产与资本市场高效融合,这其中,发行股票并上市无疑是首选。2006年10月17日,日照港股份有限公司A股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成功上市,以后连续实现四次股权融资,累计募集资本38亿元,分别引入山东钢铁、山东高速、兖矿集团、济南钢铁、华融资产、淄矿集团等多家大型企业集团作为公司战略伙伴,真正实现了港口的共建共赢共发展。而且通过规范运作、科学管理,先后荣获上交所“2009年度信息披露优秀奖”、“2011年度董事会奖提名奖”等,日照港已然成为资本市场上高成长性的上市公司。上市公司还采用现金分红、股票鼓励等多种方式回报投资者。
3、激活创新极——债券融资。“债券融资是未来一段时间金融市场发展的重点,债券融资的水平体现了企业的发展活力,彰显了一个现代化企业适应金融市场前沿变化的能力,”杜传志董事长说。日照港所追求的不仅仅是融到资,更要融好资。日照港正确把握国家调节资本市场融资结构、推广债券融资的宏观导向,将港口发展优势与金融市场有机结合,积极利用直接债务融资工具进行融资。2005年5月,《短期融资券管理办法》一经公布实施,日照港抢先“吃螃蟹”,第一次成功发行了11亿元短期融资券,成为全国首家获得中国人民银行总行发债备案的沿海港口。截至目前累计利用短期融资券筹措资金53亿元,成为国内同行业、山东省国有企业中利用该创新融资工具循环融资较多的一家企业。2009年,中国人民银行恢复推出中期票据,日照港再次迅速跟进,又成功发行13亿元的中期票据,此后又发行9亿元。敢于“大胆吃螃蟹”,并不是“闭眼赌运气”,短期融资券、中期票据这些债务融资工具的优势特点,在港口主要决策者和财务执行者的脑子里过过无数次,日照港集团从2005年至2011年累计发行短期融资券7期,中期票据2期,共滚动募集资金约75亿元人民币,与同期银行贷款相比,相当于节约财务费用约2亿元。此外,日照港还积极用好上市公司平台开展债券融资,先后成功发行了8.8亿元分离交易可转换公司债券、5亿元公司债券。
    近年来,日照港依托综合实力不断增强、管理素质连续提升的发展实践,集团信用等级由AA-到AA再到AA+,一个小小符号变化,牵动着千分之六的利率浮动,为日照港节约融资成本7000万元。2012年,又通过信托基金和融资租赁成功募集17亿资金。据介绍,目前,日照港正在积极推进“三个十二亿”计划,即十二亿中期票据、十二亿保险基金直投、十二亿产品支持证券,日照港融资创新的脚步方兴未艾。
二、转调六种结构,转动资源“魔方”
    杜传志董事长表示,集团化经营情况下的资源配置问题,其实就是一个管理创新课题,如何统筹优化好现有资源,激发内在潜力,从而建立起企业效益增长、质量提升的长效机制,增强港口发展内生动力,推动港口实现由外延式增长逐步向内涵式增长转变。
1、创新管理方式、调整治理结构,增强机制活力。一方面构筑起现代企业“集团军”,突出战略引领,资源整合,集而成团,形成几个具有强大市场竞争力、能够互动并进、协同发展的产业“板块”;另一方面,通过深入开展“创业创新创效年”活动,全面推行卓越绩效管理模式等方式,苦练内功、固本强基,努力提升精细化管理水平。2011年,按照集团化运作的要求,进行了集团公司成立以来的首次系统性机构调整,优化了机关部室和子分公司设置,初步形成了“港口业务、物流与贸易、建筑与制造和综合服务”四大板块的战略发展架构。本着集权与分权适度的原则,明确集团总部职能定位,根据各业务板块的发展阶段、企业规模、业务布局、资源关联度、信息化水平等因素,确定对四大业务板块的管控模式。同时,坚持文化与行为的深度融合,不断增强员工的归属感、荣誉感,规范员工行为,倡树阳光心态,提升阳光形象,增强港口软实力,为港口转型升级提供强有力的内涵支撑和智力支持。
  2、创新营销方式、调整货种结构,增创发展优势。为解决大宗散货为主,特别是铁矿石一货独大的货种结构,“十二五”之初,日照港顺应国家原油、煤炭运输产业布局调整和腹地产业结构升级、物流运输集装箱化加快发展的大势,创新营销方式,通过精准营销,拉动客户需求、满足客户需求、创造客户需求。同时,“四力”齐发,把优的做特,强的做精,短的拉长,缺的补齐,不断优化、调整港口货种结构,增强港口核心竞争优势。全力巩固干散货,强化以铁矿石、煤炭为核心的大宗干散货运输体系,深入推进挖潜增效和效率提升,大力实施精品工程和零杂质零投诉零损耗“三零工程”,充分发挥大码头、大型堆场和智能化接卸、运输系统的功效,支撑起大宗干散货继续攀升,铁矿石进口量和镍矿、木片、大豆、水泥吞吐量继续居全国沿海港口首位。奋力突破液散货,打造以原油运输为核心的石化运输体系,依托已经建成并投产的30万吨级、10万吨级原油码头及配套罐区、管线,石油吞吐量连续跨过两个千万吨台阶,2012年1-10月份达到2050万吨。努力争取适箱货,积极培育集装箱运输体系,守住鲁南、盯紧苏北、进军中原,加大散改集力度,努力增线加班,争取跨境运输,2011年集装箱全年完成140万TEU,同比增长32.1%。2012年计划完成170万TEU。着力开发件杂货,构筑专业高效的件杂货运输体系,依托国际一流的自动化装卸系统、世界先进的氧化铝、木薯干密闭式卸船设备,专业焦炭筛分装船工艺,积极开展化肥、大豆、水泥件货作业,进一步强化了日照港高效专业的件杂货运输品牌。
3、创新合作方式、调整资本结构,拓展发展空间。把扩大合作作为转型升级的有效途径,把高效“运营”港口优质资产作为推动企业加速发展的着力点,积极争引外部优势资源。以资本结构调整促产业结构调整、增市场运营优势,赢取在物流链、产业链中的战略地位和话语权,实现产业发展和资本运营相互促进。转变招商理念,按照增量调整促结构优化的要求,依托港口优势,着眼港口中长期战略布局、规划,有目的、有选择地引进战略投资者和合作伙伴,精心选择实力雄厚的大型企业集团,推进合作,缔结联盟。围绕客箱班轮业务,与韩国东方集团组建海通班轮公司经营日照至平泽国际客箱班轮航线,使日照至韩国平泽航线恢复通航;围绕煤炭业务,积极开展了与华润电力、山东能源、晋豫鲁铁路通道公司、兖矿集团的合作洽谈,为提升港口煤炭物流链系统效能、推进国家煤炭应急储备中心规划选点创造条件;围绕铁矿石业务和集疏运体系,积极推进了与山东钢铁、省国投、山东高速等的合作,并与香港晋瑞国际有限公司签署了合作协议;围绕油品液化运输,积极推进了与中石化、中石油关于原油运输的合作,深度融入国家石化能源运输板块。围绕散粮、木片、粮油等业务,着眼引进国际港口战略资源,提升散货装卸运营管理,与新加坡裕廊港合资成立了日照港裕廊码头有限公司,吸引外资3.5亿元,开启了引进国际港口战略资源、提升散货装卸运营管理水平的先河。
4、创新功能方式、调整布局结构,提升港口等级。调整码头结构,优化港口布局。按照客户需求、货种变化和市场发展趋势,调整现有码头能力结构和功能布局,统筹泊位利用,提高泊位整体效能和港口通过能力,坚定不移地推进集装箱运输规模化发展,积极实施“散退箱进”,为发展集装箱运输筑牢“硬件支撑”。同时,做好与腹地重大产业项目的衔接与配套,对接腹地大型钢铁、煤炭、石化企业和临港产业的运输需求,开工建设焦炭等专业化泊位,新建一批通用泊位,逐步做到专业泊位、通用泊位、大中小泊位分工明确、布局合理。完善综合功能,构建现代物流体系。积极推动外部集疏运体系建设。盯紧跟进、主动服务对接事关港口长远发展的“四线一基地”项目建设,加强B型保税物流中心运营管理,铁路货运大客户货运中心经铁道部批准正式运营,加快港口物流网络化、数字化建设,增强了港口国际中转配送、转口贸易和出口加工功能。同时,着力实施“科技兴港”战略,加快推进港口EDI建设,不断完善物流信息平台,为广大客户提供智能化服务。日照港先后与交通运输部水运科学研究院开展战略合作,建立院士专家工作站,以科技为纽带,加强与高端科研机构的交流合作,加快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提高集团自主创新能力和资源整合能力,为打造数字港口、智慧港口奠定了坚实基础。
5、创新增长方式、坚持清洁生产,建设生态文明,坚持“既要港口发展,更要碧海蓝天”的理念,牢固树立生态文明、永续发展的理念,在创造企业效益的同时,做有责任感和道德感的企业公民,推动生产经营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通过制度、技术创新,建立效机制,加大环保设施投入,采取多种措施控制粉尘,细化规范生产过程控制,构建港口粉尘全方位立体防范体系。注重资源的循环利用,完善废水回收循环利用工程,实现资源节约再利用的双重目的,努力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绿色港口。
6、创新服务方式、对接腹地产业布局,推进港区互动。在加快自身发展的同时,日照港以服务、辐射和带动区域经济发展为己任,主动将转方式、调结构融入到国家、区域“转、调”大局中,努力延伸港口产业链,提升港口价值链。积极促进一批规模大、实力强、有影响力的产业、交易、信息、金融市场的加快形成,不断扩大港口及城市的价值空间,推高日照市在全国的大宗货物配置中心、大宗生产资料交易中心和物流枢纽的地位。发挥港口运载优势,培植壮大临港产业集群。依托港口优势,着眼城市及区域经济转型升级,着力提升港口对临港经济的带动、整合、集聚能力。积极融入区域经济,共同规划、联手开发,合力引进符合转方式、调结构总体产业规划要求,产业链条长,拉动经济发展能力强,对城市财税、就业、经济结构提升优化贡献大的港口项目、运输设施、物流项目和高端产业项目,推动临港产业的集聚发展,提高相关产业在全国范围内的战略地位。
三、开通五个途径,夯实人力“基础”
    人是企业最宝贵的资产,也是支撑基业长青、永续发展的最根本保障,但人需要组织的关怀、帮助、引导才能发挥其作用和潜能。挖掘和释放员工能力的关键在组织,要调动组织和个人两个方面的积极性。日照港的蓬勃朝气来自于日照港人的活力。日照港的人才组织实践说明了个人与企业的关系,即港口活力源自于员工活力,而活力港口又成就了活力员工。伴随码头的大型化、专业化、数字化发展趋势以及安全、文明、环保生产的要求,特别是“四大业务”板块的确立,对港口各行业、各领域高、中、低端人才需求将更加迫切。与此同时,社会环境、法律环境等外部因素对企业用人、用工、分配等机制的规范化要求将越来越高,着力破解港口高成长情况下的人才培养、选用、引进和储备等问题,实现人力资源工作由辅助维持型的管理职能向积极主动战略发展型转变。
1、和谐氛围凝聚人。日照港将打造团队的凝聚力与向心力,作为队伍建设的重中之重。及时掌握员工的思想动态,了解员工诉求,畅通沟通渠道,尤其是针对涉及员工切身利益的热点、难点问题,加强政策宣传解释,做好思想政治工作,解疑释惑、化解矛盾。充分发挥群团组织作用,各级工会组织认真维护员工利益,坚持“工会主席接待日”制度,畅通与员工的沟通渠道,创造性地开展“党委书记与青年面对面”、“青工接待日”等活动,不断深化党建带团建工作,大力加强青年文明工程建设,全力打造了一支支团结、勤奋、学习、创新、发展的活力团队。同时,针对新时期、新任务,日照港相继开展了“感恩与责任、务实与创新、和谐与共赢”、“忠诚、创新、卓越”主题任务教育,通过开展广泛性的解放思想讨论,使员工队伍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奋发有为的工作状态、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不断激发员工的创造活力和工作动力,不断提升员工的思想素质,调动全港干事创业的热情和积极性。
2、统筹需要引进人。确保优秀人才进得来,加强人力资源状况定期分析,不断提高工作的预见性和前瞻性。定期进行人力资源现状分析和需求预测,保证人员引进适应于各项事业发展,为港口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招聘引进部分港口需要、有发展潜力、素质优良,具有较高理论层次和丰富管理经验的企业经营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和高级技能人员。
3、学习培训提高人。日照港立足于培养“铁队伍”,开展争创“品牌员工”活动,完善员工成长渠道和激励机制,将学习培训作为给员工最大的福利,平均每年组织各类员工培训2.8万人次,员工队伍整体素质进一步提升。树立“大人才”观念,统筹经营管理人才队伍、专业技术人才队伍、技能操作人才队伍、劳务人员队伍、社会化外聘人才队伍的协调发展。开通“阳光讲堂”对中高层管理人员,选派优秀管理人员前往美国密苏里大学、清华大学、中国石油大学等国内外著名高校学习企业管理,支持进行学历升级教育。
4、创新机制选拔人。日照港全面推行竞聘上岗,建立管理人员考核评价体系,努力开创人尽其才、才尽其用、争先恐后、奋发向上的生动局面。坚持正确的用人导向,建立健全管理人员竞聘考核机制和开展拔尖人才和专业技术骨干选拔工作。对于管理人员,本着“公开、公正、竞争、择优”的原则,把市场竞争机制引入管理人员的选拔工作中,打破了传统意义上“工人”、“干部”的界限。在每次的中层管理人员和科级管理人员选拔工作中,始终坚持了竞聘上岗制度,综合运用笔试、面试、业绩考察等选拔方式,变“相马”为“赛马”。对于专业技术人员,则在完善人才发展规划的基础上,开展拔尖人才和专业技术骨干选拔工作。近先后选拔了专业技术拔尖人才和优秀专业技术骨干,进一步营造了“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劳动,尊重创造”的良好氛围,保持了专业技术人员队伍的稳定,推动了专业技术人才梯队的建设,激发了广大专业技术人员创造活力。日照港还创造性地构建起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相互交流成长的平台,即“专业技术人员‘H’通道” ,即专业技术人员在从事技术工作时,允许和承诺在将来转岗从事管理工作时可以继续得到职位的提升,为员工拓展了发展的空间。
5、真情真心关爱人。员工是港口的基石,日照港关心员工,感动员工,依靠员工,把员工成长与企业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将港口的发展成果与员工共享,把稳步提高员工待遇水平作为企业发展的重要一环,员工收入保持年均10%以上的增速,在为职工缴纳养老、医疗、工伤、失业、生育保险、公积金“5险1金”外,还办理了企业年金和企业补充医疗保险,是山东省批复的第一家建立企业年金的企业,提高了员工的退休养老和医保待遇。日照港打造形成了员工有声有色工作、有情有义交往、有滋有味生活的良性发展格局,有效提升了员工的幸福指数。


 

责任编辑:刘小芳
分享:
更多

本文相关新闻

我要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