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搜索:

连走六个大棚,不见后生和姑娘

2011-09-18 20:51:00     作者: 马鑫 刘宇    来源: 大众网  我要评论

关键词:
[提要] 李新业42岁、李建儒58岁、李桂菊42岁、李学友41岁、邹忠臣39岁、刘恩梅38岁、李明儒54岁……9月18日,记者来到陵县大棚蔬菜的主要种植地——南李村,一连走了6个大棚,发现在种植大棚的的全是35岁以上的中年人,根本见不到20来岁的年轻人。为什么村里的年轻人不热衷于种大棚呢?

大众网记者“走基层”系列报道

 连走六个大棚,不见后生和姑娘

时间:918 地点:陵县南李村   大众网记者:马鑫 刘宇

李新业42岁、李建儒58岁、李桂菊42岁、李学友41岁、邹忠臣39岁、刘恩梅38岁、李明儒54岁……918,记者来到陵县大棚蔬菜的主要种植地——南李村,一连走了6个大棚,发现在种植大棚的的全是35岁以上的中年人,根本见不到20来岁的年轻人。为什么村里的年轻人不热衷于种大棚呢?

“种大棚一年挣三四万没啥问题,可20来岁的年轻人都不愿意下这个力!“李新业已经种了三年大棚,他说自己如果20来岁也不愿意种大棚,而是去打工赚钱,即使干比较辛苦的建筑工也行。问及原因:一是种大棚是个靠手吃饭的活,年轻人不愿操这个心、受这个苦;二是现在打工收入还不错,即使在建筑工地干小工一天挣八九十元。

目前,南李村里年轻的一代大多去城里打工了,他们不想被农村的田间地头所约束,喜欢到城市里去探索外面的世界,而从陵县到德州去打工,每天下班还可以回家,年轻人大都热衷于这样的生活方式,所以他们把家里的农活都交给了自己的长辈们打理。

35岁以上的村民才是种植大棚主要劳动力!”五里社区党支部书记李天忠对记者说,这些人有了家庭和孩子,需要一份稳定可靠的收入的同时,还要照应到家里的老小,而打工毕竟不是长久之计,打工收入也不固定,在村里这些人不去种大棚也没啥别的致富的好路子。

“我们没有什么文化,都这个岁数了,也不希望到城里去打工还要受人约束!”在西李村村民李德军家中,李德军的爱人这样告诉记者。种植大棚西湖从选种、播种、整地、施肥等过程中都需要丰富的经验,而西李村老一辈的村民在这方面有很多宝贵的实践经验,这些经验对于西葫的种植很有帮助,况且西葫种植在一年中也会有几个月的农闲时间,这样老一辈的人可以自由的支配时间,种植西葫收入高了,也能在家里帮儿女们照看第三代,享受家里的天伦之乐,也是他们很开心的事情。

 

陶云江

editor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投稿热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