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搜索:

成长历程

2012-08-02 14:43:00     作者:    来源: 大众网  我要评论

关键词:
[提要]

1993年(5岁)开始跟随父亲学打球,获得2008全锦赛男单冠军

2000年进入山东鲁能乒乓球队

2002年3月进入国家二队,朝鲜公开赛团体冠军

2003年1月进入国家一队

2004年亚洲青少年锦标赛团体冠军,后因违反队规被下调省队

2005年全国优秀青少年调赛单打冠军,全运会双打第7名

2006年重返国家一队

2007年参加萨格勒布世乒赛,与姚彦打混双,第二轮输给德国的苏斯/沃西克,成为混双最早出局的中国组合

2008年是张继科崭露头角的一年,在奥运会之后开幕的乒超联赛中,张继科表现抢眼,他作为山东鲁能的头号主力出场,长时间占据了胜率榜的前三位。2008 年年底的全国锦标赛上,张继科更是一鸣惊人,在与王皓等人合作以全胜战绩为解放军队获得男团冠军之后,张继科在男单比赛中连胜马琳、王励勤和王皓三名奥运冠军,一举获得男单冠军。

2009年的开局对张继科来说并不美妙,由于在横滨世乒赛队内选拔赛中不服从教练的暂停安排,他失去了参加西亚两站公开赛的机会,世乒赛也没有得到单打机会。不过从下半年开始,张继科开始重新出发,出战团体世界杯让他成为世界冠军,之后还获得了亚锦赛的男团冠军等荣誉。不过在单打赛场,他却被同龄的马龙和比自己小一些的许昕压制,亚锦赛与东亚运动会都在男单赛场屈居第二。2009年横滨世乒赛男双第三名(与郝帅)、混双亚军(与木子);中国公开赛苏州站男双亚军(与许昕);世界杯男团冠军;亚洲锦标赛男单亚军;东亚运动会男单亚军。

2010年张继科的开局不错,第二次队内选拔赛就获得了参加世乒赛的资格,还在亚洲杯上拿到了自己的第一个国际比赛单打冠军。在莫斯科世乒赛上,张继科在半决赛和决赛都得到了宝贵的出场机会,为中国队的夺冠立下不小的功劳;2010年卡塔尔公开赛亚军;科威特公开赛男双冠军(与马龙);德国公开赛男双亚军(与郝帅);亚洲杯冠军。2010年8月22日在苏州举行的国际乒联巡回赛中国公开赛中,张继科4:3力克马琳首夺巡回赛男单冠军。2010年九月国际乒联最新排名张继科就上升2位排名第三,探花位置创下其职业生涯新高。2010年德国世界杯单打亚军。

2011年第51届荷兰鹿特丹世乒赛男子双打四强(与王皓)。2011年第51届鹿特丹世乒赛男单冠军,并且将自己的球衣撕成两半。2011年6月7日顺利入围中国乒乓球队公布的2012年伦敦奥运会单打名单。2011年巴黎世界杯单打冠军(此前只有1991年的佩尔森和95年的孔令辉曾经在同一年包揽世乒赛和世界杯冠军,张继科力争成为第三个实现这一壮举的人)。2011年英国伦敦国际乒联总决赛男单亚军,非常遗憾,和马琳获得了男双冠军。2011年北京时间12月1日消息,12月的国际乒联排名在本月的第一天就更新了,男单方面最显著地变化就是张继科继续上升,他超越了王皓,来到了职业生涯最高的第二位。

2012年现在,众人在提到张继科时,总是用“藏獒”与“血性”两词去形容他,但如今的张继科除了拥有令对手惧怕的冲劲之外,他也在逐渐提升自己的稳定性。从本次比赛的小组赛,到1/4决赛、半决赛与决赛,张继科的表现都是令人十分放心的,现在的张继科已经成为了中国男队的中流砥柱。另一方面,凭借自己在近一年中的出色表现,张继科已经基本锁定了一张伦敦奥运会的入场券。在第一盘比赛中,张继科在苦战五局后以3比2险胜波尔(微博),为中国队先拔头筹。从两年前在莫斯科世乒赛中完成首次世乒赛团体赛之旅的小将,到如今中国队的中流砥柱,张继科在两年间的成长速度有些惊人,而现在,凭借自己的抢眼表现,张继科已经基本锁定了一张伦敦奥运会的入场券。 两年前在莫斯科世乒赛中,张继科还是一位大赛经验尚浅的小将。能够在决赛中上场,并且得到一分,对张继科而言已是十分幸运与难能可贵的。从本次多特蒙德世乒赛来看,张继科深受教练组器重,他从小组赛到决赛先后七次获得出场机会。在七次出场机会中,张继科四次担任第一单打角色,一次担任第二单打角色,两次担任第三单打角色,他也成为了中国男队在本次比赛中出场次数最多之人。从张继科的表现来看,他也没有辜负教练组的期望,他在七盘比赛中获得全胜的战绩。

刁文佳

editor

相关阅读


更多新闻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投稿热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