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体”取代“联播体”成时下最流行造句模式

2012年12月18日 16:01作者:来源:北京青年报

伴随美食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的走红,“舌尖体”取代“联播体”、“梁朝伟体”成为时下最流行的造句模式。简单说来,舌尖体,就是以《舌尖上的××》为题、模仿纪录片的解说语调,表达吃货们对美食的向往和态度。今天我们也不妨借“舌尖体”为您介绍几本美食书。

    伴随美食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的走红,“舌尖体”取代“联播体”、“梁朝伟体”成为时下最流行的造句模式。简单说来,舌尖体,就是以《舌尖上的××》为题、模仿纪录片的解说语调,表达吃货们对美食的向往和态度。今天我们也不妨借“舌尖体”为您介绍几本美食书。和《舌尖》相同,他们同样不甘于沦为食谱,因此把写作的重点放在了食物背后的历史往事、多元文化、生活习惯中。
 
  对于台湾人焦桐而言,早餐是“一天中最初的期待”,听起来如情窦初开般美好。《暴食江湖》中的字里行间,他甚至不能苟同将早“餐”说成早“点”,生怕吃简单了。如果因为赶早而“吃得粗鄙”,则一天都会“觉得面目可憎”。如果想到翌日清晨即可吃到美味,则“心中就绽放着桔梗花”。
 
  与焦桐“将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吃喝中”不同,香港人欧阳应霁更崇尚“半饱”的状态。他自己无论到哪个地方品美食,都很严格地控制美食分量,他认为,“保持半饱,才能有精力品尝更多的美味。”因为节制,所以吃得更加精心。“现在谁还会把做马仔(萨其马)作为终身职业?也许再过八年十年,没有接班人,这种食物的原味道就消失了。大集团的垄断,铺租的昂贵……不知不觉的,都使传统食物被边缘化,正在消失。”
 
  手艺人的食桌虽然还没有灭绝的危险,但在老辈人唐鲁孙的眼里,当下的美食已经不复旧时的风味。这位出身满洲“八大贵族”的老饕,生前游历江浙、两广、远到云贵、川黔,品尽了东西南北的味道,后来定居台湾,惦念的却仍是当年北平的小吃:北平的小吃,故事多,规矩更多。果丹皮只是外馆的山西屋子才卖,槟榔豆蔻要到烟儿摊上去买;如果您抱着小孩上街,男孩尽管往柜台上放,从伙计到掌柜,都是喜笑颜开地逗孩子,可您抱的如果是女孩,不管多大,千万别往柜台放,免得招人不高兴;小孩出水痘,掉痂的时候,姥姥家要按老规矩到点心铺买一匣“鼓疴儿”带去,据说小孩吃了,痂儿不但掉得顺利,而且不留疤痕,不掉头发,不迎风流泪……这些规律就是现在土生土长的老北京也很难知晓了。

责任编辑:李润杰

本文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点击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