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搜索:

花甲老人造绿盐碱地

2012-04-22 12:06:00     作者:    来源: 大众网  我要评论

关键词:
[提要] 都说“盐碱地里无良树”,但是在东营市河口区有一位叫胡敬烈的老人却偏偏不信这个邪,37年来,他起早贪黑,饥餐渴饮,在盐碱地上植树造林,建造苗圃,近60亩昔日白茫茫的盐碱地一点点变成了一片绿色的世界。

    都说“盐碱地里无良树”,但是在东营市河口区有一位叫胡敬烈的老人却偏偏不信这个邪,37年来,他起早贪黑,饥餐渴饮,在盐碱地上植树造林,建造苗圃,近60亩昔日白茫茫的盐碱地一点点变成了一片绿色的世界。
    胡敬烈今年66岁,东营市河口区六合街道西崔村人,从1974年开始,他独自一人在贫瘠的盐碱地里搞绿化,育植各种苗木。37年来,虽然遇到过许多困难,但他从来没有叫过苦,从来没有放弃过。近日,笔者来到六合街道西崔村,采访了这位痴情绿化的花甲老人。
    “以前的西崔村放眼望去白茫茫的一片,就像下了一场小雪,整个村子几乎看不到几棵树。”胡敬烈老人回忆起原先这里的场景时说。
    为改变盐碱地不长树的面貌,他当年毅然考入了一所林校,刻苦学习、研究适宜东营盐碱地种植的树种,为以后东营地区大面积种植抗盐碱苗木留下了第一手资料。1968年毕业后,胡敬烈放弃到机关单位工作的机会,选择了河口区六合南林场,一干就是十几年。他说:“我就想实实在在培育点树苗,给雪白的盐碱地增添点绿色,让家乡也变绿。”
    1984年,他克服了改革开放初期各种政策限制和社会压力,承包下了6亩土地,育上了香椿苗,看着嫩绿的香椿苗一天天长大,他欣喜不已。但天有不测风云,一天晚上大风骤起,几个月辛勤汗水毁于一旦。望着满地残枝败叶,胡敬烈不仅热泪潸然。但擦干眼泪后,他重新栽种香椿,直到绿树成荫。期间,在外出学习以及订购树苗时,他还多次受到别人的蒙骗,总计损失达4万多元……但再苦再难,胡敬烈从没有想到过放弃。
    走过坎坷是坦途。1988年底,在政府的帮助下,胡敬烈成立了盐碱地苗圃基地,基地就设在西崔村,当时苗木品种达到20多种,皂角、槭树、白蜡、苦楝、枸杞均出现在苗圃基地中。在胡敬烈的带动下,西崔村村民也开始大面积种植苗圃,全村苗圃一度达到200多亩。
    为了进一步提高盐碱地苗木的成活率,胡敬烈先后多次到青岛、临沂等地考察学习先进种植技术,经过多年的潜心研究,如今的胡敬烈老人已经研究出一套适合盐碱地苗木种植的技术。在近几年林木市场并不景气的情况下,他的苗木基地非但没有受到冲击,反而因为他另辟蹊径,增加林木品种,提升树木规格,实现年均收入10余万元。
胡敬烈老人指着眼前的苗圃基地开心地说:“就是从这些苗圃地里,我先后培育了近千万株苗木,它们销往祖国各地,北京、天津都能见到我培育的苗木,东营更是数不胜数!”
    “植树造林,绿化祖国,造福后代。”胡敬烈老人始终将这句话挂在嘴上。当笔者问及老人年龄时,老人说:“我已经66岁了,但是我从不担心,因为我的后代会一代一代种下去,我有三儿一女,现在他们都有自己的苗圃地,每年的育苗量也会达到好几十万株,植树绿化肯定会世世代代传下去。”

余梁

editor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投稿热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