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搜索:

孝亲敬老,从我做起

2012-05-21 14:13:00     作者:    来源: 大众网  我要评论

关键词:
[提要] 常玉亮,男,汉族,乐陵市朱集镇小常村人,1948年1月出生,高中文化程度,198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93年7月起担任小常村党支部书记。该同志秉承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孝亲敬老,热心老年事业,开创了老年事业新局面,形成了“尊老、爱老、敬老、孝老”的良好村风

常玉亮个人照片

常玉亮工作照

  常玉亮,男,汉族,乐陵市朱集镇小常村人,1948年1月出生,高中文化程度,198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93年7月起担任小常村党支部书记。该同志秉承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孝亲敬老,热心老年事业,开创了老年事业新局面,形成了“尊老、爱老、敬老、孝老”的良好村风,常玉亮孝老敬老的感人事迹成为人们学习的道德典范。
  小常村连续被评为“乐陵市五好红旗党支部”,被授予山东省“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单位”、“优秀人民调解委员会”,德州市“文明单村”等多项荣誉称号,并被编入《山东省名镇名村志》。常玉亮同志个人多次被授予乐陵市“优秀党务工作者”,德州市“人民好公仆”、乐陵市“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
  一、孝亲敬老,从我做起
  百行孝为先。孝敬父母是每个子女必须做的,也是应该做的。孝亲敬老是上合天理、下合人伦的美德,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常玉亮同志兄妹几人,在孝敬父母方面,他比别人做的更多,自常玉亮结婚开始,母亲就一直跟他吃住在一起,特别是母亲进入老年,常玉亮对母亲更是关爱有加,在衣食住行等方面,常玉亮做到了凡事母亲优先,在他和妻子的精心照料下,母亲80多岁高龄身体依然很好。虽然生活在农村,但细心的常玉亮很在意母亲的精神生活,只要有时间,他就会主动陪老人聊天、晒太阳,把外面的新鲜事讲给老人听。老人生病时他更是跑前跑后,把可口的饭菜端到老人面前,一口一口为老人喂下,为老人端屎端尿从不嫌脏,夜里还经常到老人房里照看。在照顾老人方面,他从没嫌兄妹做的不够,有人问他:你干一天活再照顾老人不累吗?他却说:“老人看我最顺眼,换了别人不习惯。”
  二、老年协会,撑起老人一片天
  常玉亮不仅在家里是个孝子,工作中更是敬老爱老的模范。常玉亮同志但任村支部书记后,针对农村赡养老人方面出现的各种问题,积极提议成立村老年协会,专门处理涉及老年人的问题,经村两委班子和村民代表会议共同商议,小常村老年协会于1999年3月份成立,群众一致推选常玉亮同志担任会长。小常村老年协会的成立,开创了小常村老年事业的新局面。
  为增强群众的养老意识,小常村老委会为70岁以上老人每人刻手章1枚,手章由老人本人保管。凡向子女要钱(适当的零用钱)不给的老人,每月可在村老委会领取10-20元的零用钱,年底由村老委会代向其子女讨回,加罚20%罚金,罚金归老人所有,并将有关人员名单在村广播喇叭上向村民公开。老委会每年拿出1000元作为活动经费,为老年人办实事、办好事,此款由村两委支付,做到专款专用。另外,村老委会还在每年的仲秋节、老人节和春节三个重大节日组织有关人员向老年人进行走访慰问,解决老年人的实际问题,并邀请村里的70岁以上老人在一起吃顿团圆饭,老人之间相互交流,老有所乐。村老委会成立十年来无一人在协会支钱,不孝敬老人有现象没有了,多数老年人感到晚年幸福。
  常玉亮同志想老人之所想,急老人之所急,解老人之所需,积极为老人们做好事、做实事, 排忧解难。村民常秀岭、常秀峰兄弟俩在分担赡养老人责任时发生纠纷,相互推诿。常玉亮了解到这一情况,便主动找上门做工作。对他们这种行为进行了批评教育,并进行了耐心细致的思想教育工作,使他们认识到赡养老人是每个做子女的法定义务,必须履行。并和兄弟俩共同协商,拿出了切实可行的赡养方案,使老人的赡养问题妥善解决。为在全村形成尊老、爱老、养老的良好氛围,小常村深入开展了评选十星级文明户和好媳妇活动,在评选中都把尊老养老当作一条重要内容,对善待老人的给予大张旗鼓表彰,形成了尊老、养老的好村风。
  为使老年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乐、老有所为,常玉亮同志从生活到生产,从精神到物质,尽可能为老人们提供全方位优质服务。针对老年人更需要关心和温暖,更惧怕孤独和寂寞的实际,在村里建起了老年人活动室。活动室配备了老年报纸、杂志、棋牌等学习娱乐用品,丰富和活跃了老年人生活,使他们做到老有所乐。针对老年人身体条件降低、自理能力差这一实际,在村里成立了由党团员组成的送温暖小组,义务帮助孤寡老人解决生活、生产中的实际困难。为使老年人的聪明才智得以充分发挥,做到老有所为,为社会做出应有贡献,常玉亮还在村里组建了老年科技服务队,老年文艺宣传队等组织,并经常组织老党员、老干部现身说法,对青年人进行教育,收到了良好社会效果。小常村10余名老年人组建了计生文艺宣传队,围绕优生优育和计划生育政策,自编自演了大量节目。不仅在本村演出,还经常到附近村义演,为转变大家传统生育观念,自觉维护党的计划生育政策起到了积极作用。
  三、薄葬厚养,改出敬老爱老新风尚
  几年前,朱集镇小常村跟其他村一样,存在着对老人活着不孝顺,死后出大丧的不良习气。老人死了,又是买木棺,又是雇乐队,多者五、六千元,少者也要三千元左右,加重了群众负担,恶化了社会风气。很多群众虽不自愿,但迫于传统观念,也只好硬着头皮相互攀比。2001年起,常玉亮组织召开了党员会、村民代表会议,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开始计划推行殡葬改革。经过反复讨论,最后形成了六个不准:一是薄葬厚养,不准不孝顺老人;二是有人过世一律火化,下葬时不准套用木棺;三是不准雇用棺罩;四是不准雇用大型鼓乐队;五是不准使用纸人、纸马等迷信用品;六是不准埋大型坟头,提倡植树纪念。以上制度从农历2002年1月份正式公布执行。当年2月,第一个过世的完全按以上规定办理的丧事。几年来,新的殡葬改革制度从小常村盛行开来,全村没有一个违反规定大操大办的,对老人生前更加孝顺了,村民也真正感受到了实惠。现在群众办一次丧事,要比以往节省二、三千元。
  薄葬厚养的殡葬改革制度开创了小常村精神文明建设的先河,小常村的殡葬改革模式在朱集镇得以全面推广,有力促进了全镇厚养薄葬、移风易俗良好风气的形成。
  老吾老及人之老,幼吾幼及人之幼。常玉亮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教育人们:孝敬父母、关爱老人,要从自身做起,要从小事做起。一杯酒、一碗饭,点点滴滴见真情;一件衣、一床被,丝丝缕缕连爱心。做儿女的要常回家看看,哪怕是给父母刷刷筷子洗洗碗,搓搓背揉揉肩,老人也会乐在心里笑开颜。

王琳

editor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投稿热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