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搜索:

一份爱心 一份责任

2012-05-21 14:50:00     作者:    来源: 大众网  我要评论

关键词:
[提要] 至今,胡琼已组织义工活动上千次,个人志愿服务上万小时。福利院的孩子们叫他‘老大’,会里的同仁叫他‘老头’,山里的孩子叫他‘老师’,孤寡老人们叫他‘领导’,称呼虽都不同,但每个人眼中的他都是一样的,热情、亲切、无私的助人。他的朋友同事更是在他的带动下,也纷纷投身于义工事业。

助学

胡琼

    胡琼,是齐鲁证券有限公司温州新城大道证券营业部的一名普通员工,而他另一个不为人知的身份则是一名义工。温州182义工协会于2001年创立,由一群喜爱网络论坛的年轻人自发组成的一个公益性的义工组织,大家以"奉献爱心,服务社会"为宗旨,主张"自愿参加,量力而行;讲求实效,持之以恒",倡导"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者精神,为具有特殊困难以及需要帮助的社会成员提供力所能及的服务。 "182"取温州方言"要帮你"的谐音,指每个18岁以上的成年人都应该有责任和义务扶老携幼。自成立以来,一直自愿为社会服务,帮助弱势群体,看望孤儿,帮助失学儿童,关注民工子弟,服务孤寡老人等等公益性的活动。胡琼作为该协会的创始人和负责人,自2001年以来,致力于义工事业的发展,他将网络论坛上松散的爱心活动逐步凝聚整合,2004年3月份,在温州团市委支持下,正式成立了"温州182义工网",2005年挂靠于市老干部局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下,正式更名为"温州182义工协会(筹)",协会成员包括有教师、医护人员、公务员,也有学生、普通职工、企业主及新温州人等各行各业的热心人士。
    胡琼十年如一日的默默地做着一个平凡的义工所能做的各种事情,从远到丽水庆元地区的受灾村庄、文成泰顺山区的希望小学;近到温州市区多位孤寡老人家中、市儿童福利院,到处都留下了他忙碌的身影;同时他还要担负起整个义工协会的整体运作,负责上下协调组织活动,以及与各部门单位、兄弟协会的交流和沟通等。
    2001年2月14日,是西方的情人节。胡琼与几个志同道合的年轻人在温州市区街头进行玫瑰花义卖活动,义卖所得款项将用来资助文成百丈漈小学的十多位贫困孩子。这是胡琼等几个年轻人的第一次助学活动,那时候,他们还都没有私家车,义卖结束后十几个年轻人带着捐助款搭乘中巴车赶到了文成山区。在一名文成网友的带领下,几位义工对贫困学生的家庭一一进行了走访。至今胡琼依然深深记得这一次的经历,走访、结对结束时,已是天黑。他说,“那些孩子的家庭真的很贫困,房屋破败,三餐只够糊口,上学成了孩子最大的奢望。孩子们纯朴的眼神和残酷的现实深深触动了自己的心灵。当晚,等他们回到文成县城大峃镇时,县城前往温州市区的最后一班巴士已经开走了。“我们算了一下,晚上住宾馆的话,一个房间差不多200元,而当时一个孩子一个学期的资助款,也差不多这个价。我们想不如把住宿的钱省下来助学。”胡琼回忆说。就这样,第一次助学的他们,当晚“流落”大峃街头。2月的文成,天气还是比较严寒的,十多个人走完了一条街,再走下一条街,彼此说说笑笑,时间也并不难熬。他们就这样逛街到天亮,直到早班车出发回到温州市区。
    2004年夏天,胡琼得知市区百里坊有位70岁的叶老伯,原籍丽水市青田县,自幼随母亲来温州后终身未娶。由于他早年就从青田迁出户口,又没有在温州办理落户手续,几十年来一直是“黑户”。在他身体还健朗的时候,住在二楼的他经常下楼坐在小店门口卖茶叶蛋。然而,2004年,老人轻微中风,无法下楼,生活变得异常艰辛,有时一日三餐都是隔壁邻居接济。得知情况后,2004年7月,胡琼等10多位义工第一次走进了叶老伯的家。义工们回忆,老人房间的床是破的,电线杂乱无章,房间一角堆了一堆腌制罐头……义工们当场对房间进行了清扫,并自掏腰包买了新床、涂料等。粉刷墙壁、铺设电线,忙碌了半天。从此,义工们就每周轮流过来看叶老伯。为了帮老人在温州市区落户,胡琼等义工们数次前往青田和温州市区的安平坊居委会跑手续,一年下来,在义工和居委会的共同努力下,老人终于有了户口。胡琼与他的182义工们一直无微不至地照顾着叶老伯,直到2009年8月叶老伯去世。
    2006年“桑美”台风过后,胡琼马上组织人员,调配物资,多方募集救灾款,并亲自带队运送两车的赈灾物资和赈灾款前往少有媒体关注遭遇泥石流灭顶之灾的丽水市庆元县荷地镇坪头村赈灾,一路上遭遇多处塌方,泥石流,断桥断路,在路况不熟,危险重重的情况下,历时12个小时的车程到达受灾村庄,将赈灾物资和赈灾款项及时发放到受灾村民手中,而后又驱车赶往县城给散居此处的该村灾民发放救灾物资,前往医院看望受伤的村民,而后又连夜开车赶回温州,到达温州市区时已是次日清晨七时左右。
    这样“二十四小时”形式的活动对胡琼来讲已经不是一次两次了,除了这样的赈灾,他每年还要多次带队前往文成、泰顺、永嘉、丽水等县的山区贫困失学儿童家中走访,因为路途遥远出发时天还是黑的,回来的时候天又黑了,没有一次听到他说过累说过苦,看着一批批面临失学的孩子重新背起书包踏进学校的校门,就是他最大的成就感。
    至今,胡琼已组织义工活动上千次,个人志愿服务上万小时。福利院的孩子们叫他‘老大’,会里的同仁叫他‘老头’,山里的孩子叫他‘老师’,孤寡老人们叫他‘领导’,称呼虽都不同,但每个人眼中的他都是一样的,热情、亲切、无私的助人。他的朋友同事更是在他的带动下,也纷纷投身于义工事业。
    182,来自温州话的谐音“要帮你”。从最初的十几名网友发展到如今的上千名队员,182义工协会始终走在“扶老携幼”的道路上,从未曾停下脚步。它没有固定的办公地点,也没有专设的机构,然而它的网络网站系统,也许是温州所有义工组织里功能最强大的。爱心助学组、携手夕阳组、童一天空组、医疗救护组,功能划分细致,每个组都有相应的义工队伍。他们从助学做到助老,并且把温州的爱心力量散播到了全国各地。十年来的点点滴滴,留给社会和182义工协会本身许许多多感动。这里的一切离不开胡琼牺牲了自己几乎所有的业余时间,也离不开他投入了一百二十分的精力。
    “一份爱心,一份责任”、“赠人玫瑰,手留余香”,这是义工的口号,这更是对胡琼真实的写照.
 

李润杰

editor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投稿热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