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搜索:

情系茶田 矢志不渝

2012-06-20 15:45:00     作者:    来源: 大众网  我要评论

关键词:
[提要]   作为日照市农科所茶叶试验站站长的袁洪刚,最难忘的不是捧到5项省科技进步奖、10项市科技进步奖,不是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也不是登上“山东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光荣榜,而是茶农修剪冻死茶枝时蓄满泪水的双眼。

虫害调查

  作为日照市农科所茶叶试验站站长的袁洪刚,最难忘的不是捧到5项省科技进步奖、10项市科技进步奖,不是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也不是登上“山东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光荣榜,而是茶农修剪冻死茶枝时蓄满泪水的双眼。

   1980年春天,袁洪刚从临沂农校来到原日照县巨峰公社后黄埠大队实习,正赶上大队茶园的刘队长修剪冻死的茶枝。他看到,当那双缀满老茧的手使劲按下剪刀的那一瞬间,刘队长心疼得脸上的肌肉直抽搐,眼里竟蓄满了泪水。此情此景,深深地烙在了他的心底,并影响了他的一生。

   为使南茶北引绝处逢生,他主动申报立项承担研究课题,辗转于全国各地寻求北茶抗寒良方。经反复筛选,终于选育出10株抗寒单株,“茶树抗寒单株筛选”研究课题也被评为省科技进步奖。在推广用新技术解决茶树的衰老症状时,他向茶农打“保票”:谁家的茶树要是被剪死或因此减产,我包赔到底,损失多少我赔少。他说,让茶农们当年那蓄满泪水的双眼换成丰收的喜悦和自豪,是我最大的心愿。
  科技使日照绿茶扎根飘香

    袁洪刚现任日照茶叶科学研究所所长兼任山东省茶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山东省茶业生产加工技术研究推广中心、山东(茶叶)科技成果转化中心主任、农技推广研究员、一级评茶师。
  袁洪刚告诉记者,目前,日照市茶园面积已达到12万亩,茶叶年产量7000余吨,分别占全省的50%和65%以上,茶叶总收入5.3亿元,成为我国秦岭、淮河以北规模最大的绿茶生产基地。他说,茶科所的科研人员为日照绿茶的发展做了很多工作。

    “日照市茶叶科学研究自建所以来,先后承担省市茶叶科研计划项目20余项、自选研究课题60余项。获得省科技进步奖8项、省丰收计划奖1项、市科技进步奖20余项、国家专利8项。科技成果的转化率达90%以上,促使全省茶叶快速发展,茶园面积增加了30%,茶园亩产值增至现在的6000多元”袁洪刚介绍说,日照茶科所在茶园区划、茶树育种、速成高产、标准化生产及名优茶加工等方面进行了全面研究,取得的科研成果对我省茶叶发展过程中的每次重大技术突破都起到了关键作用,为北方茶叶发展提供了可靠的技术保证。他告诉记者,日照茶科所的“茶树抗寒单株筛选研究”、“茶树速成高产‘区田’栽培技术试验研究”等课题解决了北方茶区茶叶安全越冬难题,并提高了茶园产量,提高了茶园经济效益,完善、巩固了“南茶北引”工程的成果;1985年,由茶科所研制的碧芽、卧龙剑代表山东参加了农牧渔业部与中国茶叶学会举办的名茶评比会,获表扬奖第一名,并被誉为“江北第一茶”,填补了山东无名茶的空白。

    科研成果带出北方名茶

    光有科技成果还不行,关键是如何把科技成果转化成生产力。因为茶叶还具有技术含量高,技术更新快的特点。袁洪刚介绍说,为了日照茶叶的快速发展,实现科技成果的快速转化,科研所还以自身为龙头、以示范基地为载体、以示范村示范户为基点全面加快成果转化,取得了明显成效。

    “系列高档茶制作技术的大面积转化推广,切实提高了全省的制茶水平,带出了一批北方名茶,实现了日照绿茶生产的跨越性发展;特种茶研制成果的转化改变了单一的绿茶品种,丰富了北方茶叶类型;茶叶机械专利产品的开发,促进了山东机制名优绿茶水平;机制名优绿茶加工技术成果的转化,确立了用杀青机、理条机、扁茶机、揉捻机、烘干机等设备,组合出五种茶类的名优茶加工流水线,实现了茶叶炒制的机械化操作和标准化生产;有机绿茶标准化生产技术、茶树高产高效栽培生产技术成果的转化,大幅度提高了茶园产量,茶园单产名列国内前茅,极大地提升了茶园经济效益,并促进了茶农的种茶积极性,使茶园面积每年都在10%以上的速度增加,加快了日照绿茶产业的形成和发展。”说起这些科技成果的转化运用,袁洪刚很是兴奋,他说做为一名科技工作者,最幸福的事就是看到自己的科技成果给农民带来实实在在的收益。

    将科技成果第一时间传授给茶农

    为了让科技成果切实传授给茶农,科研所的科研人员常常走到田间地头,手把手教农民科学种植。袁洪刚告诉记者,科研所每年都会定期不定期的举办培训班,多的时候培训人员达到5000多人,通过这样的方式确保每项新技术新成果都能在第一时间让老百姓知道,让茶农知道。袁洪刚说,通过这几年的基层推广,现在农民尝到了甜头,农民也更盼技术,想技术,所以科研所也更加侧重这方面的工作。

    日照市茶叶科学研究所建所三十年来,针对北方茶区茶叶生产实际,通过采取强有力的科研攻关、技术创新及科技成果转化推广等措施,不断为北方茶区的茶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持,现已成为山东省名副其实的茶业技术龙头。袁洪刚说,下一步科研所会有组织、有计划地引进、培养、稳定一支茶叶科技人员队伍和农民技术员队伍,为茶叶科技进步提供人才保障。强化技能培训,提高从业人员整体素质。
  由于贡献突出,袁洪刚先后荣获“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山东省优秀科技工作者”、山东省首批“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山东省优秀共产党员”、 “日照市五一劳动奖章”等荣誉称号。茶科所也先后被国家科技部批准为“山东(茶业)科技成果转化中心”;被山东省科技厅确定为“山东省茶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山东省茶业生产加工技术研究推广中心”、“ 山东省星火科技12396茶叶信息服务站”;被农业部批准为“国家茶叶产业技术体系日照综合试验站”,成为全国二十二试验站之一;被省农业厅批准为“现代农业技术培训基地”等。

王琳

editor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投稿热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