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搜索:

几十年如一日照顾非亲非顾孤寡老人

2012-08-20 16:34:00     作者:    来源: 大众网  我要评论

关键词:
[提要] 有一种爱叫奉献,有一种付出,不需要回报,有一种胸怀,她博大而无私——房京翠,一位48岁的山村农家女,用她朴实而感人的事迹,一次次地感动着、冲击着众多熟悉她的和不熟悉她的乡亲们。

  有一种爱叫奉献,有一种付出,不需要回报,有一种胸怀,她博大而无私——房京翠,一位48岁的山村农家女,用她朴实而感人的事迹,一次次地感动着、冲击着众多熟悉她的和不熟悉她的乡亲们。

  ◆作为儿媳、女儿,她尽可能的让老人们有一个幸福的晚年

  房京翠在家里是长女,也是婆家的长媳。两家老人年纪都不小了,身体也不太好,遇有重活,她总是先帮老人干好,再忙自己的。每当老人有什么不开心的事情时,她都会想尽办法,耐心开解,为老人送上一颗“开心果”。一次,她的婆婆去集市的时候丢了100元钱,因为这件事上了好几天火,当她得知后,就来到婆婆家中,为婆婆送上100元钱,并劝解老人要放宽心,否则会影响身体健康。慢慢的,婆婆解开了心结,重新恢复了往日的欢愉。

  常言道:“顺者为孝”。老人上了岁数,话多唠叨是经常的,每当这个时候,她都和丈夫、孩子说:“不要和老人计较小节,尊敬老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虽然有些话年轻人不爱听,但绝无恶意,我们要耐心听,等听完再作解释,这样就会化解某些误会”。所以结婚十几年来,她家婆媳关系一直很融洽,从没红过脸、吵过架。“好心就有好报”。她们对父母的精心照料,同时也换取了父母对儿孙的疼爱,每当农忙的时候,父母总是给房京翠家里烧好开水、做好饭菜,照顾好两个上学的孩子,使她们安心干活。

  ◆作为非亲非故,几十年日照顾一位孤寡老人

  有位老人叫聂清明,今年67岁。从1988年结婚到现在,整整22个年头过去了,房京翠都始终如一地照顾着他。不管生活多累,家里做好了饭,别人不吃也要先给老人送去;农忙季节,中午捞不着回家吃安顿饭,她就早早地蒸好一锅包子让老人吃几天;平日里老人要是有个头痛脑热的,她都上门问寒问暖,帮着请医送药;到了冬天,她又早早地把老人的棉衣被褥拿回家,拆洗缝补好,心里就怕老人冻着。逢年过节了,就让丈夫把老人请到家里来,跟一家老小乐呵呵地过个团圆节,还要帮老人穿上过年的新衣服。每当这时,一向性格孤僻、不善言谈的老人眼泪就扑簌扑簌地掉。

  当她照顾老人的第三年冬天,老人病了,患得是重感冒,躺在炕上昏迷不醒。她和丈夫马上找来了医生,打完针,吃完药,觉着老人病得不轻,身边没个人照顾,她又把老人接到了家里,端药喂饭整整伺候了十几天。老人醒了,又是摇头又是掉眼泪,嘴里还都囔着……

  当有人问她为什么要照顾一位非亲非故的老人时,她只是淡淡一笑:“没觉着有什么特别的,只是觉得应该尽点义务、尽点心。”最初是出于同情:老人的身世特可怜,父亲死得早,母亲被族人逼得改了嫁,才只有十几岁的他固执得不肯跟随母亲,大冬天的连件棉衣都穿不上,自己在三间小破屋里冻得直打哆嗦,一个人孤苦伶仃,苦了一辈子,都是人啊,看在眼里真是不好受。当婆婆知道她照顾老人这件事后,当时就纳了闷:自己有公公婆婆,怎么还去养别人,但婆婆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同意了:俺儿媳就是这么一个心善的人,俺拦她就是俺的不对了。丈夫当初也有点不理解,后来也想通了:媳妇做得对,都是一个庄的乡里乡亲,咱不能看着老人活受罪,人都有老的时候,都有需要别人照顾的时候。

  当村里有人说她图老人什么的时候,她心里真是觉得委屈,但在婆婆、丈夫、村干部还有村里一些人的鼓励下,她没有打退堂鼓,还是一如既往地照顾着老人。

  当乡党委、政府考虑到她上有老下有小、长期照顾老人负担比较重的实际情况,决定让老人到乡敬老院集中供养。但老人死活不肯去,老人已经把她当成他的亲闺女了。她也愿意照顾老人一辈子,为他养老送终。

  ◆作为妇女干部,她善于发挥个人能动性,带动全村形成了孝敬老人的良好风尚

  房京翠是2002年担任村妇女主任的。在干好支部分配的中心工作的同时,她善于发挥自己主观能动性,经常走街串户,了解有些农户因为赡养老人引发的矛盾,并及时跟上做工作,从“养老防老”说到和谐家庭、和谐社会建设,从身边的反面典型说到法律法规。经过苦口婆心地说服教育,村里发生的不孝敬老人的矛盾问题总会得到及时有效解决。看到经过自己调解的家庭重新过上和谐幸福的生活时,受过的气和累顿时烟消云散。有一次,房京翠了解到一个家庭因为婆媳关系紧张而出现不养老人的现象时,她顾不上秋收,单独与婆婆和媳妇进行了谈话,当了解到不过是因为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时,她从一家人应该从大处着想、不要让村里人笑话等方面进行细致入微地说服教育,第二天,欢声笑语又回到了这个家庭,直到现在,一家人还是和和睦睦的。近几年来,经过她调解的不赡养老人的矛盾达12起,现在,房京翠所在的聂家崖前村很少出现不孝敬老人的现象,一个敬老、养老、助老的社会风气在全乡越来越浓厚。

 

陈凤祁

editor

更多

相关阅读


更多新闻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投稿热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