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老兵的传奇

2012-09-21 10:47:00作者: 来源:大众网

如果把他的人生经历比作一首豪放派的诗词,那么,它的上阕是战场上金戈铁马;下阕是乡村里抑暴安良。他叫郝新民,今年71岁,东营市垦利县永安镇十八村人。

永安镇文明新事:退伍老军人义务宣讲千场革命故事

    郝新民,东营市垦利人,曾入朝参战和参加珍宝岛战役。回地方后,他热情助人,先后获得民政部“老有所为奉献奖”和盛市“见义勇为先进个人”殊荣。今年3月,他又被评为东营市“文明市民”。

    如果把他的人生经历比作一首豪放派的诗词,那么,它的上阕是战场上金戈铁马;下阕是乡村里抑暴安良。他叫郝新民,今年71岁,东营市垦利县永安镇十八村人。

    只身擒凶犯

    30年前,怀揣着四枚军功章,锁上城里的住房,郝新民和妻子儿女回到了一去20年的老家十八村。

    回村之前,县政法部门曾希望他发挥专长,公检法三家任选其一干侦查工作,但考虑到身体状况,加之不习惯城里的生活,郝新民坚持回到了老家,担任村里的义务治保员和调解主任。

    作为一个移民众多的地区,当地治安形势曾一度非常严峻。1993年3月的一天,凌晨一时许,郝新民忽听有人在门外大喊:“老郝、老郝,快起来,出事了。”原来,这天晚上,临近的西宋乡一名惯犯小易(化名)来到村中,连撬五家门锁,并打伤一名村民,被巡逻队员发现后,慌不择路,跑到了村民郝某家中,闭门不出。小易在当地横行多年,曾刀削村民鼻子。据说他有38个“弟兄”,自称“38军”。郝新民到时,只听屋中女人孩子哭声一片。众人急得团团转,束手无策。郝新民沉吟了一下,叫人找来一根绳子,吩咐众人后退,然后飞身上前,一脚跺开了紧闭的房门。这里小易还在发愣,那边郝新民绳子一抖,套住了他的脖子,又一脚将他踹倒在地。小易见势不妙,连连求饶说:“大爷大爷,手下留情,我知道你老人家……我有38个“弟兄”,你放了我,以后要人有人,要钱有钱,不然,和你没完,君子报仇,十年不晚。”郝新民冷笑一声,说:“我等你20年,你也干瞪眼。”最后,小易被闻讯而来的公安民警带走。

郝新民只身擒凶,威名大振。开始不断有人登门送礼或威逼他传授武艺,都被郝新民婉言谢绝或怒斥而去。有一年夏天,郝新民正在偏房午睡,忽然被老伴惊惧的哭声惊醒。睁眼一看,床前站着一青年男子——临村村民辛连(化名)。此时辛连已抓住郝新民的两手,把他死死按在了床上,说出话来却令人啼笑皆非,他说:“我是梁山将,排行老九,今天下山来拜你为师,你不收,我就不松手。”郝新民一边安慰妻子,一边起身与辛连“对话”。对方稍一分神,郝新民向后一仰,一脚将他“送”到了门口。辛连翻身爬起跪倒在地,连连磕头,口称:“你今天不收,我会连来七七四十九天,最后带“弟兄们”来找你麻烦。”郝新民怒斥说:“我没有武功,你学武术到武校去。”辛连碰了一鼻子灰,怏怏而回。

    30年来,郝新民先后在本村、周边村庄和集贸市场上徒手抓获歹徒10余名,制止各类违法犯罪活动数十起。许多横行乡里的不法分子对他又恨又怕,多次预谋报复。有一次,郝新民正在村外开荒,两个此前预谋抢劫被他喝断、后又跪倒在地想拜师学艺未成的青年,领着另外三人,把他团团围在了当中。郝新民见势不好,翻身倒地,一边说“你们打吧”,一边封好了门户,五个家伙你看我,我看你,谁也不敢动手,只好扭头而去。郝新民告诉记者:“我讲究一招制敌……想找我麻烦的多了,我从没害怕,因为邪不压正。”

    义解百家难

    郝新民性情刚烈。多年以后,面对记者回忆起他与违法犯罪分子斗智斗勇的情形,仍不时怒不可遏,情不自禁挥手动拳,一派英武之气。与此同时,他又古道热肠,乐善好施,急公好义,连临近的惠鲁、前七、后七村有了解不开的疙瘩,都来请他出马。有村民说,他曾经连“战”三夜,弥合了一个濒临破裂的家庭;也曾东奔西走,促成了一桩桩姻缘。

    1992年8月的一天,村民小黄的爱人因家庭琐事服毒自杀。娘家人得知后,一下来了50多口人,哭着骂着非要小黄偿命不可。众人见势头不对,皆惊慌地呆立一旁。危急时刻,郝新民赶来了。找到女方主事人,首先依法说理,指出了这种做法的危险性。又据实说情,点出死者是一时糊涂自杀而死,从未受丈夫虐待,而且身后还有可怜的孩子……一席话,对方连连点头。

    原村支书杨光礼告诉记者,他任村官30年,十八村连年被评为“双文明村”,这多亏了郝新民的大力支持。前几年,村民每年要缴纳集资提留,有人家无钱可交,郝新民掏钱代缴。村里无钱发误工补贴,郝新民一下借出2000元,至今村里还欠他两万多元。有村民无钱承包土地或做小本生意,郝新民以个人名义担保,前后协调担保贷款5万多元。村民无钱浇地、无钱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郝新民二话不说,再掏腰包,前后支出近1.5万元。除此之外,郝新民利用自己正骨推拿的绝活,为十里八乡众多患者医好了病痛。

    可他的善心甚至引来了祸端。有一年,三个来历不明的人给他写信,先是盛赞他“助人为乐”,而后“请求”他拿出1万元,悄悄放在村边桥底下……

    采访中,记者问郝新民的调解诀窍,郝新民说了四个字“立场公正”。正是因为他为人处世立场公正,不图私利,从某种程度上说,郝新民成了十八村的“定盘星”。今年初,民政部门要求将年收入不足1300元的村民纳入低保,有人采用“非正常”手段将一家原本经济状况较好的村民“驯了上去。得知投票结果后,郝新民拍案而起,提出村民王士竹智力低下,双亲早逝,不选他当低保户情理难容。在他的力争下,王士竹被确定为低保户,告别了单纯靠人救济的日子。

    故土犹难离

    1956年3月,郝新民应召入伍,三天后入朝参战。之后,参加珍宝岛战役,屡建奇功,历任班长、排长、连长、营长和侦察科长(副团级)等职务。艰苦卓绝的战斗生活给郝新民的身心造成了极大伤害,1976年10月,他不得不离开部队,并谢绝县政府安排的在军干所休养的待遇,坚持回到了乡下。

    军旅生活给郝新民留下了难以磨灭的痕迹,并在脑海中形成了奇怪的“记忆板块”。除了几乎一年到头一身“国防绿”外,他对军队生活的记忆,可以精确到某日某时,对后来的农村生活却记忆模糊。记者采访时,他靠着翻看十几本荣誉证书进行回忆。老伴在旁插话,被他轻轻一句话支走,半天才回来。后来,记者通过“官方”中人联系几年前退休在家的原永安镇派出所所长,试图补充采访,被对方以“已经记不清了”为由,婉言谢绝。

    让人尤为感慨的是,尽管他的身体毅然硬朗,看去绝不像古稀老人,但岁月依然给他留下了无情的“印迹”——他的眼睛开始发花,耳朵渐沉。他的六个子女住在城市里,而他城里的房子一直紧锁着。走进他简陋的瓦房,里面凌乱地摆着陈旧的家具、灶台甚至柴草。或许因为排遣寂寞,院子里除了一只凶猛的看家狗,还养着一只模样古怪且非常“内向”的宠物小狗和一群叽叽喳喳的小鸡。多年前,他放弃了自己开垦的10亩荒田,又在门前改良了两小块盐碱地,种起了地膜棉花和蔬菜。

    郝新民说,他这一生一不怕二不悔。但言谈之中,记者仍感到了他的些许落寞与无奈。据记者了解,2003年以来,十八村在村两委换届中出现了群访现象,老班子解体,新的两委班子至今仍在“磨合期”。有村民反映,近来,平静多年的村庄又出现了盗窃等令人不安的现象。此外,考虑到父母年事渐高,郝新民的子女一次次要求两人进城。为了把新两委班子“扶上马,送一程”,尽管多年来,一直有个别村民风言风语,指责他时常“越权行事”,郝新民权衡再三还是选择了“留守”,并新任“矛盾排查员”。

    和周边村庄一样,十八村多盐碱地。而郝新民老人就像一棵适宜在这片土地生长但又少见的刺槐树,流金岁月中,坚韧而孤独。

    历史的保鲜者

    郝新民,男,1956年3月应征入伍,随部队入朝,担任中国人民志愿军步兵32师侦察班班长,1958年4月回国,历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排长、连长、营长、侦察科长等职务。先后获得过“优秀共产党员”、“先进退休干部”、“关心下一代先进工作者”等荣誉称号。
    在中苏珍宝岛战役中光荣负伤后,1975年他被批准回地方休养,他毅然拒绝军干所三室一厅的房子和优惠待遇,申请回到家乡永安镇十八村老家,在村里承担治保、调解等工作。

    在村中,郝新民除了为村里调解各种矛盾、维护村里稳定外,还当起了宣讲革命故事的义务宣讲员。一开始宣讲时,周围的人并不支持他,面对家人和亲朋好友的反对,他用倔强的口吻说:“为大家宣讲革命故事是我义不容辞的责任,哪怕有一个人听,也是我的成功!”37年来,80岁的永安镇十八村老退伍军人郝新民,凭着一双脚板,自费走遍全镇49个行政村和3处中小学,义务宣讲革命故事1000余场,吸引听众观众达3万多人。

    一个个故事,一段段鲜活的历史,郝新民以过来人的智慧向人们描述着自己的经历,在朝鲜战场上,美军用飞机向我军投炸弹、放毒气,还向我国和朝鲜北部境内投放一些恶性病毒和生命力很强的害虫,我军和朝鲜军民顽强抗敌的英雄事迹。在珍宝岛战役中,在严寒、暴风雪交加的恶劣环境和敌我军事力量悬殊的情形下,我军采用诱敌深入、双面夹击等战术打败苏联军队、保卫祖国领土、捍卫民族尊严……
    每一次宣讲,郝新民都是免费的,并且从不用车接送,更不用说就餐了。他这种不计名、不计利,义务宣讲的执着和热情感染了很多人,成为了中国共产党党员崇尚革命道德、传递革命精神、继承革命传统、为党旗增光添彩的精神符号。

责任编辑:杨凯
分享:
更多

本文相关新闻

我要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