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献社区 一生无悔

2012-10-19 16:39:00作者: 来源:大众网

作为甸柳新村街道第一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陈叶翠,自1988年到社区居委会工作以来,始终牢记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把“上为政府分忧,下为百姓解难”作为自己的座右铭,热情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倾多年心血于方寸之地,把社区变成了“近者悦,远者来”的和谐家园。

陈叶翠工作照

陈叶翠生活照

    历下区甸柳新村街道第一社区成立于1988年5月,辖区面积0.4平方公里,辖区内有43栋楼,居民2744户,6786人,是一个传统的敞开式老居民小区。作为甸柳新村街道第一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陈叶翠,自1988年到社区居委会工作以来,始终牢记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把“上为政府分忧,下为百姓解难”作为自己的座右铭,热情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倾多年心血于方寸之地,把社区变成了“近者悦,远者来”的和谐家园。
    她是全省第一位直选出的“小巷总理”,倾多年心血把社区变成了“人和乐居”;她一副弱肩,却是不少居民心中的“靠山”。33岁就投身社区的陈叶翠,擎着一颗大爱之心,用真心换真情,以党心聚民心,赢得了一方百姓的信任和爱戴。
  1988年,由于工作调动,陈叶翠从地处莱芜的省地矿局地质一大队来到济南。第二年,街道抽调人员组建居委会,单位推荐了她。从此,这一干就是24年。
    社区无小事,事事记心上。“社区是一个社会的缩影,每一件看似不起眼的小事,对于一个家庭或一个人来说,或许就是天大的事。为了居民,再难的问题都要想方设法处理好,只有这样,才能对得起居民这份沉甸甸的信任。”这是陈叶翠常说的话,也是她二十四年如一日践行的事业。社区工作琐碎繁杂,为了避免疏漏她总是随身携带一个小本子,随时随地的把居民关心关注的事情记录下来,像下水道堵塞、夫妻闹矛盾、考大学报志愿,甚至年轻人找对象,孤寡老人的饮食喜好都包含在内,20多年来,这样的本子记了60多本,全居2744户居民谁家有孤寡老人,谁家有几口人,她都如数家珍,她常常被大家亲切的称为社区的“活地图”。
    陈叶翠把老百姓的信任作为工作的动力,把老百姓的期盼和希望扛在了肩头,把维护民利,保证民生,发展民权作为工作的核心。她常说“我的工作就是服务,没有冷漠对待群众的道理”,她的手机是24小时开机的,只要是社区里的事,她都第一时间赶到;只要是居民有困难,她都积极帮助解决。用她的真诚和热心温暖着这片土地,她的热心赢得了居民的信任,一位居民描述“现在大到居民购房,小到孩子入托,居民都愿请她作参谋”。
    前些年,社区一些老党员对社区没有认同感,党员不亮身份、不交党费现象普遍。怎么才能让党员服从管理呢?陈叶翠找到了办法,“要把党员管理好,首先要为他们服务好”。接下来,陈叶翠带领党委成员,挨家挨户走访。老党员崔绪兰家自来水压力低,经常断水。陈叶翠跑到自来水公司,多次协调把问题解决了。党员姜宗新家的房产证迟迟办不下来,陈叶翠代表社区党委与有关部门协调,最终让她拿到迟到11年的房产证。老党员陈文绪病故,无人料理后事,社区党委主动出面为其办理了丧事……陈叶翠的真情举动融化了党员内心的隔阂。很快,离退休党员全部到党委报到,并要求为社区带头出力。
    “白发离岗不离责,无私奉献显本色。”社区112位楼长、89位居民小组长,23党小组长,60%以上由党员担任。老党员环境卫生服务队、老党员治安巡逻队和在职党员互帮互助服务队相继成立。陈叶翠精心构建和完善了社区党组织体系。纵向上,有了党委、党支部、党小组;横向上,有了“一委、两站、两会、一区”。一委即社区党委,两站即流动党员联络站和在职党员活动站,两会即党建工作联席会和党员议事会,一区即党员责任区。
    随着党员参与社区事务的积极性提高,陈叶翠大胆摸索,以民主促自治,成功总结出“四议三评两公开”的自治工作法,形成了社区社务“大家议、大家定、大家评”的民主氛围。凡属社区重大问题,都要经社区党委会提议、社区党员议事会商议、社区居民议事会建议、社区居民代表会议或居民大会决议四道程序,决议内容和执行过程及结果公开,最终结果还要接受党委班子自评、驻区单位评、所属党支部和社区党员群众评。通过这种工作法,不文明养犬、办公用房改造、占道经营等社区管理难事都得到了妥善解决。
   社区服务要想更上一层,必须与时代同步。为了走在社区建设的前沿,陈叶翠先后聘请加拿大多伦多大学社会工作学院曾家达教授、山东大学高鉴国教授、加拿大籍华人黄智雄等知名专家当“社区高参”。2007年10月,她策划成立了全市首家社工专业服务机构--甸柳第一社区社会工作服务站,建立了社工专业实习基地,探索推行社会工作“1+X”运行模式。“1”即社会工作站,“X”即高校专业人才、具有专业化知识的行业精英、社区党员和青年志愿者等。2009年,在黄智雄先生的资助下,她带领社区骨干前往香港、澳门与社区服务组织进行交流,洽谈合作项目,将国际先进理念引入社区,使社区服务有了质的飞跃。她的社区管理经验甚至成为一些高校的典型案例,供社会工作专业的大学生研究。
    十个手指伸出来,还不能一样长,但只要是甸柳一社区的居民,陈叶翠都会想方设法让他发光。精于策划的王英仙、擅长组织的刘春生、善搞外交的曹遵元等一些既有能力又热心社区事业的老同志,逐一被她邀以重任,成为社区开展工作的得力助手—“社区义务七大员”。她还把能歌善舞的崔绪兰、酷爱书法的郝广顺、多才多艺的段惠功请来,成立了社区星光艺术团,下设舞蹈、合唱、健美操、腰鼓等12支文体活动队伍,吸引了一千多名群众参与其中。多年来,社区活动周周有、演出月月新,邻里间的关系融洽了,社区氛
围也更和谐了。
    居民有了安全感,住得挤点也安心。作为一个六千多人口的开放式小区,甸柳一社区十几年没发生打架斗殴的事情,没发生一起偷盗抢劫案件。这与陈叶翠精心打造的社区管控机制息息相关。由居民楼院信息员、楼长、居委会、单位信息员组成的信息反馈机制,使社区党委能够随时掌控社区发生的不安全、不稳定、不和谐因素。而以社区党员志愿者为主组成的治安保卫、巡逻、普法教育、调解、帮教、暂住人口管理“六位一体”综合治理机制,则像一张安全的大网,牢牢地将社区罩住。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随着社会发展,社区下岗失业人员不断增多。如何有效解决他们的再就业问题?陈叶翠认为,解决再就业问题,不但要“输血”,更要“造血”。她办起了历下区第一家社区手工作坊,优先雇用残疾人;她把社区经营用房优先租给下岗失业人员,房租22年几乎没有涨过;她组建再就业促进会,协调驻区单位提供就业岗位。在她的协调下,社区先后与30多家单位达成就业意向,500多名下岗失业人员和残疾人实现再就业。保证了有就业意向的居民“不挑不拣24小时就业”,至今仍保持着“零失业”社区的记录。
    “翠叶春风暖甸柳,一片红心谢党恩”。24年如一日的坚守,陈叶翠在平凡的社区岗位上,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着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在她的带领下,社区先后被评为全国和谐社区建设示范社区、全国社区服务先进社区、全国社区共建共享先进单位、全国学习型家庭创建示范社区等称号,并于2007年被民政部确定为“和谐社区建设联系点”。她个人也先后被授予全国社区服务先进个人、全国优秀社区工作者、全国三八红旗手等荣誉称号。先后当选为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山东省第九次党代会代表,济南市第十次党代会代表。

责任编辑:杨凯
分享:
更多

本文相关新闻

我要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