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离不弃 风雨相随

2013年02月20日 14:28作者:来源:大众网

11年如一日的精心照顾患病的妻子胡秀玲,成为当地一段佳话。1990年患上类风湿,1998年患上尿毒症,从2001年开始透析… …对于妻子胡秀玲的病情,60岁的农民郝玉孝显得格外“专业”。

11年不离不弃 34年风雨相随

    郝玉孝,男,现年60岁,系垦利兴隆街道渔洼村村民。11年如一日的精心照顾患病的妻子胡秀玲,成为当地一段佳话。1990年患上类风湿,1998年患上尿毒症,从2001年开始透析… …对于妻子胡秀玲的病情,60岁的农民郝玉孝显得格外“专业”。“两个人只要一个心眼,就没有过不去的坎儿”, 这是朴实的郝玉孝队爱情与婚姻的理解。

    一、11年“透析”路的艰辛

    “桂枝25克,白药25克,知母10克,防风10克,桑植30克… …”在郝玉孝泛黄的记事本上,记者从密密麻麻的字迹中读到这行字,郝玉孝说,这是1990年他为妻子治类风湿时求来的药方。一个巴掌大小的小本,写满了胡秀玲十多年来的患病情况及各种药方,记录了郝玉孝对妻子点点滴滴的爱,也鉴证了这对夫妻35的风雨相随。12年来,去医院的交通工具是郝玉孝精心“改装”过的一辆三轮车,走近三轮车,外表破旧的车里面却收拾得非常干净,上下叠了五六层被褥。这辆三轮陪了他快十年了,为了给胡秀玲治病,郝玉孝跑遍了大江南北,湖北、济南、南京等等都去了,光轮椅就用坏了4个。有时为了求一副药,他要跑上几十里路,路上饿了只能扛着,偏方没少找,就是不管用。“家中无病人,不见鬼和神。”郝玉孝笑着说,为了治好妻子的病,他想尽了一切办法。1994年他听说外县有“神医”,自己骑车就去了,早上3点出发,晚上9点回来,来回将近100里路。2001年到2005年期间,胡秀玲是去八分场医院做透析,医院对透析时间要求很严格,要求早晨6点准时到。为了不耽误透析,郝玉孝总是提前几个小时带妻子上路,无论雨再急、雪再大,5年间从未迟到过。

    二、爱的责任与牵挂

    “1994年11月17号下午,吃药过急,造成她服药后胃部难受,头脑昏涨,看来布洛芬有刺激作用。”类似的健康记录,在郝玉孝的记事本上还有很多。

    在郝玉孝心里,妻子是他心里永远放不下的牵挂。“她之所以得类风湿,一是因为坐月子时受潮,二是因为种水稻时受凉,结婚前她身体素质比我都好,结婚后才慢慢变坏的。”郝玉孝说,对于妻子的病,他心里一直很内疚。1977年结婚后,郝玉孝一直在外地务工,因为挂念家里,他时常在忙完当天工作后往家赶,帮妻子干些力所能及的活儿,然后当晚再赶回去。虽然距离远了,问候少了,但这丝毫没影响两人的感情,相反,因为两个人的相互信任、相互支持,他们的感情随着岁月的流逝更加深厚。我最初是觉得他老实、勤快,后来才觉得他是个很细心的人。”胡秀玲说,丈夫是他最大的依赖。

    除了丈夫,两个孝顺懂事的女儿也是胡秀玲一直同病魔抗争的精神支柱。“穷人的孩子早当家,两个闺女从小就跟着我俩受罪。”郝玉孝说,自从妻子生病后,两个女儿基本都是先熬上药后才去上早自习,等早自习回来后再做饭,带饭去学校也只是带块干馒头。有次二女儿从饭钱里省出钱买了3个包子带回家,母女俩你看着我,我看着你,谁也没舍得吃。如今,两个女儿一个是医生,一个是会计,郝玉孝一家的主要收入来源也是靠女儿和女婿。

    每次谈到爱与家庭,郝玉孝动情地说,爱就是一种负责,也是一种牵挂,只要全家一条心,没有过不去的难关。

    三、爱是不变彩虹

    “你瞅瞅,这是他专门给我买的痒痒挠,别看他人古板,很会心疼人。”说着,胡秀玲打开炕边的收音机,笑着说道,“这也是他买的,怕我在家里闷”。“村里有个庄户剧团,经常表演,她最爱看《沙家浜》,我答应她下次推着她再去看戏。”郝玉孝说,如今村里的各项低保、医疗救助标准不断提高,这帮了他们大忙。“现在日子都好了,闺女和女婿很孝顺,一直说要带我俩出去旅游。”郝玉孝指着墙上的全家福说。

    在这对夫妻的脸上看到了越来越多的笑容,虽然病魔还在,生活依旧艰辛,但是他们从未放弃对爱的坚守。对于他们,生活充满更多的坎坷;对于他们,爱面临更多的考验,但正是这些坎坷与考验让他们紧紧依偎,一路相伴、相互温暖,用爱的力量与病魔抗争,用情的分量来诠释感动,爱成为他们风雨泥泞中的不变彩虹。

责任编辑:王云峰

本文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点击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