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群众心中“好当家”

2013年05月20日 14:16作者:来源:大众网

夏玉波,女,1951年3月出生,现任青岛市市北区洛阳路街道海琴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从事社区工作十四年来,她舍小家、顾大家,兢兢业业干好社区工作,勤勤恳恳为居民服务,是社区群众心中“好当家”。

  夏玉波,女,1951年3月出生,现任青岛市市北区洛阳路街道海琴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从事社区工作十四年来,她舍小家、顾大家,兢兢业业干好社区工作,勤勤恳恳为居民服务,是社区群众心中“好当家”。2011年,夏玉波同志的事迹被拍成电影《天天我都在》在全国公映,中央电视台予以宣传报道。

  一、真情付出聚人心,争当服务群众的带头人

  海琴社区成立于1998年,是由原来的老海琴社区和周边几个家委会整合而成的,社区刚合并时面临着许多复杂的问题。“大家选我当书记,我就得干出个样来”,夏玉波一不怨,二不愁,大事小事跑在前,脏活累活带头干,将心比心,以心换心,用实际行动赢得了班子成员和居民的信任和尊重。

  结合社区党员难管理、作用难发挥的实际情况,夏玉波在社区党员中倡导开展了“一管三带一联”活动,让党员管好自己,带好家庭、带好邻居、带好楼院,联好户。社区有个残疾人家庭,母亲是智力残疾,儿子是精神病人,两人生活不能自理,家里乱得像个垃圾堆。夏玉波决定先与他家联户,给大家做出样子。她带领党员们挽起袖子、扎起裤腿,帮助他家清理了屋里的垃圾,清洗了积满灰尘的门窗玻璃和脏得发亮的衣服被褥,又自己掏钱请来了理发师给娘俩儿理了发,还亲手给他们洗脸洗手,娘俩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过年的时候,夏玉波自己掏钱买了年货送过去,大年三十晚上,又冒着大雪把热气腾腾的饺子送到娘俩儿嘴边。在夏玉波的带动下,党员们纷纷行动起来,积极与困难家庭和残疾人家庭进行联户帮扶,向他们伸出了援助之手。

  二、真诚服务勇创新,把一切便利让给社区群众

  从事社区工作后,夏玉波发现社区服务存在这样一个盲点,居民大多在周末休息,而社区的工作人员周末也休息,群众办事很不方便。针对这种“居民上班我上班、居民下班我下班”的情况,夏玉波带领社区一班人提出了“有话慢慢说,天天我都在”的口号,建立了“365党员工作室”,不分节假日,党员轮流值班为群众服务,实现了“为民服务无空白”。有一年正月十二,居民孙作江急匆匆跑来求助夏玉波,妻子因为和他闹矛盾,跑回了海阳的老家,怎么叫也不回来,还要离婚。夏玉波一听,二话没说就和工作人员一起坐着长途车去了海阳。夏玉波和社区工作人员冒着零下9度的严寒,费尽周折好不容易找到了媳妇娘家,苦口婆心地劝了4个多小时,终于把媳妇领回了家,自己却病倒了。

  “365党员工作室”成立以来,共接待群众3000多人次,为居民解决困难2000多件,成为青岛市唯一社区党建品牌,得到了上级领导的关注和肯定。创先争优活动开展以来,夏玉波还依托工作室成立了由乐善志愿者协会等16个分会组成的“百姓协会”,167名关心社区建设、善于做群众工作的党员主动走出社区,把服务送到了群众家门口。她带领社区工作人员探索利用信息技术创新党员教育管理手段,开发了集党员管理、民情服务、党务公开等功能于一体的“党员电子地图”,建立了内容全面的民情服务档案,为社区孤寡、空巢独居老人安装了“爱心门铃”,创新做法得到中央充分肯定。

  三、真心奉献暖人心,始终把群众当作自己的亲人

  夏玉波说,“谁都有老的一天、谁都有遇上难事的时候,困难的时候就得有人拉他们一把,更何况我还是个共产党员。”她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孤寡老人黄金欧80多岁了,每月只有360块钱的遗属金,生活非常困难。夏玉波给她办了最低生活保障,还经常买东西到她家里看看,顺便帮她打扫打扫卫生。有一次,老人生病,看着老人既不舍得吃,也不舍得看病,夏玉波就给了她300块钱。第二天晚上老人就跑到夏玉波家拿出了一枚金戒指,对她说:“你就是我的亲闺女,我死了也带不走,我把戒指留给你,做个纪念吧”。夏玉波说什么也不收,在她看来,孝敬老人天经地义,何谈回报呢?从那以后老人在路上见到夏玉波就双手合十,嘴里念叨:“好人好人!好人有好报!”

  多年来,夏玉波几乎把所有的时间和精力都投入到工作当中,照顾自己家庭的时间却被挤得少之又少。婆婆生病住院,她只能利用工作间隙去看望,父亲年迈多病,她却无法长久地在床前照料,最让她不能释怀的是,因为忙于社区工作,连老母亲最后一面都没能见上,但夏玉波对此无怨无悔,老百姓的事始终是她心中最大的事。由于工作出色,海琴社区先后被评为全国模范社区,省、市基层党建示范点;夏玉波本人也被授予全国“创先争优”优秀共产党员、山东省优秀共产党员、青岛市十佳优秀共产党员、青岛市优秀党务工作者等多项荣誉称号。

责任编辑:杨凯

本文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点击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