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殷热血鉴爱心

2013年07月20日 09:42作者:来源:大众网

陈杰,济宁市市中区唐口中学一位普通的教师,今年44岁,她从1999年开始无偿献血,14年来从未间断过,至今,她已累计献血41次,献血量达40000毫升(按采血站成份血捐献规定计算)获得了全国“无偿献血奉献”金奖,光荣地成为造血干细胞志愿捐献者。

  陈杰,济宁市市中区唐口中学一位普通的教师,今年44岁,她从1999年开始无偿献血,14年来从未间断过,至今,她已累计献血41次,献血量达40000毫升(按采血站成份血捐献规定计算)获得了全国“无偿献血奉献”金奖,光荣地成为造血干细胞志愿捐献者。
  心怀仁爱的好公民
  在1999年,一次偶然的机会,陈杰得知济宁市中心血站血库血源紧缺,临床上供血需求得不到满足,她立即来到市第一人民医院西边的采血点,在征询了工作人员献血的常识后,陈杰自愿无偿捐献了200毫升的血液,血站的工作人员送给了她一枚无偿献血纪念徵章,一把雨伞,和一个献血证,她怀揣着献血证,一种助人为乐的喜悦和欣慰充盈着全身。陈杰深深体会到,作为一个普通的公民有责任有义务为那些需要帮助的人贡献自己的力量,这是她第一次献血。从此只要有纪念意义的日子,只要中心血站出现血源紧缺的情况,只要自己的身体条件许可,她就会毫不犹豫地走向中心血站,伸出自己的胳膊,为一个个生命注入鲜血,注入生活的热情,无偿献血已成为她生活的一部分。“献血诚可贵、救人品更高”,这样的理念早已深深扎根到她的心里。
  送人玫瑰,手有余香。献血不仅让陈杰有更多的责任感,也使她养成了文明健康的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有一次,她在献血前的体检中,因初筛不合格不能参加献血,这对于她来说无异于晴天霹雳。她一方面担心自己身体出现了问题,另一方面则是担扰以后不能再献血,不能再用献血的方式为那些需要帮助的人出份力。为弄清原因,她立即到医院检查身体,经过咨询,她了解到是由于之前吃了刺激性的东西,睡眠不好等造成的。随着对无偿献血的深入了解,陈杰成为了这方面的“专家”。
  为了让更多的人走上无偿献血的行列,在生活中、工作中只要有时间、有机会,她都会向亲朋、同事宣传无偿献血的好处,宣传“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理念。她的丈夫、女儿受她的影响,也加入了无偿献血的行列。陈杰说,按照国家规定的献血间隔期,每半年捐献一次200ml或400ml的血液,每月捐献机采血小板,对于个人身体来说没有什么影响,献血还可以提高骨髓的造血功能,献血后,由于血细胞数量减少,对骨髓产生反馈作用,促使骨髓储备的成熟细胞释放,并刺激造血组织,促使血细胞的生成,可以使骨髓保持旺盛的活力。无偿献血利国利民利己,是爱心奉献的体现,可以使病人解除病痛,甚至挽救他人的生命,其价值是无法用金钱来衡量的。
  爱岗敬业的楷模
  “老老实实做人,踏踏实实做事”是陈杰一生的信条,更是她工作的真实写照。
  工作认真,责任心强,这是唐口中学副校长张悦对陈杰的印象。她教政治学科做过10多年的班主任,她所教的班级大多是由原来的成绩很差,成绩不好,而接管一年后,就会上升到先进班级,成为学校学习的榜样。对学生的关心和爱,陈杰是作为一个母亲来践行的。因此,师生关系融洽,同时相处和睦,在唐口中学陈杰是出了名的。“优秀教师”“先进班主任”等荣誉一个接着一个,面对荣誉,陈杰看得很淡,她说,成绩不属个人,是集体努力的结果,这些只能代表过去,以后还有更长的路要走。张悦校长介绍说,随着中学的并点,住校学生也随着增多,学校需要有女教师来管理女生宿舍,有的老师不愿意去,因为转岗以后,晋升职称,评优选先的机会就少了,陈杰老师无怨无悔,服从了学校的安排,她没有半句怨言,张悦表示,现在住校的女生近700人 “在家里管好一个孩子,而在学校里要管好近700个孩子,肩上的担子很重”陈杰经常这样提醒自己。
  乐于助人的典型
  陈杰出身农村,故乡的淳朴民风在她的心里早已扎下了根,被同事认为“话不多,人实在”的她,在家人、亲戚、朋友那里,却是个有爱心有责任感的人。
  小时候,陈杰的家庭条件并不好,父母亲辛勤的劳作让她过早体会到生活的艰辛。成年后,她从来没忘记母亲常挂在嘴边的话:多行善,善有善报。对于那些需要帮助的人,她总是尽自己能力慷慨解囊。
  汶川大地震发生后,陈杰在捐款的同时,无偿献血400ml。她说,作为一名教师,我只是想用这种方式对灾区人民尽份力。
  14年来,陈杰积极组织并参与无偿献血、服务等活动近400次,又于2011年利用自己所能利用的时间参加无偿献血自愿活动,近500小时。她与自愿者常到街头、社区、周边县市区进行义务宣传,发放献血资料,并做到带领大家一道把“献血有益健康,救人功德无量”的理念,让全社会热爱支持无偿献血的朋友们理解和接受,带动周围身边的更多人加入到无偿献血及志愿者服务当中。陈杰经常说的一句话:“志愿者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把关怀带给社会的同时,也传递了爱心,传播了文明,这种爱心和文明就像盏灯,从一个人传递到另一个人身上,最终照亮整个社会,增进了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和人文关怀,促进了社会的和谐发展。”
  “我是一位人民教师,能把流淌在自己体内的鲜血献给别人,给予他人生的希望,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她没有豪言壮语,说话实实在在:“200——400ml鲜血,对于一个身体健康的人,它微不足道,而对生命垂危的病人来说,它意味着是全部生命。我们献出的血是有限的,献出的爱是无限的。无偿献血利己利人,是公民的义务,更是我们的责任。”
  是啊,“长江奔腾不息,是因为有滔滔江水!生命运行不止是因为有浓浓的鲜血!爱心育人和治病救人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的神圣使命!”。作为一名教师她很普通,作为一名志愿者,她不求回报。她立足本岗位工作,她用自己所能利用的业余时间全身心的投入到各种公益性活动中,以实际行动诠释了当代志愿者无私奉献的精神。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王晓亮

本文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点击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