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无止境 点滴为民情

2013年08月20日 16:52作者:来源:大众网

谢荣入警八年来,在平凡的岗位上,用女警的独特视角,细致捕捉群众所思所想,不断探索为民服务方式方法,自创了“三个四工作法”(一是“四心”:接待群众要热心,业务工作要细心,回答问题要耐心,为民解忧要尽心。二是“四样”:熟人生人一样,领导群众一样,大事小事一样,检查平时一样。三是“四多”:多为群众想一点,多为群众跑一点,多为群众说一点,多为群众做一点。)

谢荣工作照

谢荣工作照

  谢荣入警八年来,在平凡的岗位上,用女警的独特视角,细致捕捉群众所思所想,不断探索为民服务方式方法,自创了“三个四工作法”(一是“四心”:接待群众要热心,业务工作要细心,回答问题要耐心,为民解忧要尽心。二是“四样”:熟人生人一样,领导群众一样,大事小事一样,检查平时一样。三是“四多”:多为群众想一点,多为群众跑一点,多为群众说一点,多为群众做一点。),创建了“3G移动户籍室”,开通了全国第一个以户籍民警名字认证的户籍微博,组织开展了“便民服务乡村行”、“温暖夕阳、关爱老人”、“户籍微博 方便你我”等活动,用真诚的态度、饱满的热情和诚心的服务,给窗口户籍管理工作带来一股清新之风,先后荣获“优秀共产党员”、“‘六小警务’先进个人”、“全市治安管理工作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

  一心爱岗,岗位就是家

  牛庄派出所户籍室担负着辖区内42个行政村,40319名常住人口,236名暂住人口户籍管理和服务工作,是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窗口”。2011年刚到牛庄派出所之初,为了尽快熟悉情况,赢得群众,谢荣用了整整两个月的时间,走遍了辖区每个村庄。那段时间,她一边深入宣传各项户籍便民政策和措施,争取群众的理解和支持;一边广泛走访群众,征求意见和建议。

  从全市开展第二代居身份证办理攻坚战专项行动以来,她在工作之余,坚持走访群众,将每名未办证人员的情况摸清,并召开全镇村居户籍协管员座谈会,制作了《二代证换发告居民书》、《办理“二代证”需注意的问题》等宣传材料,针对不同群众采取不同的便民措施,由于正值农村的农忙时节,群众没有时间去户籍室照相,她便实行延时制和错时制,正常上班时间上门为在家的老人采集照片,下午下班以后再为务农回来的群众采集照片办理身份证,每天都是顶着星星回家。

  2012年10月21日,得知何家村谭大嫂家的孩子胡兵兵因脑瘫没有身份证无法享受残疾人待遇,她便打听着去了谭大嫂家,发现家中十分贫寒,胡兵兵被关在一个铁笼式的车内,根本无法站立。一打听,才知道孩子自幼脑瘫,给家庭带来很大负担。因为孩子脑瘫,身体一直在动,头部根本无法正视前方,谢荣不厌其烦,一遍遍的引导孩子进行拍照,直到照片合格为止,并将200元钱交到谭大嫂手中,再三嘱咐有事可直接打她手机。

  今年5月2日,东范村的刘大娘来到户籍室,她户口上的年龄比实际年龄小了整10岁,致使各项老年人的福利都无法享受,她为此事已经奔波一年了,没有得到解决。谢荣详细了解了刘大娘的情况,发现年龄无法得到更改的主要原因在于没有原始的户籍档案资料,但看着刘大娘焦急而无耐的眼神,谢荣并没有放弃,她多次到村里走访当时的老会计、刘大娘的同龄人及街坊邻居,在走访的过程中,她细心地发现,如果按刘大娘户籍上的年龄推算,她的大女儿应该在她11岁时出生的,从人的生理来说是不可能的,于是她又到计生部门调取了相关档案,用了近两个月的时间把刘大娘改年龄的上报材料准备详实并顺利通过审批,拿着新户口本的刘大娘笑着流着泪拉着谢荣的手说:“闺女,真是谢谢你了,你是实实在在的为俺着想啊!”。群众看在眼里,都知道谢荣真心为群众办事,打心眼里把他当作自己人。

  谢荣常说,户籍工作本身就是群众性工作,虽小虽繁琐,但关系着群众的切身利益,马虎不得,只有真心为群众办事,对群众有感情,才能赢得群众的理解和支持。

  群众是亲人,迎难创新为亲人

  谢荣常说,好口碑是怎么来的?是脚踏实地为群众干出来的,只有对百姓心贴心、实打实的做好事、办实事、解难事,真正为百姓解决问题,才能切实拉近与百姓之间的距离,做到警民一家亲。

  牛庄派出所户籍室辖区内有42个村居,其中三分之一的村居离派出所较远,并有部分村庄没有公交车到达,群众办理户籍业务骑自行车往返需要一个多小时,非常不方便。还有很多老年人及残疾人由于身体原因,路途又远,根本无法到派出所办理户籍业务,给他们带来很大苦恼。针对这一难题,谢荣勤于思考,充分利用分局下发的“3G”笔记本电脑,将人口信息系统安装在“3G”笔记本电脑上,为了解决照片不能现场处理、上传的情况,她不断的请教、推敲,最终改变了“柜台式”办公的单一模式,创立了“3G”移动户籍室这种“走街串巷”式的办公方式,把户籍室搬到了群众的炕头上。她通过预约服务与村协管员摸排相结合、日常工作与走访相结合,确定需要上门服务的人员名单,详细记录服务对象的姓名、住址和联系方式,使群众足不出户就可以办理各项户籍业务。定期与不定期的到偏远村庄开展入户上门服务,相继开展了“便民服务乡村行”、“温暖夕阳、关爱老人”、“流动人口服务月”等活动。

  2012年4月,田大爷向她求助,他的女儿女婿常年在甘肃经商,无法回来办理二代证,给外在经商带来很大麻烦。经过详细询问,她发现田大爷平时经常和女儿女婿通过互联网交流,于是她告诉田大爷将让他女婿把身份证照片通过QQ或邮箱发过来,再通过“3G”移动户籍室,这样很快就会申请办理。当田大爷在家办理好女婿的身份证,高兴地说“真没想这么方便,快捷,太感谢你了”。

  2012年5月,商崇文老人来到户籍室咨询:其母亲已经100多岁了, 瘫痪在床多年,一直没有办理二代证,至今无法办理低保。她带上“3G”笔记本电脑到老人家中为其办理身份证,因为老人自颈部至下没感觉,只能卧床照相,她克服困难,不知照了多少次,直至老人满意,照片合格上传为止,并购买了U盘,细心的将老人的照片储存到U盘里,以备老人办理其他事务时使用。商崇文老人每每遇人都要提及此事,竖起大拇指夸道:咱们的户籍民警是这个!

  长期以来,“3G”移动户籍室下乡为群众办理身份证1879人,办理户籍业务2205次,受理咨询业务4865人次,当地群众亲切的称之为“百姓炕头上的户籍室”。

  户籍民警工作,虽然琐碎但却充满温馨,同时,她也深深地懂得——

  诚心换民心 ,群众满意是根本

  多年来,谢荣始终将群众是否满意作为衡量自己工作的标准,因为在与群众面对面的接触中,她深刻感受到群众从走进派出所的那一刻起,最希望得到就是民警将心比心的真诚与理解。为此,她时刻牢记“群众利益无小事,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群众的事就是自己的事,群众满意才是工作的标准。”她在接待群众时态度真诚,语言诚恳,遇到群众来所办事时,无论手头多忙,她总是主动打声招呼:“你好!需要为您办理什么业务?”一句真诚的问候拉近了她与群众间的距离。

  在与群众面对面服务过程中,她发现群众对户籍工作及相关户籍政策缺乏了解,率先在全市户籍系统开通微博,及时通过微博发布各项户政便民服务信息和各类户口办理指南,为群众提供了一个政策咨询和业务办理的服务新平台,一些群众足不出户即可了解各类户口业务办理流程和所需手续,网上预约办理户籍和身份证等业务,为公众提供了展现诉求、解决问题、维护权益的一个平台,为群众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微博开通4个月以来,发表900余条微博,被网友转发2200余次,网友评论2472条,接受群众咨询596人次,解决户籍难题278件,她用说评书的形式发博介绍户籍政策,用专业详尽的解答回答网友提问,用幽默的语言与网友互动交流,引发万名粉丝热捧。

  在微博上与群众交流时,一位网名为“樱桃好吃树难栽”的网友反映,其母亲从四川到东营来已经近20年了但一直没有户口,而且他母亲所在的村子还有很多这种情况。得知这个情况后,谢荣进行了走访调研,将长期无户口人员进行统计。经了解,这些人里面,大部分人因离家多年已记不清原籍的详细地址,也因生活所迫根本无法承担回原籍开证明的费用,只能长期“黑户”。针对这种情况,谢荣利用微薄推出了“无户口人员异地函查机制”,与四川等外地博主建立长期协查机制,为辖区多年无户口的“外来媳妇”解决户口难题,既为网友解决了实际问题,又向社会打开了一扇了解户籍民警真实工作状态的窗户。

  2011年底,牛庄镇大杜村村民蒋明华与本村村民杜爱民结婚已27年,养育了两个已经长大成人的儿子,虽年已半百,但至今“黑户”。“黑户”的事实一直让蒋明华苦恼不已,没有户口,没有身份证,很多事情都受限制,比如养老保险不能入、合作医疗不能入,尤其近两年,车票实名制的实施,让她连远门都出不了。按照户籍政策规定,如果在东营落户,必须有原籍地公安机关的证明材料,由于记不清原籍地址和所属派出所名称,加上不能提供相关证明,一直未能为其办理户口。微博开通以后,谢荣觉得微博传播很快很广,经搜索,微博上有不少四川公安机关官方和民警个人微博,于上她就把蒋明华的情况发到微博上,同时@了四川的几个民警个人微博和官方微博,在前前后后几个月的时间里,她不断地跟“小户籍110”、“武侯公安E窗口”、“平安武侯”、“青羊警方”等微博用户多次联系,终于找到了蒋明华原籍所在地派出所的联系方式和通讯地址。之后向其发函,并顺利开具了户口证明材料,才得以一步步办理落户的其他手续。蒋明华苦盼了27年的户口终于得到解决,老人拿到户口簿的那刻,激动的泪水夺眶而出。第二天,朴实的老人背着一大包的棉花到户籍室向她表示感谢,“大姨,这就是我应该做的,给你解决户口是我份内的工作。”老人久久地拉着她的手,只是言语着“谢谢!谢谢!”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杨凯

本文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点击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