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铁工作狂”教师

2013年09月20日 11:36作者:来源:大众网

28年如一日,王桂娟用对工作的热情、对学生的倾情、对身边人的真情走过了每一个春秋冬夏。她以必须对每一个学生负责的信念、以别人眼里“工作狂”的态度,将21届高三毕业生送往大学殿堂。

“钢铁工作狂”人民教师

  28年如一日,王桂娟用对工作的热情、对学生的倾情、对身边人的真情走过了每一个春秋冬夏。她以必须对每一个学生负责的信念、以别人眼里“工作狂”的态度,将21届高三毕业生送往大学殿堂。

  她有个绰号——“钢铁工作狂”

  结婚第二天,手术后不久,她都重回讲台,她说:工作着最美丽,讲台是最好的“药剂”,只要站上,什么病都好了

  1986年10月,工作一年后,王桂娟与同在五莲县叩官中学教书的大学同学于家进举行婚礼。新婚燕尔,她却只惦记着自己的学生们。第二天天不亮,听到学生们跑早操的铃声,她翻来覆去,还是跟丈夫开口了:“家进,我们休婚假,也没什么重要的事情做,要不回去上课吧!”丈夫了解她对工作的痴狂,只好点头。早饭后,两人捧起备课簿走进了课堂,全班同学先是惊讶,随后响起了持久的掌声。那一年,她不足25岁。

  1997年,她刚被调任到五莲教师进修学校教复读班,由于大哥突然离世等家庭变故,王桂娟患上了严重的神经衰弱,几乎整晚无法入睡,记忆力也逐日减退,后经医生诊断,确诊为抑郁症。在叩官中学家中休养不到一周的她,每当看到师生忙忙碌碌的场景,都心急如焚。“我不能这样下去!”王桂娟潜意识里给自己施压,必须尽快站回心爱的讲台。

  “那段日子太难熬了。每当饭后,只要体力允许,我就到操场无休无止地跑步,跑累了或者就能睡着,睡不着我就做题、备课。”凭着对教学的渴望和惊人的毅力,她逐渐从依赖药物中摆脱出来,一个月后就重新回到了讲台上。“可能是老天眷顾我,那年高考,我的教学成绩非常突出。”王桂娟一脸满足。

  在同事眼里,她是不折不扣的“工作狂”,而且有着惊人的体力和精力。劳累过度患上美尼尔氏综合症,她晚上治疗,白天仍然站上讲台;手部血管瘤手术后,她坚持用左手在黑板上写字;发烧39度,她晕在讲台上;嗓子哑了,她含着药坚持讲课……在王桂娟眼里,只要自己还能坚持,就不能耽误一分一秒。“让每一个学生学有所成是我的梦想,我有时候觉得很奇怪,身体再难受,似乎一站上讲台,就什么病都好了,老公还说,病了不用吃药,对我来说,讲台就是最好的‘药剂’。”

  多少个夜晚,她披星戴月,备课、批改试卷,被值班人员催才知道已到深夜,甚至被锁在办公楼里却浑然不知;多少次她拖着病痛的身体依然在讲台上神采飞扬,她心里想得最多的是不能耽误学生。

  28年,她对工作的热情始终如一,默默地奉献在三尺讲台上,她用实际行动诠释着一位普通人民教师爱岗敬业的优秀品质。

  她有个“癖好”—— 给学生“开小灶”

  多年来,她坚持为有需要的学生补课,她说:只要我还有精力,我不想一个学生因为英语成绩错失升学机会,一想到他们拿到录取通知书时的喜悦,我都会觉得我还可以做更多

  在王桂娟老师位于五莲三中的家里,摆放最多的就是学生送的卡片、画作等小纪念品,还有她的奖杯证书。记者刚走进家门,她从书房里提出了大大小小五个袋子:“这里面都是学生给我的信和卡片什么的,这可都是我的宝贝。”

  这其中一本厚厚的复印版的日记,是98届学生孙明玉留给她的。

  那年她教复读班,下课后,她看到一名学生在走廊的窗台上用粉笔写着“老师、老师、老师……”细心的她心想学生肯定有什么心事,便上前询问。“老师,我高考只考了32分,我复读还有用么?我想上大学。”“我想上大学”五个字重重地敲到了王桂娟的心。这是每一个学生的愿望,这更是每一位老师的职责!“只要你想,你肯努力,一定能。”这名学生就是孙明玉。

  接下来是三个月雷打不动的补课,不管课余还是晚上,只要有时间,就坚持。40多分,50多分……当年高考,孙明玉的英语成绩是87分,顺利考上本科。

  而这三个月里,加上自习、帮其他老师代课,王桂娟最多的一周上了 46节课,疲惫、嗓子哑,口腔溃疡,她从未间断过为孙明玉补课,“那段时间长溃疡,疼不怕,可我担心卷舌音发不清楚误导孩子,我就含着药讲,我不想因为我,让一名热爱学习的学生失去信心。”质朴的话语,却道出了坚定的责任。

  白天上课、晚上补课、回家备课,时常到下半夜,这样的节奏对王桂娟来说是常态。那本日记里,记录着孙明玉的成长进步,记录着他对老师的感激,更记录着一名普通人民教师视学生如珍宝的付出。

  一茬又一茬,王桂娟记不清已这样辅导过多少学生,但她说:“当看到学生们拿着通知书来报喜时的喜悦,我就觉得我还可以做更多更多。”

  学生们亲切地称她为“老师妈妈”,虽然只当过一年班主任,但作为代课老师的她对学生生活上的关心却丝毫不少。

  有的同学面临高考压力,听见声音睡不着,她就把自家的地下室腾出来,铺上被褥让她们住,送饭、提水、嘘寒问暖;有的同学被子开线了,她帮忙缝;有的同学情绪不好,她带回家开导、为其做饭……

  她说:“高三是特殊时期,学生压力大、容易情绪化,但老师一句鼓励的话暖心的话,都可能打开学生的心结,甚至改变他们的一生。”

  春华秋实,王桂娟付出着、收获着。她忘不了很多次讲桌上学生准备的金嗓子含片;她忘不了教师节、母亲节,备课本底下签满名字和祝福话语的红布条;她忘不了刚走进教室,同学们集体唱起的《生日快乐》歌;她也忘不了学校临时调任她带高三毕业班,她任教的高一班里同学们不舍的泪水和拥抱……她说:“每一个学生都是我的孩子,他们更让我感动,是他们给我工作的动力。”

  28年,她教出的学生已经数千人,每到春节,来家里看她的学生一拨接一拨,同学们聚会也会喊上她。在同学们眼里,她不仅会教书,更用自己无私的奉献生动诠释着“育人”这一人民教师的伟大使命。

  她有个遗憾——若是当初可以多陪陪父亲……

  父亲住院半月后,才得知消息的她,凌晨4点多给父亲送去早饭,急匆匆赶回学校陪学生早读,没想到,却没能再看父亲一眼……

  2000年农历四月初五,一个令王桂娟终生遗憾的日子。

  那段时间,父亲因心脏病住院治疗,时值学校迎接省规范化学校验收,工作繁忙,“粗心”的她,父亲住院半个月了竟不知情,直到四月初四晚上,她才知道这一消息。第二天凌晨4点,王桂娟早早起床为父亲做了一顿可口的饭菜,就跟丈夫赶到医院。

  半个粽子、一个鸡蛋、一碗稀饭……她喂父亲吃完,嘱咐了几句,就跟丈夫急匆匆赶回学校上早自习。她清晰地记得,出门前,身后父亲微弱的声音:“我没事,不用来看,别误了上课。”她怎么也没想到,这一面竟成了她和父亲的永别。

  那天中午,噩耗传来,王桂娟瘫倒在地。“当时只有外甥在,不懂急救,假如我在,假如我及时为父亲送上一颗药,或许就不是这样的结果……”说到这里,王桂娟的眼泪夺眶而出:“我没有尽到女儿的孝心。”但几天后,她收起失去至亲的痛苦,再次站到了讲台上,她深知,离高考的日子越来越近,学生们需要她。

  对于视工作如生命的她来说,想要平衡家庭、工作的关系,谈何容易。

  结婚27年,她赡养日渐老去最后瘫痪在床的婆婆,从未有过怨言。回忆起去年婆婆去世前被病痛折磨的情景,王桂娟没有控制住心痛的泪水。“我给她洗澡,她瘦得太可怜了,我恨不得自己可以代替她疼。婆婆去世后,我觉得家里一下子空了,没有老人的家不像家。”

  2008年,她获得第四届“山东省十大孝星”称号,她连续多年被评为五莲县“尊老敬老好儿女”。

  对于老人的孝敬,也感染了女儿。“她从小自理能力强,很小就会做饭,我和她爸爸忙,经常她放学后自己做饭,吃完没时间午休就接着去上学。”但有一次女儿的抱怨,却深深刺痛了王桂娟的心。“那天中午又回家晚了,饭刚做好,女儿没来得及吃就得去上学了,晚上回来,她就抱怨,为什么别人家的孩子一回家就能有不凉不热的饭吃?”王桂娟说:“我没有办法,但我相信,我为学生操劳,别的老师也一样,在为我的孩子忙碌。”

  对工作,她潜心学习钻研,多年担任英语教研组长。她的英语教学成绩也始终遥遥领先。1992年、1995年、1996年、2001年、2002年、2003年六年高考,她的英语科优秀率均居全市第一,全国英语奥赛辅导,有三年荣获全国一等奖。她连续五年被评为县教学能手,多次被评为市、县优秀教师、优秀共产党员;她的感人事迹多次被媒体报道。

  28年来,她将全部精力奉献给了她的岗位、她的学生。

  “您是我见过的最好最好的老师。我找不出最好的称呼,我可以叫您一声‘妈妈’吗?”

  “永远永远忘不了,在我漫漫求学路上,有这么一位老师妈妈,用她的心感动学生。如果有一天我也能走上讲台,我一定要做您这样的老师”……

  再次翻看学生们的一封封来信,王桂娟脸上依然溢满幸福的笑容。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王琳

本文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点击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