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不顾身跳河救人

2013年10月21日 11:49作者:来源:大众网

原来,来自黑龙江伊春市的何文波带着自己13岁的儿子小泽和3个亲戚家的孩子一起到橡胶坝南侧200米的河岸边玩耍。玩耍期间,一个名叫小博的男孩不小心走到了深水区。“可能是水下有个漩涡,当时我看到小博一下掉了下去,只剩两只手在水面上摇摆呼救。”何文波说,她吓得赶紧让儿子拿着一根木棍去拉小博,不料小泽走近小博时,也掉进了深水区。

  李士宇,男,汉族,1982年8月出生,中共党员,临沂市罗庄区人,临沂炫维网络工程有限公司经理;朱西举,男,汉族,1975年12月出生,临沂市兰山区人,个体户。他们只是两名平凡的市民,一人经营一家网络公司,一人以卖鱼维持生计。就是这两名平凡的市民,在三名外地游客溺水的危急时刻,不顾自己的安危,跳入水中将游客救出。

  有人落水,过路市民奋不顾身跳下河

  7月26日17时许,朱西举路过兰山区小埠东橡胶坝附近时,忽然听到人喊“救命”。他探头一看,有3个人正在河里挣扎,朱西举迅速脱掉上衣跳进了河里……

  原来,来自黑龙江伊春市的何文波带着自己13岁的儿子小泽和3个亲戚家的孩子一起到橡胶坝南侧200米的河岸边玩耍。玩耍期间,一个名叫小博的男孩不小心走到了深水区。“可能是水下有个漩涡,当时我看到小博一下掉了下去,只剩两只手在水面上摇摆呼救。”何文波说,她吓得赶紧让儿子拿着一根木棍去拉小博,不料小泽走近小博时,也掉进了深水区。

  眼看两个孩子都陷入漩涡,何文波飞速冲到河里,可就在刚接触到孩子时,她也陷入了漩涡之中动弹不得。“我们娘俩就在水里一上一下地挣扎,我想把孩子拖回岸上,但却用不上劲。”

  “救命啊!”何文波急得大喊,正好被朱西举听见。朱西举奋力游到小博身边,用力托起小博将其送到岸边。随后朱西举又跳下水去救何文波母子俩,但由于水流湍急,朱西举已经毫无力气,三人都陷入了困境。

  正在此时,带着孩子在岸边玩耍的李士宇也听到了呼救,他把手机往妻子手里一放就一头扎进水里。“当时情况已经很危急了,朱大哥勉强支撑着游泳,嘴唇已经发青,而何文波母子俩也都低着头,完全没了力气。”李士宇说。

  李士宇先将何文波母子俩送上岸,又折回河中去救朱西举。看到水不时漫过朱西举的头顶,李士宇从别人手中拿过一根树枝,把朱西举拽了出来,此时李士宇也由于过度疲劳瘫在岸边。

  随后朱西举、李士宇和3名游客被赶来的120工作人员送往山东医专附属医院。

  从不后悔跳下去救人

  朱西举和李士宇由于救人过度劳累,均被安排在医院的重症监护室。7月28日,李士宇已经痊愈出院,朱西举仍在重症监护室。说起当时救人的情况,两人感受不同,但却惊人地说了同一句话:“遇到这种事,怎么能不帮?”

  当日,在医院重症监护室,记者见到了最先跳下去救人的朱西举。

  朱西举是小埠东社区的居民,今年38岁,卖鱼为生。妻子王杰在市区一家物业公司工作,收入也不高。一周前,朱西举的父亲因胃癌去世,如果不是因为救人住院,他应该在家里守孝。

  看到朱西举的样子,姑姑朱秀平一脸心疼:“26日下午我正在菜园摘菜,听到邻居说俺大侄子因为救人住院了,我还不太相信。他爸爸因为胃癌刚刚去世。救人时,我哥还没过头七。”

  在监护室外,记者还见到了与朱西举认识十几年的好朋友傅动员。傅动员见到记者的第一句话就是:“说他救人,我一点都不惊讶!他就是能做出这种好事的人!”

  傅动员告诉记者,他十三四岁时就与朱西举成了好朋友。年轻时的朱西举就是个热心人,谁家有需要帮忙的,朱西举都会出手相助。“那时大家就习惯了,有事就找他保准错不了。”

  “说实话看到他救人,我真替他后怕,幸好人没事。”说起朱西举救人,傅动员既为他担心,又为自己有这样朋友感到骄傲。

  随后,在李士宇的工作室,记者也见到了刚从医院出来不久的他。今年30岁的李士宇,目前正经营着一家网络公司。“回来的时候门卫的大爷喊我‘英雄’,真是不适应,我只是做了该做的事,看见了总不能不管。”李士宇说。

  “当时听到有人落水呼救,我也没有多想。现在回头想想,如果我有什么不测,妻儿该怎么办。”回忆起7月26日救人的场景,李士宇心有余悸地说。

  李士宇说,当时落水少年的母亲何文波在水中托着孩子的举动让他倍受感动。“她一直用双手托着儿子,把生的机会留给孩子,当时我就坚定了一个信心,我一定将他们母子都救起来。”李士宇激动地说。

  再遇到这种事 还是会跳下去

  对于李士宇而言,救人之后的生活并没有太大改变,每日联系客户、忙工作。“朋友们都觉得挺佩服我的,但我自己还真没觉得什么。”李士宇说,经历过生死,很多事情与以往有了不同的看法。

  不仅如此,救人之后,李士宇也在反思,怎样避免发生同样的悲剧。“我自己出钱在那附近做些防护措施也行。”李士宇说。

  李士宇恢复了正常的生活,但朱西举还躺在病床上。7月30日上午,朱西举从监护室转入呼吸内科病房。当日,朱西举的母亲王女士也去看儿子。这是这些天来,她第二次见到儿子。来到朱西举病床前,王女士还没说话,眼泪先流了下来。“他要是有个万一,我们不敢想以后的生活。”王女士摸着儿子的头,半是心疼半是责怪地说。

  尽管如此,朱西举从不后悔自己救人的举动:“情况那么危急,看到了怎么能不管?!以后再遇到这样的事,我也会毫不犹豫去救人。”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魏鹏

本文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点击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