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秀云:十八载无微不至照顾患病婆婆

2016-12-13 10:34:00来源:美德山东网作者:

  李秀云,女, 1972年出生,中共党员,茌平县市政公用事业管理局财务科长。在漫长的十八载岁月中,她无怨无悔地侍奉着多病的婆婆,给予无微不至的照料,以实际行动赢得了单位同事和亲朋好友的称道,同时也塑造了一个“现代孝廉”的典范形象。

  弟子规、圣人训、首孝弟、次谨信

  “李秀云啊,她勤快能干,老实善良,最可贵的是孝敬老人,是我们小区里的孝老名人呢。”一提起李秀云,周围的邻居们纷纷竖起大拇哥。

  20年前,李秀云嫁给了一贫如洗的丈夫,丈夫是家里的独子,在他13岁的时候父亲去世了,母亲为生活打拼了半辈子,累出了一身病,从此药不离身,再也干不了体力活。李秀云得知婆婆的人生经历,很是心疼。结婚那天,李秀云跪在婆婆面前,说道“妈,您操劳了半辈子,也该享享清福了,您放心,往后我来伺候您。”婆婆听完顿时眼泪就下来了。李秀云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李秀云刚参加工作在乡镇上班,当时乡镇干部结婚就给一间正房、一间厨房,住房比较紧张,秀云毅然决然地将正房界成两间,将婆婆从农村接了出来。当时身边有人劝她:“年轻守寡的婆婆,肯定不好伺候,和婆婆住在一起,以后有你受罪的时候。”可李秀云却不以为然,整天变着法的给婆婆做好吃的,将婆婆以前吃的药也换成了贵的、副作用小的,经过一段时间的调养,婆婆的身体渐渐强壮起来。

  亲有疾、药先尝、昼夜侍、不离床

  天有不测风云,97年李秀云的婆婆得了急症——脑血栓,而此时的李秀云刚出月子不久,看到丈夫一个人在医院伺候婆婆很是吃力,坚强的李秀云又做出了令人意想不到的决定:找个保姆照顾孩子,自己和丈夫住进医院照顾婆婆。那时秀云和丈夫都才20多岁,没有照顾老人的经验,病倒的老人身子沉,每次给老人翻身都是一个大问题,有一次由于用力过猛,将老人的身体擦破了一块皮,为此夫妻两人还生了一场气。再就是老人大小便问题,擦屎刮尿洗尿布,李秀云都是亲自上,从来没有一点怨言,婆婆也感觉很不好意思,直埋怨自己无用,甚至还有寻死的念头,心情非常不好。为了让婆婆安心接受照顾,李秀云说:“娘,我照顾你不是光为你自己,也是为我自己着想,你如果从此瘫痪了,我们不是麻烦吗?你得的这病也不是什么要命的病,只要你积极配合治疗,很快就会好起来的,你总是这样不配合,你的病好不了,总在医院住着,我不是也没有时间去照顾您孙子吗?好好配合治疗,病好以后我还指望你给我看孩子呢。”看到儿媳妇是真心对自己好,婆婆也变得坚强起来。但是当时医疗条件有限,虽然李秀云两口子对老人照顾得无微不至,两星期后,在病情控制住的情况下,婆婆还是拖着半边瘫的身子出院了。

  身有伤、贻亲忧、亲爱我、孝何难

  出院后李秀云一直挂念着婆婆的病,到处找偏方为婆婆治病,怕婆婆半边身子萎缩,在做护士的同学那里学来了按摩技术,每天定时给婆婆按摩。忙了孩子忙老人,整天像不停旋转的陀螺,没有一会闲时候,要好的同学看了劝她:“你婆婆的病好不了,你不要再抱有幻想了,咱身边有着么多得脑血栓的人,哪有能治好的?再说老人这样也是你的累赘,你这么年轻,整天把时间都消磨在给她按摩身体上值吗?”李秀云坚定的说:“不,有一点希望我也要治好娘的病,婆婆太不容易了,40多岁生子,50几岁守寡,为了生计她累坏了身体,现在好不容易熬得娶了儿媳妇,有了孙子,我怎么忍心让她这样受下去,那样的话我丈夫也会难受一辈子的。”

  在一次同事的喜宴上,一个客人说针灸可以治偏瘫,并说在离镇上10里地的一个村里有个退伍军人会针灸,一句话又坚定了李秀云给婆婆治病的信心。为了给婆婆治病,李秀云专门学会了骑脚蹬三轮车,每天用脚蹬三轮车带着婆婆去针灸,大夫说:“针灸是个慢功夫,我也不敢说一定能治好,你要有打持久战的心理准备。”秀云说:“行,只要有希望我就有恒心。”就这样,无论多么恶劣的天气,秀云都坚持带婆婆去针灸。“功夫不负有心人”三个月后,婆婆的左手有了感觉,大夫也很高兴,一个劲的直夸李秀云有毅力,并说让她回去先锻炼婆婆的手,慢慢的让她学习抓东西,一看有希望,秀云更来了劲头,先缠了毛线球让婆婆练习抓东西,后来慢慢的脚也有了感觉,又焊了一个简易铁架让婆婆练习走路。就这样做了一年多的针灸,再加上吃药治疗,婆婆就真的能够自己站立了。

  婆婆的坚强加上秀云的努力,现在,李秀云的婆婆生活基本可以自理,拄着拐杖可以走路,为了避免婆婆的病重犯,李秀云每年都要定期给婆婆查体、通血管,十几年过去了,80多岁的婆婆病没有再犯,身体也一年强似一年。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在李秀云的影响下,儿子也非常孝顺,从小就知道妈妈不容易,舍不得让妈妈生气,现在竟接过了妈妈的接力棒,一有时间就给奶奶洗脚、梳头,周末寒暑假就将奶奶扶下楼,让奶奶呼吸呼吸新鲜空气、散散心。

  婆婆的病好了,李秀云的工作也不断提高,由于工作干得好,2001年,李秀云两口子都调到了县城,在县城买了自己的房子,婆婆也一起跟着住上了楼房。上楼第一件事,就是给婆婆屋里装了空调,好让婆婆颐享天年。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郑红丽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