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化雨润心田

2013年11月20日 17:57作者:来源:大众网

她是领导信任的下属,所在的镇连续8年无越级上访;她是群众信任的所长,"找小毕,事准成";她是刑释解教人员的知心人,"毕姐就是我最亲的亲人";她是调解工作的有心人,"五会"工作法在全国推广。

春风化雨润心田

——毕金菊同志事迹材料

毕金菊工作照:调解和好

毕金菊正在做人民调解工作

  毕金菊,女,1978年10月出生,汉族,德州市禹城市人,中共党员,1999年7月参加工作,禹城市辛店司法所所长。

  她是领导信任的下属,所在的镇连续8年无越级上访;她是群众信任的所长,"找小毕,事准成";她是刑释解教人员的知心人,"毕姐就是我最亲的亲人";她是调解工作的有心人,"五会"工作法在全国推广。

  她有一颗愿意付出的热心,经常晚上十一点,还在耐心接听求助电话;有一颗不嫌麻烦的诚心,哪怕是小纠纷,也愿跑三四趟去调解;有一颗不避不逃的爱心,对每名刑释解教人员言语宽心,行动暖心。

  从事司法工作12年,她交出了闪亮的成绩单:省人民调解能手、省十佳人民调解员、全国人民调解能手等荣誉称号,三次荣记个人二等功。同样也付出了很多:12年,她没有休过一个假期,从没带9岁的女儿出过县城,哪怕50公里外的省城,一家三口从没一起出去旅游过。

  她是毕金菊,禹城市辛店镇司法所所长兼镇调委会主任。人们称赞她"勤勤恳恳,任劳任怨"。

  用心,当好社会"减压阀"

  毕金菊刚开始工作时,有人怀疑说:基层调解员面对的是农村矛盾纠纷,一个女同志能守得住这"第一道防线"吗?毕金菊用行动解除了人们的疑虑。

  李某和王某因植树问题产生争执,矛盾不断升级,一场群体性械斗即将发生。毕金菊闻讯迅速赶到现场,安抚双方情绪,认真听取他们的诉求,承诺解决时限。随后多次到村里实地勘查、取证,做双方工作,最终双方达成赔偿协议,相互赔礼道歉,一场严重事件得到有效化解。

  几年间她直接参与调解民事纠纷500余件,预防"民转刑"案件10起,化解群体性事件8起,真正成了社会的"减压阀"。

  用情,解开群众"心头锁"

  很多农村邻里纠纷是因为对法律认识的匮乏和对法律知识的抵触。毕金菊把握这一症结,把普法作为解决矛盾纠纷的突破口,用情解开"法律难懂"这块人民群众的"心头锁"。

  几年前,某村两户人家因为土地使用权产生争议,官司打了三年也没解决。毕金菊接手后,双方都不抱信心:法院都管不了的事,你能管了?在认真分析案情后,毕金菊认为双方产生争执的根源是对法律的不了解和不信任。于是她先后4次带着法律政策上门做工作,有一次骑摩托车把腿摔肿了,仍忍着疼痛上门。最终当事人被感动了,表态说"毕所长能把'一碗水端平',我听她的",一场延续几年的纠纷得以平息。

  几年来,毕金菊共解答法律咨询千余人次,上门宣传法律知识300余次,举办专题法制宣传课40余场。

  用爱,当好百姓"娘家人"

  10多年来,毕金菊始终坚持"八不"工作原则,即小事不放、大事不怕、急事不拖、难事不避、钱物不收、冤屈不记、鼓励不忘、信念不变,用爱当好群众"娘家人"。

  当改造好的刑释解教人员到司法所报到后,毕金菊总会热心地送上一本普法手册和一些法律常识读本,向他们讲一些刑释解教人员回到社会后遵纪守法、艰苦创业,最终获得成功的故事,来鼓励他们树立信心,重新走上新的生活道路。

  孤儿小王出狱后无家可归。毕金菊帮他找到住所,10多次到家走访、谈心,还帮他贷款搞起蛋鸭养殖。现在小王年收入近5万元,也娶上了媳妇。他很动感情地说:"司法所就是我的家,毕姐就是我最亲的亲人。"

  用功,梳理总结"调解经"

  毕金菊十分注重调解案件的经验总结,一本本工作日记记录了她的人民调解路程。她还利用业余时间整理出一系列关于相邻权纠纷、家庭矛盾纠纷、宅基地纠纷、土地承包纠纷、赡养老人纠纷的典型案件,编成《辛店镇典型案例集锦》给群众看。2011年7月,毕金菊总结出的人民调解"五会"工作法被《人民调解》杂志在全国推广。

  毕金菊说,看到夫妻反目者破境重圆,婆媳不和者重归于好,邻里成仇者握手言和,打架斗殴者化干戈为玉帛,她就特别开心,对从事的工作也更有了信心。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王琳

本文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点击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