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爱修补“残缺”的生命

2013年11月20日 17:51作者:来源:大众网

吴爱华,祥泰残疾人托养服务中心主任。她曾是一名专业医生,放下原本成功的事业创办托养中心,改变了那些被长期关在家里、在街头流浪、在垃圾堆里淘食的残疾人的生活状况,改变了他们的精神面貌。每天面对249名重度残疾人,组织残疾人摘草莓、摘樱桃,给他们过生日,帮助他们康复……她尊敬和理解这些残疾人,看着他们的点滴进步,是她最高兴的事情。从最初尝试到如今的全身心投入,这条路上她走得艰苦而坚实,这份事业已经与她今后的人生深度融合、难以分割。

   吴爱华:用爱修补“残缺”的生命

  吴爱华,祥泰残疾人托养服务中心主任。她曾是一名专业医生,放下原本成功的事业创办托养中心,改变了那些被长期关在家里、在街头流浪、在垃圾堆里淘食的残疾人的生活状况,改变了他们的精神面貌。每天面对249名重度残疾人,组织残疾人摘草莓、摘樱桃,给他们过生日,帮助他们康复……她尊敬和理解这些残疾人,看着他们的点滴进步,是她最高兴的事情。从最初尝试到如今的全身心投入,这条路上她走得艰苦而坚实,这份事业已经与她今后的人生深度融合、难以分割。

  详细事迹:

  你是否能够想象这样一种环境:每天与249名重度残疾人在一起,他们多数智力或精神一二级残疾、肢体一级残疾。他们几十岁的人用几岁孩子的智商与你对话,他们生活不能自理,会随时在你面前发出各种匪夷所思、歇斯底里的怪叫、怪笑、咒骂或毫无理由的嚎啕大哭,他们会拒绝吃饭、就地打滚,甚至会把粪便涂满墙壁。在外人看来,你无法理解他们并与之正常交流,甚至连他们的家人都将他们视为累赘,会拧紧眉头带着嫌恶走开。

  然而对吴爱华和她的同事们而言,却注定要将自己今后的人生和事业与他们捆绑在一起,日里梦里都牵肠挂肚。她听得懂他们发出的哪怕一两个无意义的音节,看得懂他们的一个或许扭曲的表情,她因他们的欢笑而欢笑,因他们的痛苦而痛苦。她就是即墨市祥泰残疾人托养服务中心主任吴爱华。中心2010年8月份投入使用,到现在已经走过了两个年头,目前托养了249名残疾人,其中智障与精神病人各100名,肢体残疾的49名。作为一家民办残疾人托养服务机构的创办人,她的这条路走得艰苦而坚实。生命或有残缺,而吴爱华正在用心修补。

  6月5日下午,在龙泉镇一个大田草莓采摘园里,大巴车载来了祥泰托养中心的几十名残疾人。原本这个采摘园是对外营业的,每个采摘者都要收取费用,当得知来的是一群残疾人的时候,园主人表示不收任何费用,让他们放心吃吧。

  于是,在工作人员的保护下,这些残疾人在这片自由的天地里尽情采撷、尽情欢笑。他们弯腰摘下草莓,红色的果汁从笑着的口中流下,这快乐没有伪装。有些重度残疾人自己不会摘,工作人员就摘下草莓递到他们手上、填到他们口中。当宫兆香接过草莓填到嘴里的时候,入托以来从未说话的她,口中清晰吐出了这样几个音节:“谢谢……饱饱了……”

  “宫兆香说话了!”这消息在托养中心工作人员中传递,并成为几天里最让大家兴奋的话题,这说明他们的康复训练是科学的,并且创造了奇迹。60多岁刘显佑老家在龙泉镇,为了能参加这次采摘,他向吴爱华保证:“我再也不打滚了,再也不骂人了。”路上,刘显佑快乐得像个孩子,给“伙计们”介绍自己的家乡,甚至邀请大家到家里作客。往回走的路上,他仍然高兴地一再保证“再也不打滚骂人了”。

  “这样的活动如果能多组织一些就好了。”吴爱华说,因为这对残疾人的身心康复大有好处。封闭管理当然会减少成本,但对他们的身心康复无益。但是组织这种活动难度很大,有经费问题也有安全问题。即便这样,他们也努力创造机会。今年樱桃成熟的时候,他们租用大巴车拉着残疾人去城阳区棉花山摘樱桃,大家高兴得像过节一样。5月20日,在宝龙城市广场,来自祥泰托养中心的4名坐在轮椅上的肢残者和12位精神病人,在工作人员的带领下为现场群众献上了自编自演的舞蹈。总共4个动作,却教了整整一个半月,台上的演员认真而且投入,台下的掌声热烈而且持久。

  说起这些残疾人的每一点进步,吴爱华像是在讲述着一个孩子从牙牙学语到蹒跚学步的成长故事。她说这些人残存的心智足以感受到你是不是真心对他好。在那个我们无法理解的心灵世界里,或许有着与我们并无二致的情感与心力。

  吴爱华尊敬和理解这些残疾人,这种理解本质上是一种心灵与心灵的对话,与智力和肢体无关。吴爱华的二姐是精神一级残疾,初三那年得病,患病前的二姐不仅漂亮而且学习成绩优异,能说会道、处处要强。二姐的病在吴爱华心上刻下了深深的遗憾,对二姐的呵护或许是促使她创办这所托养中心的最初动因。

  吴爱华学医出身,曾是一名专业医生,托养中心创办前,个人事业已经非常成功。这位沉静而不张扬的女人,能够放下原本已经非常成功的事业而突然转向,很多人并不理解,甚至她自己最初也没有想到。“人生很多的想不到让我碰上了。”吴爱华说。她从最初的尝试到如今的全身心投入,这份事业已经与自己今后的人生深度融合、难以分割。

  吴爱华还记得57岁的大强第一次进入托养中心吃到了包子,拍着手叫好感谢主任。还记得一次过集体生日,一名残疾人突然嚎啕大哭,这是他长这么大第一次吃生日蛋糕。吴爱华说,“时间越久越觉得这是一个能够净化心灵的事业,它需要的不是一时的热情。”做这个职业让她失去了很多,甚至与原来交往紧密的同学渐行渐远。晚上睡觉时她的手机必须放在枕边,以确保有事可以随时找到。如果某天因事不能到中心看看,她连觉也睡不踏实,再晚也要开车过去看一趟才安心。

  “在这个环境里,心态是平静的。尔虞我诈、争权夺利离我们很远。”吴爱华说,她从来不后悔自己选择了这个职业,她结婚多年没有孩子,开办了托养中心两个多月就怀孕了,这或许是老天的眷顾吧。孩子出世前几个小时,她还让爱人开车拉着去卫生局办理有关业务。

  说起自己的同事,吴爱华说,“凡是能在这里留下的,都充满了爱心。光为了这点工资谁会留在这里呀?”朱秀花医生从某医院退休后,其实随便做点什么一月挣三四千也没问题,而在这里还不到2000元。但朱秀花说,在外面收获不了这么多的快乐,咱吃饭又不愁,这种快乐更宝贵。出生于八二年的政法系大学生宋阳和爸爸、妈妈都在中心上班。宋阳一人身兼多职,办公室主任、财务、司机,还要跑部门办理业务。宋阳的爸爸在完成护理工作的同时,还要负责维修窗门桌椅;妈妈做着护理还要保管仓库,有次一名残疾人咬牙不吃饭,饭喂进去再吐出来,她像哄孩子一样哄了一个半小时,才好歹把饭喂下去。有时残疾人病了又拒绝吃药,她就把药片插在香蕉里哄着吃。

  不仅是宋阳,年近五十岁的隋成显及秦晓、关栋栋、李菲这些八零后们,都无怨无悔地放弃外面的精彩世界,在这20亩地的方圆里享受只有他们才能体会的精彩人生。很多时候,这些残疾人大小便都不能自理,很多人马桶和洗手盆都没有见过,每天早晨宿舍的样子可想而知。这些挖屎挖尿、端茶喂饭的工作全由工作人员完成,弄不好还会挨一顿打。一天一位工作人员眼圈红着来找吴爱华,一位精神病人整骂了她一晚上,“骂我也就罢了,妈妈去世那么多年了,他什么难听骂什么……”吴爱华说,同事们这样付出,有时工作有了点小失误咱都不忍心说人家,觉得再批评人家自己都没良心。

  在祥泰托养中心,一切都为了这些残疾人。中心设立的生活、娱疗、工疗、农疗、医疗五个功能区,能够实现室内外康复、健身、阅览、娱乐和餐饮、住宿等各项功能,跳绳、绘画、下棋、打扑克、唱红歌、打羽毛球、排球、地滚球……丰富多彩的活动和规律的生活,让那些被长期关在家里、在街头流浪、在垃圾堆里淘食的残疾人,一下子改变了生活状况,更改变了他们的精神面貌。有些残疾人刚送进来的时候,头发打着结,胡子老长,身上的灰不知积攒了多少年,洗澡出来之后,简直是脱胎换骨。中心组织的一些简单的手工活和农活对他们进行工疗和农疗,也帮助他们获得技能并最终回归社会。

  采访中,青岛帅鹿服饰有限公司派人送来了一车布、两台缝纫机、20袋白面。公司地址就在祥泰托养中心的南边,经理夫妇每天从这里经过,总觉得不为这些残疾人做点什么就过意不去。帅鹿服饰的工作人员特别说,中心的水电坏了要随时打电话,这边有专业人员会很快过来修理。

  吴爱华自然是一再感谢,感动不已。创办起这座托养中心以来,吴爱华经常被这些好心人感动。政府对每位残疾人有800元的补贴,但许多额外的开销还是让经费捉襟见肘。在经费不宽裕的情况下,托养中心还是想方设法改善大家的生活,每周定食谱,一日三餐饭菜不重样,个别重度残疾人还要单独做流食或半流食。这里几乎没有用不上的东西,一些破碎的内衣,在我们这里都是宝贝,这里擦擦洗洗的需要大量抹布。每次外出吃饭,吴爱华和同事们都会注意打包,甚至连邻桌的饭菜都会动心,常惹得服务员斜目而视。

  而中心所受到的各界关爱更让她感动不已。市残联全面关心,红十字会多方帮助,团市委在这里设立志愿者助残服务基地,市人民医院、中医院的医生和专家也常来义诊,新华书店捐赠图书,通济街道办事处整修屋顶和地板,城建局为中心绿化,公路局帮助修路……还有更多的爱心人士关注着托养中心,关注着这帮残疾人,吴爱华从中能感受到社会的爱和自身的责任。

  短短两年,托养中心已经承接了众多国家级观摩会,受到了中残联领导的高度评价,并代表青岛多次迎接检查。全国“两个体系”建设现场会将中心作为观摩点之一,省残联副理事长张志超评价说这是目前山东省内规模最大、设施最齐、管理最好的托养中心。2011年,中心又作为国家、省残联托养工作现场会的观摩点之一再次接受观摩,20多个省市相继前来考察参观;中央电视台《在基层》栏目组蹲点拍摄新闻《一个没有血缘关系的大家庭》,《朝闻天下》栏目用了6分钟时间对该中心进行报道。中残联副理事长孙先德在看了中心内部设立的一级医院时说,这样的模式在全国还是首例。

  残疾人也是和谐社会的组成部分。社会化托养机构承担的是为社会、为党和政府分忧解难的一份责任。社会的和谐里需要这个群体的欢笑,正如此,吴爱华在自己每天平凡的事业中升华出了崇高。心智或肢体可能残缺,但心灵一样完整,吴爱华正是用自己的心灵与之对话,并在这真诚的对话中演绎出别样的精彩。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见习编辑孙翔

本文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点击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