捐资千万献集体

2014年04月03日 16:36作者:来源:大众网

孙庆元,男,汉,1959年8出生,现任彭集街道安村党支部书记。安村地处东平县彭集街道境内,全村343户,1281人,耕地1270亩。一年前的安村还是一个“村风散、治安乱、村民穷”的落后村,仅仅一年多的时间,这个基础条件差、资源禀赋少的穷村、乱村,以一日千里的发展速度迅速崛起:传统农业升级为现代农业,经济项目园区渐次建成,社会各项事业蓬勃发展。

  孙庆元,男,汉,1959年8出生,现任彭集街道安村党支部书记。安村地处东平县彭集街道境内,全村343户,1281人,耕地1270亩。一年前的安村还是一个“村风散、治安乱、村民穷”的落后村,仅仅一年多的时间,这个基础条件差、资源禀赋少的穷村、乱村,以一日千里的发展速度迅速崛起:传统农业升级为现代农业,经济项目园区渐次建成,社会各项事业蓬勃发展。

  肩负重任,引领安村由乱变治

  2011年4月村“两委”换届,决心摘掉落后帽子的党员群众一致推荐“经济能人”孙庆元为安村“当家人”。当时的安村,村风不正,治安混乱,干群关系紧张;街窄路脏,道路不畅,群众出行困难;村民靠种“一亩三分地”生活,村集体不仅没有收入,还背着24万元的债务。面对一穷二白、债台高筑的“烂摊子”,孙庆元心里沉甸甸的。年逾80岁老党员程金伦那句掏心窝子的话始终响在耳边:“庆元啊,咱村不能再这样烂下去了,全村的老少爷们需要你!”孙庆元再也坐不住了,不顾家人反对,毅然撂下自己在吉林四平、内蒙赤峰两家年收益在400万元以上的化工厂,挑起了安村“当家人”这副重担。一些亲朋好友登门劝阻:“你生意做得这么红火,放着舒坦日子不过,为何犯糊涂,趟这池‘浑水’?”面对着亲朋们的好言相劝,在新一届村“两委”任职大会上,他向全村党员群众郑重承诺:“苦战一千天,誓叫安村换新颜。”字字掷地有声,信念坚定执着,重燃了党员群众的希望。

  诚如斯言,安村的发展、老百姓的企盼,无时无刻不牵挂在孙庆元的心头。安村大小街道21条,条条都是坑洼泥路,其中16条“死胡同”,行路难成为群众的心病。“一定要解决好路的问题,否则,安村的发展无从谈起。”村集体没钱,他瞒着家人拿出积蓄130余万元垫支。2011年4月20日,安村“富通工程”正式启动。在道路施工的48天,他天天靠在现场,昼夜奋战,既当指挥员,又当战斗员,有时顾不得一顿正餐,饿了啃口馒头,渴了喝口白开水,困了蜷在办公室破旧的沙发上合合眼……6月18日,全村21条大小街道、14000米下水道全通了,几十年的坑洼泥路转瞬间变成了一条条平整宽敞的水泥路。

  安村的乱在十里八乡都是出了名的,“九党十八派,派派乱作怪”、“十大名人七大硬,后面还有六个不要命”,这是当时安村的真实写照。上任之前,孙庆元就听说村集体资产、资源乱圈乱占问题严重,群众对此颇有意见。治穷先治乱。通过走访调查,共排查出村集体243亩土地、89片荒片被圈占,有11年没向村里交过承包费。然而,清理“三资”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有群众说:“清理“三资”纯粹得罪人的事,能避就避开吧!”但孙庆元坚持:村集体“三资”属集体共有,理应村民共享,促进全村共富,而不应被个人强占谋私利;清理“三资”是会得罪20多户,但只要凡事一碗水端平,就能得到群众的大力支持。顶着压力,村“两委”成员每天都去做村民工作,讲政策,讲大局,嘴上磨出泡,嗓子喊哑了……凭着一股子真心为民的诚劲、敢于向困难叫板的冲劲,集体“三资”清理工作顺利完成,公平、公正之风在安村处处吹开,村“两委”将收回的资产、资源重新发包,赢得“第一桶金”110多万元,还清了新老债务,甩掉了发展的包袱。

  捐献资产,带动文明创建

  带头将价值1000多万元的养殖场捐献给村集体,用于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和公益事业建设,在全村形成了讲奉献、讲文明的良好氛围,带动了良好村风的形成。深入开展了文明争创活动。建立完善了村规民约,建起了四德榜、文化墙、新24孝图版等,开展了各种争创活动,形成了文明争创的强大合力,使村民时时处处受到教益,综合素质不断得到提升。

  创新模式,走活“经营村庄”之路

  孙庆元牢固树立“经营村庄”理念,孙庆元做起了“土地文章”,成功探索出“支部+合作社”模式,盘活了土地资源,实现了增值效益。

  2011年6月,山东麦锐可公司来东平县考察中药材种植基地建设。孙庆元通过土地流转、于2011年7月5日,占地648亩的中药材种植基地建设完成。如今,牛膝、黄芪、丹参等药材都已长得郁郁葱葱,近300户安村人正在基地自己的土地上“上班”,成了地地道道的“产业工人”。基地采取股份合作模式,群众以每亩1000元把土地流转给山东麦锐可公司,通过在基地务工可实现人均月工资收入1700元以上,同时还可以参与基地效益分红,这种“底金+务工收入+分红”的收益方式逐渐鼓起了村民的“腰包”,村民年收入可达3万元。 “支部+合作社”模式使安村挣脱了土地的束缚,实现了土地增效、地利共享。安村,驶入了共同富裕的“快车道”。

  安村粉皮颇有名气,但传统的家庭作坊经营模式存在诸多弊端:规模小、晾晒难、产量低、利润少。为适应村级发展的需要,满足群众致富的企盼,村集体投资50余万元,建立了占地20亩、可满足20个加工户生产需要的粉皮加工园区,采取“集体+合作社+农户”的方式,由村集体牵头成立粉皮加工合作社,按照“村级引导、群众自愿、股份合作、收益分红”的原则,吸引村内粉皮加工户入驻小区。目前,粉皮加工户正陆续入驻,正常运转后,年产量可增加1/3,每个加工户年收入可达30多万元。村集体以加工厂房及晾晒场地入股,同时为加工户统一配料、统一管理、统一销售,每张粉皮村集体提取服务费5分钱,按照单个粉皮加工户年产量250万张计算,预计年可实现集体增收至少50万元。同时,为提高产品附加值,走高端化销售的路子,注册了“安达”商标,实现经营效益最大化。

  “冬天有地暖,夏天有空调”。若不是亲眼所见、亲耳所闻,也许不会有人相信,这说的是“猪舍”。孙庆元与郑邦集团成功洽谈合作,建设完成了安大养殖园区。园区采用“别墅式”结构规划,安装地暖、空调等现代化设备;运用高科技养殖方式,生猪喂养、防疫、出售等均通过电脑自动化操作,员工坐在办公室就可以全程监控生产。采取“集体+大户+公司”股份合作的形式,既能降低彼此的生产成本,又能有效规避市场风险。高标准建设年出栏3万头的生猪养殖园区,每头成猪提取130元作为收益,一年可收入390万元左右;企业负责提供猪苗、饲料、管理和防疫技术指导以及成猪的回收;村集体负责提供建设土地,做好生猪的代管代养工作,从出栏的每头猪中收取20元的服务费,年可实现集体增收60万元。

  现在的安村,流转土地200亩,建设无公害蔬菜种植基地,采取“集体+农户”的合作模式,利用生猪养殖园区产生的粪便,通过沼汽池转化产生沼滓,作为肥料用于无公害蔬菜种植,就地取材,变废为宝,增加收益。项目建成后,村集体可增收200万元以上。安村,已勾勒出生态循环经济的雏形。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解西伟

本文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