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份承诺坚守30年

2014年09月04日 17:51作者:来源:大众网

冷同本和匡爱英是洋河镇曲家芦村的一对平凡夫妇,为了30年前的一份承诺,一直无怨无悔地照顾邻居聋哑人冷春会,不仅送吃送喝,还自掏腰包帮助冷春会新盖房屋,虽然经常有受委屈的时候,但夫妇俩一直无怨无悔,用仁义善良谱写了一支大爱无私的赞歌。

冷同本夫妇俩经常到邻居家冷春会家里帮忙,照顾冷春会。

过节期间,夫妇俩经常陪冷春会过节。

  冷同本、匡爱英夫妇,青岛市胶州洋河镇曲家芦村村民。

  冷同本,男,1957年5月生;匡爱英,女,1958年1月生,胶州市洋河镇曲家芦村村民。冷同本和匡爱英是洋河镇曲家芦村的一对平凡夫妇,为了30年前的一份承诺,一直无怨无悔地照顾邻居聋哑人冷春会,不仅送吃送喝,还自掏腰包帮助冷春会新盖房屋,虽然经常有受委屈的时候,但夫妇俩一直无怨无悔,用仁义善良谱写了一支大爱无私的赞歌。

  一份承诺坚守30年

  60多年前,一个无名无姓的聋哑孤儿饥一顿饱一顿地流浪在青岛街头。曲家芦村民冷云亭嫁到青岛的女儿,一次偶然的机会遇到了这个孤儿,因为没有子嗣就收养了他,并为他取名冷春会。后因为身体原因无法照料这个孩子,就将他送回了老家由父母养育。冷云亭夫妇在世时,家境比较拮据,老两口年事已高,而冷春会身体也不好,家庭经济来源很少。30多年前,匡爱英嫁到这里后,就经常送些吃的用的给邻居。

  多年后,冷云亭老两口相继离世。冷云亭妻子去世前叮嘱匡爱英,希望她家以后能多帮帮冷春会。这句叮嘱,一晃就是30多年。30多年的时间里,只要做个两样的饭菜,冷同本夫妇就会给冷春会送去份,隔三差五还叫到家里“请个客”。这些年,除了在农村有很多“讲究”的年夜饭之外,大大小小的节日他们都在一起过。而年夜饭的饺子、饽饽、年糕、鱼肉等,全部都是匡爱英给他准备的。逢年过节和换季的时候,他们也会早早给冷春会买好新衣。

  委屈与担忧伴亲情生长

  “每年过年也犯愁,所有的年货都一下准备两份。”匡爱英说,累点还不要紧,有的时候还得受些莫名的委屈。一次,她给冷春会缝被子时,觉得棉花太旧不保暖,就掏出来要扔了,准备换上自家的新棉花。冷春会看到她掏棉花,就嗷嗷哇哇地朝她大吼起来,狠劲地拍打着被子,并把被子和棉花夺了回去。当时,把匡爱英吓得着实不轻,因为邻里相处了几十年,虽然聋哑还是能大体用手比划出意思。后来她才明白过来,原来冷春会以为自己要把旧棉花据为己有,让她哭笑不得。

  除了委屈,冷同本夫妇也增添了不少多余的担心。有一次,准备叫冷春会到家里吃饺子,可他家上着锁,等到天黑还没亮起灯。害怕平时好点小酒的冷春会有个三长两短,他们就出去找,一直找到晚上11点多,才在村东头的村民家找到他,这才算松了口气。像这样的事,在几十年的时间里都已经记不清发生了多少次,而冷同本夫妇每次都像对待亲人一样去对待冷春会。

  “好心肠”在家庭间发酵

  冷春会的房子经常漏雨,属于危房,每到雨季前冷同本就去给他修修补补。前几年,村里给冷春会向镇上申请了危房改造,按照相关规定重新建设两间新房。冷同本觉得聋哑老人在两间房子住着不方便,就和妻子商量后,就自掏腰包拿出1万元给他加盖了一间房,后来又陆续拿出好几千元,吊顶、拉电、修院墙,为了隔热保暖还给房子加了农村房屋少见的保温层。

  冷同本夫妇的处事风格、为人作派,也成了两个女儿、女婿的榜样,和父母一样关心这位非亲非故的聋哑邻居。在外但凡遇到慈善捐款活动,女儿、女婿都会慷慨解囊,伸出援手。大女婿还在西部捐助了一个小学生,每年定期去看望那个孩子。这个家里父勤婿恭、母慈女孝,整个家庭和美而殷实,也许正是这份好心肠,让他们付出了对“陌路人”的关心,也收获了好人该得到的“好报”。

  近日,冷同本、匡爱英夫妇被评为青岛市“文明市民”。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杨凯

本文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