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年“荒原”变“沃野”

2014年09月04日 15:38作者:来源:大众网

1983年,从华南农业大学农学系毕业的欧阳竹被分配到了中国科学院禹城试验站工作。当时的禹城,有30多万亩低洼、易涝、盐渍化严重的洼地,学术界称之为“河间浅平洼地”,这种土地类型在黄淮海平原具有代表性,遍地都是“地檩子、沙包子、碱窝子”。巨大的心理落差让欧阳竹用了将近3年时间调整自己。终于,欧阳竹把禹城当成自己的家,吃住在农村,白天在田野工作,晚上在昏暗的灯光下整理试验数据。

欧阳竹工作照

欧阳竹工作照

欧阳竹

  欧阳竹,男,1961年出生,中国科学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现任中国科学院禹城综合试验站站长。

  1983年,从华南农业大学农学系毕业的欧阳竹被分配到了中国科学院禹城试验站工作。当时的禹城,有30多万亩低洼、易涝、盐渍化严重的洼地,学术界称之为“河间浅平洼地”,这种土地类型在黄淮海平原具有代表性,遍地都是“地檩子、沙包子、碱窝子”。巨大的心理落差让欧阳竹用了将近3年时间调整自己。终于,欧阳竹把禹城当成自己的家,吃住在农村,白天在田野工作,晚上在昏暗的灯光下整理试验数据。

  经过探索,他大胆提出“浅排井,强排强灌”快速改造盐碱地的方法”,发扬“忘我献身、艰苦创业、团结奋进、勇于攻难、持之以恒、执着追求”的“黄淮海精神”,把禹城30万亩盐碱涝洼地变成了丰饶秀丽的沃野。自2008年起,禹城市连续7年实现了平均亩产过1000公斤,成为“吨粮市”。禹城的成功经验在全国推广,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高度评价。改碱治沙获得了成功,但试验站前进的脚步没有停止。节水农业、中低产田改造、可持续、高产高效农业,一个个课题仍在继续。如今,欧阳竹和他的团队又开始承担国家重大科技支撑计划“渤海粮仓”科技示范工程项目,在山东项目区改造20万亩滨海盐碱荒地,改良100万亩中轻度盐碱地棉田改种粮食;推行1300万亩的粮食增产计划,到2020年,实现粮食增产30亿斤。

  31年来,欧阳竹实验室、实验田,两点一线,周而复始,年复一年。他着作等身,先后发表论文70余篇,曾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一等奖、中国科学院黄淮海平原农业开发一等奖、全国野外科技工作先进个人等多个国家级大奖,他的先进事迹被新华社、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经济日报、大众日报等各大媒体广泛宣传报道。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王琳

本文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