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奉献勘探梦想

2014年12月04日 15:28作者:来源:大众网

鲍光民不善言谈,但做起事来总是勤勤恳恳; 他脚踏实地,任劳任怨,把全部精力都投入到工作中。他是新矿集团勘探公司一名平凡而又不平凡的钻机机长。

  

  鲍光民,男,汉族,1967年出生,任新矿集团勘探公司102钻机机长。

  鲍光民不善言谈,但做起事来总是勤勤恳恳; 他脚踏实地,任劳任怨,把全部精力都投入到工作中。他是新矿集团勘探公司一名平凡而又不平凡的钻机机长。

  他1989年7月参加工作,2012年任新矿集团勘探公司102钻机机长。25年来,他爱岗敬业,攻坚克难,从一个门外汉成长为独当一面、业务出众的钻探能手、优秀机长,足迹踏遍新疆、内蒙、甘肃、宁夏、河北、山西、陕西、云南、贵州、安徽、山东等十多个省地,同工友施工完成钻孔126个,勘探进尺11.76万米,这个数字等于钻透了珠穆朗玛峰13次,创造出全国同类钻机施工最高纪录。

  越是艰苦的地方越能锻炼人

  钻探队是煤炭开采的先行者,勘探工作多是野外作业,远离公司,环境荒凉,常年驻扎在戈壁、沙漠、草原、山区等地。作为先头军的带头人,鲍光民早已习惯了这种转战南北的工作。他常说“越是艰苦的地方越能锻炼人,干好工作首要条件就是要具有吃苦、钻研的精神,要真正把工作当成自己的事来做”。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2013年公司承揽了青海祁连野牛沟zk17-1#地质孔,该孔为外部工程,规定工期紧,设计要求高,矿方要求两个半月完工,孔斜必须控制在8°以内,岩芯提取量必须达到75%以上,且工地位于海拔3900多米的祁连山上,空气稀薄、低压缺氧、终日冰雪覆盖、寒风呼啸,空着手走路都很吃力,人在山上走往往出现头痛、气短、胸闷、低烧等高原反应。吃菜吃水都要到80多公里以外的县城运来,而且做出的饭菜半生不熟。由于山路崎岖难行,如果一旦遇到大风雪天气车上不来,喝雪水、啃干馍是常有的事。面对困难,鲍光民毅然请命接下任务,同时,细心做好钻机上8名钻工的思想工作,让大家心往一处想,拧成一股劲。

  钻机开工后,刺骨的寒风、令人窒息的低压环境,使得职工呼吸困难,浑身乏力,晕倒了就吸几口自带的氧气包,乏力了搓几把雪、捶一捶挺起的胸膛,普通的钻机加尺、上卸钻具都变成了极难完成的“技术活”。由于需要提下钻取芯,检查钻具有无裂缝和磨损,鲍光民每次都用双手撸住钻杆,零下30°的低温下,时间一长,他的手上起了血泡和冻疮,混着泥浆,模糊成一片,他却总是淡淡一笑,因为在他心里,工程质量才是第一位的。就这样,经过在雪山上两个月的艰苦施工,鲍光民和钻机职工硬是凭着顽强的意志和决心超标准完成了860米的勘探任务,孔斜都控制在4°以内,在青海祁连雪山上树起了象征新矿勘探人的旗帜。

  勤于学习以质取胜

  钻探工作不像人们想象的简单,如果遇到复杂地层和特殊情况,会造成连续几天不进尺,严重影响施工进度。鲍光民钻机上的职工大部分是农民工,文化程度不高。为进一步提高大家的业务水平和操作技能,他充分利用班前、班后半小时时间,组织大家学习多种钻探专业书籍,研究制定了一套针对不同地层的钻探施工技术方案,有效预防了勘探施工中钻孔缩径、掉块、埋钻等事故的发生。2010年在阳谷施工中,使用锥式钻头进行扩孔作业,遇到了较厚的松散层、粘土岩段钻进,泥皮经常将钻头水口糊死,从而影响冲洗液携带岩粉的效果,而且钻头重复破碎岩石,钻进效率极低,影响了钻机进尺和生产效益。为此,鲍光民同大家集思广益想办法,认真研究地质图纸和技术要求,查阅书籍加请教专家,经过三天三夜研究,将锥式钻头改为三翼无导向扩孔钻头,在钻铤上镶焊合金翼片的做法,终于破解了施工难题。新式钻头切削松散层进尺快,且保证了钻头水流畅通,经实际使用,彻底解决了泥皮糊钻头的问题,将钻进效率提高2倍以上。他研究改进的钻头已在相同地质条件的地区广泛推广使用,大大提高了钻机生产效率。

  为了更好地提高钻探技术和水平,鲍光民还到各个施工点了解情况,分析地层、收集与施工有关的各方面资料,细心设计钻探工艺。2012年鲍光民钻机施工的协庄6-6#地质孔,孔深1205.2米,取煤数据误差都控制在3厘米以下,达到特级孔标准,高质量地完成了施工任务,受到集团公司及业主的高度称赞。

  协调关系不怕碰钉子

  在野外生产施工过程中,工农关系一直是困扰施工队伍的一大难题,处理不好会直接影响生产,甚至导致工程无法进行。2010年赵官小胡村水文孔开工,钻机需要做抽水试验,钻孔内的水需要排进荷塘里。当时正值八月十五,村民们挖藕抽水,无论如何也不同意钻机在荷塘附近施工。面对日益迫近的工期,鲍光民急在心里,他多次跑到大队书记家里讲明原因、做工作,一次不同意,就去两次、三次……他还走村串户和老百姓沟通拉近关系,期间不知碰了多少“钉子”,受了多少阻拦和白眼,但他始终坚持“再难的门也要进,再难的工作也要做”,终于,在他的诚意感召下,工程得以顺利开工。

  舍小家为大家无怨无悔

  鲍光民是一个“闲”不住的人,他每天在施工现场至少工作11个小时以上,从没喊过累。由于钻机人员少,作为负责人,他每次都怀着愧疚的心情告诉家人工作忙,离不开,而把探亲的机会留给其他人。一年365天,他有340天是在野外一线度过的。整天靠在钻机上亲自指挥生产,渴了喝几口开水、饿了啃一个干馍,困了拿几个岩芯箱一铺就睡在钻塔下。他把钻机职工视为兄弟,天冷了会提醒大家多加衣服,天热了会嘱咐大家多喝水。他常说:我们能在一起就是缘分,所以大家要相互照顾、彼此关心。

  长期疲劳的工作和巨大的工作压力使他的身体大不如前,医生建议住院修养,可他总是大手一挥“不碍事”。鲍光民的家住在农村,由于工作繁忙,经常一年半载才回一趟家,就连节假日也很少同家人团聚,不论是父母妻子有病,还是儿女上学就业,他都无暇顾及,家里的农活都落在妻子一个人身上,妻子总埋怨他是个只顾钻机不顾家的人。

  在从事地质工作的20余载里,勘探的地点在变,环境的冷暖在变,永远不变的是鲍光民那颗忠于职守、敬业奉献的心。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徐坤杰

本文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