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葆军人本色

2015年02月04日 14:11作者:来源:大众网

王晓,男,汉族,1982年10月出生,中共党员,张店区科园街道办事处黄金苑社区居民。王晓被评为2013年度“淄博好人”、淄博市“十佳青年志愿者”。他满腔热血,扶困济贫,见义勇为,热心公益,多次第一时间奔赴救灾现场。

  退伍兵王晓:永葆军人本色

  ——记科苑街道办事处黄金苑社区居民王晓

  王晓,男,汉族,1982年10月出生,中共党员,张店区科园街道办事处黄金苑社区居民。王晓被评为2013年度“淄博好人”、淄博市“十佳青年志愿者”。他满腔热血,扶困济贫,见义勇为,热心公益,多次第一时间奔赴救灾现场。

  “心系雅安,老兵与您同在!”,“永葆军人本色,支援抗震救灾”,车上一面鲜红的国旗和写在国旗旁这位退伍老兵发自内心的呐喊声温暖着灾区人民的心。这面鲜红的国旗,一直飘扬在当年军营的操场上,也一直飘扬在老兵的内心深处。

  他是一位退伍军人,但“身”退“心”不退,退伍八年以来一直以军人标准严格要求自己,雅安地震中,他以退伍老兵身份第一时间赶至灾区一线参与抗震救灾;他是一名见义勇为的合格党员,从海里勇救溺水儿童;他满腔热血,扶困济贫,在巡逻途中擒获盗车贼……现实生活中,他是一个个体经营者,也是百姓幸福生活的见证者,更是一名老百姓幸福生活的“守护兵”。

  军营大熔炉铸造优秀军人风范

  2000年,从小就怀揣从军梦的王晓带着满腔热忱来到张店人武部报名参军,并如愿穿上戎装成为了一名光荣的新兵。在五年的军营生涯里,他从老兵、战友们身上,亲眼目睹了现代军人的风采,“乐观、诚实、友爱、勤勉、奉献”的部队文化和精神深深影响着这个满腔热血的青年。

  一级士官,班长,入党,多次受到部队嘉奖——在部队期间,王晓用自己的行动交出了一份优秀的答卷。2003年,在部队期间,一次青岛海巡基地受训间隙,王晓发现海边有人呼救,他马上跳入海中,凭借在部队练就的良好体力和水性,成功从海里将溺水的学生救出;在部队附近例行巡逻中,他将一名试图偷盗电动车的小偷制服并送往公安机关。

  物类之起,必有所始;荣辱之来,必象其德。五年的军旅生涯赋予了王晓特殊的使命感和责任感,退役八年的他始终以军人标准要求自己,雅安地震发生后,他直接冲到了抗震一线。

  庐山、天全、宝兴!我在灾民最需要我的地方!

  4月20日,雅安地震。“全国那么多战友都在一线冒着生命危险抗震救灾,我能做什么?”给四川战友打通电话后,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令他坐立不安。21日,他放下手头的工作,采购了价值三万余元的米粉、奶粉,怀揣着民政局开的介绍信,自己独自一人驾车2200公里,历时32小时的长途奔袭,于23日凌晨赶到了灾区第一线。

  整整七天时间,庐山、天全、宝兴,受灾最重的几个地方,都留下了他的足迹。没有条件住宿,他就每天住在车里,没有地方吃饭,就啃上一口自带的方便面,整整360余份(罐)米粉、奶粉,车后备箱和车座上塞满了这位退伍老兵对灾区人民的爱,连日的旅途劳累让他精神疲惫,但将救灾物资发放给需要救助的老人、孩子们的手中时,他的身体和心里却充满力量。

  “心系雅安,老兵与您同在!”,“永葆军人本色,支援抗震救灾”,车上一面鲜红的国旗和写在国旗旁这位退伍老兵发自内心的呐喊声温暖着灾区人民的心。

  公益再出发:志愿行动永不停歇

  做完最后一次救助工作,即将返回淄博老家的老兵王晓得到了当地两名志愿者向他敬的一个标准的军礼。这个军礼让他这个铮铮硬汉热泪盈眶。他深知,这不是属于他个人的赞誉,这是属于所有军人的荣光……

  回到张店后,老兵的心一直牵挂着处于震后重建期的雅安地区。经过四川当地志愿者们的多次沟通商讨,在张店区面向全社会发起了为南充市嘉陵区龙桥乡二龙山希望小学和雅安宝兴县灵关镇烟溪口村150余名老人捐助过冬衣物的暖冬行动,得到了爱心市民的大力支持和响应。

  短短三天时间,张店的爱心市民就汇集来了共十七大箱的爱心衣物和学习用品,通过四川当地志愿者的联合协助,首批爱心物资很快到达了受捐地区。

  王晓的公益行动自从开始之后就从未停歇。从2013年10月6日开始,志愿者王晓以个人名义发起向地震重灾区天全县(二龙山希望小学)、宝兴县(灵关镇烟溪口村)定向援助活动(捐助过冬衣服和学习类书籍),捐助活动历时四天,共收到社会各界人士捐赠的过冬衣物2000余件,书籍1500余本;2014年1月11日,他以“老兵王晓”的名义为玉树灾后300余名孤儿募捐,三天收到社会各界捐献过冬衣物3000余件,书籍2000余本,铅笔4000支,作业本2500本,已全部自费发往灾区;2014年10月底发起“什么是爱,什么是暖”活动,五天跑了三千多公里,资助247名孩子。同时,他仍长期为重灾区希望小学留守学生联络与淄博地区爱心人士结对帮扶事宜,并组织志愿者为灾区长期进行义务志愿服务活动。

  在王晓的积极协调下,贵州萤火虫公益团队又于近日走进六盘水偏远山区二寨,给89户留守老人、伤残老兵、孤寡老人及特困家庭发放了120床棉被,并发放之前所募集的过冬衣服1000余件。

  为50名贵州特困孩子找到爱心帮扶人

  2014年10月29日至11月8日,用了十天时间,王晓自费前往四川、贵州贫困山区,寻找并深入探访需要救助的孩子们。在交通状况复杂多变的山区,火车、汽车、畜车、徒步……为了把救助物资捐助给最需要帮助的孩子们,老兵再次彰显出不怕苦累的军人风范。

  四川雅安小垭口、六盘水盐井乡、贵州黔西县中坪镇……这位可敬可爱的退伍兵的足迹遍布四川、贵州的十余所山区学校。山区孩子们艰辛求学的场景令这个曾经的军营硬汉内心婆娑。

  一块小黑板支在窗边一张小桌子上,破旧不堪的桌椅板凳前是孩子们一张张求知似渴的小脸。在贵州树林小学里上课的三十四名孩子全部都是留守儿童,孩子们很怕见到生人,老兵再三询问孩子们最想要得到什么礼物,一个小女孩抬起头小声地说:“叔叔,我能要一盒彩笔吗?我想画画……”这一句话,让老兵的心被狠狠揪起。那一刻,他觉得自己肩上的责任沉甸甸的。

  经过王晓近一个月的多方协调,来自贵州省六盘水市水城县盐井乡多所小学的五十名特困孩子最终得到了来自全国各地爱心人士的一对一助养助学帮助。

  这50名特困孩子里既有留守儿童,也有孤儿。根据王晓与全体爱心助养人反复研究商讨,每个接受助养的孩子一年将得到四次来自助养人的助养物资,每次五十斤大米、五斤食用油,衣服、鞋子、学习用品等其它物资由助养人根据自己实际情况自行购买发放。每一个被助养的孩子将每年不低于四次与助养人进行通信来往联系,向助养人回报自己的家庭、生活及学习情况。

  “我们本着让孩子得到最基本的帮助为宗旨。所谓基本就是吃饱、穿暖有学上,绝不能让孩子有错觉,也要让孩子有尊严体面的得到帮助。”王晓说,本次活动属于长期定向资助,助养人有权在任何时间、任何理由放弃对被助养人的救助,不需要任何解释,但一定要提前告知,以便爱心接力。

  在王晓的感召和带领下下,越来越多的志愿者们加入到了王晓的“老兵公益”行动中来,志愿者陈洁女士就是其中之一。“孩子们,答应阿姨,发给大家的新鞋子都要穿着来上学,不要在家里留着,穿坏了咱们再买新的!” 在发放现场,亲眼看到有的孩子仍然贴身穿着夏天的短袖衣,这让心疼孩子们的贵州志愿者陈洁女士当场落泪。当听到有的孩子不舍得走山路穿新鞋,商量着要把新书包、新鞋子留起来以后再用的时候,陈女士再一次被懂事的孩子们所感动。

  在贵州盐井乡马安小学,志愿者王晓意外收到了一份来自受捐孩子的“礼物”:小女孩希望能为这位给她带来关爱的志愿者叔叔亲手做一顿饭,来表达自己的感谢。学校老师告诉王晓,孩子母亲早逝、丧失生活信心的父亲将她离弃。来到小女孩的家里,看到屋里简陋破旧的陈设,王晓也禁不住热泪盈眶。在得知现在她跟随年迈的奶奶一起生活,家里没有任何收入来源的实际情况后,王晓当即决定她做自己的干女儿,对她进行长期资助。

  宝贵的军旅生涯赋予了这个高大的山东汉子正直坚韧、英勇无畏、甘于奉献的可贵品质,他对社会公德的坚守,对同胞生命的尊重,对美好生活的珍惜,无不展示着当代军人的优秀本色。他的善举感动并感召着许多人,使社会大众同心向善。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毛德勋

本文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