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支农战线上奋战33年

2015年03月04日 17:08作者:来源:大众网

现年51岁的穆松华,是青岛农商银行平度支行信用工程办公室负责人。入职33年来,他抱着火一样的热情和坚定的信念,锐意进取、真抓实干,使得所在单位业绩突飞猛进,实现了又好又快发展;他用奉献、文明、痴心支农诠释他平凡而闪光的人生,并多次被评为“青岛市先进工作者”和“支农先进个人”。

  现年51岁的穆松华,是青岛农商银行平度支行信用工程办公室负责人。入职33年来,他抱着火一样的热情和坚定的信念,锐意进取、真抓实干,使得所在单位业绩突飞猛进,实现了又好又快发展;他用奉献、文明、痴心支农诠释他平凡而闪光的人生,并多次被评为“青岛市先进工作者”和“支农先进个人”。

  “我这辈子嫁给了‘支农’”。穆松华这位在支农战线上奋战了33年的老“农金”,自入职起就将自己始终与“农”联系在一起,一心支农、忘我投入,一年双休、节假日加班60多天,成为领导眼里的工作狂、孩子眼中的事业迷、妻子眼中的拼命三郎、同事眼里的支农“痴”人、农民眼中的及时雨……多年来,他累计发放支农贷款5亿多元,创造了许多扶贫支农、感人至深的动人佳话。

  农村信贷的风险比较大,存在着农民缺少抵押品、担保难、有些农民的法制观念弱、诚信意识难称人意、贷款额度较小、审批成本却不低等问题。但在穆松华看来,要做那就得做好,而做好的关键是如何对“贷”人。每到一地,他都会与当地群众打成一片,被称为农金通。几乎天天在田间地头泡着,走这家、看那户,把家家的情况都摸得一清二楚:有多少地、几个大棚、养了几只鸡、几头猪、房子怎么样、户主是否有不良嗜好、在村里信誉如何……有了这些资料,放不放款就容易决定了,收不收得回来心里多少也就提前有了数。 在原前楼镇担任客户经理期间,他发挥人熟、地熟、情况熟的优势,为农民解决暂时不符合贷款条件的贫困户贷款需求难题,曾个人掏腰包借钱扶贫16人次,金额5.6万元,发展后又发放贷款15人次、金额20万元帮助脱贫致富。

  “金融服务社会不应是锦上添花,应更注重雪中送炭。”1992年,穆松华在明村镇任客户经理期间认识一位年近花甲的贫困农民老王,其妻女都患有精神疾病,家境凄寒、生活难以为继。穆松华顶住社会压力为其贷款1万元、又自掏腰包借给其5000元,帮助购进一台二手手扶拖拉机和一些小商品做起摆地摊的小生意……贷款不到期就还清,2年脱了贫,老王成了一个自食其力的小生意人。2000年元旦后,穆松华在工作中遇到了一个远近闻名的“小混混”,二十好几了还没对象,父母管不听、亲朋搞不定、就连当地派出所提起来都头疼,执着的老穆在深入了解情况后,觉得该人仍有重塑的空间,就使出全身解数,不厌其烦地反复做其思想工作,帮助他建大棚养鸭。该人因诸多的负面因素无法贷款,他瞒着妻女,把家里仅有的3万元积蓄无偿借出,在取得成效半年后,又为他争取贷款30000元建了第二个大棚,该人成了远近闻名的养殖技术专家和饲料经销大户,还带领村里十几户农民走上了养鸭致富的道路。

  过度劳累让穆松华终于积劳成疾,他患上了股骨头坏死和脑梗塞。为不耽误工作,他拒绝医生、领导及家人对他住院手术的劝告,白天疼了就吃几片止疼药,晚上回家再让身为医生的妻子输液治疗,有时工作忙他就躺在床上,口述信用工程支农方案,请妻子帮忙打印成篇。妻子给气得哭笑不得说:“我当着家庭医生,还得兼职着支农打字员,你就不能趁这时间多休息一会……”

  “农民群众生活真的不容易。对每一件能帮助他们的机会,我都一定好好去争取。”穆松华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他始终呕心沥血地做活、做细、做全每一篇支农文章……2001-2008年期间,为掌握明村西瓜、云山大樱桃农民的资金缺口,他不舍昼夜地到农民家中、田间地头、大棚里了解资金缺口,晚上在单位整理贷款材料,经常个半月都不顾回家一次,先后到市信用联社跑贷款指标、跑政策、跑资金36次,为农民雪中送炭1.5亿元;为推动闻名全国的平度“农业四季歌”崛起做出了积极贡献。

  为了不让农民的血汗钱存款打水漂,解决清收不良贷款疑难杂症,老穆更是呕心沥血。由于市场和行业的变故,老穆也有磨破嘴、跑断腿、流尽泪追缴到期贷款的经历……为了解决清收不良贷款这个疑难杂症,他费尽心思,亲自跟踪追击欠贷老赖,有时候甚至冬天顶着寒冬在车里、在冰天雪地里、在漆黑阴冷的小胡同里、在布满荆棘的草丛里“踩点”40多天,先后有9个除夕夜都未和家人一起度过。就凭着这股拼劲和执着,老穆他成为了全市“清非”标兵,干了33年农金工作未形成一笔不良贷款,未沉淀一分钱信贷资金,还为他人先后清收不良贷款1000余万元。

  “支农不能只动嘴,关键要迈开腿。”这是穆松华的口头禅。2014年1月,管辖支行党委鉴于穆松华有多年痴心不改的支农深情和支农经验,为其调整了工作,让他负责全市惠民工程的信用工程工作。这更使他如鱼得水,更加不舍昼夜地研究支农政策、方法并下基层培训督导;他很少坐在办公室里,总是沉入基层一线,和农民搅在一起。工作变动了热情不变,一年来,他利用农民的空闲时间,入户调研1002户次,送各种金融服务800人次;指导基层通过信用工程工作平台,累计发放支农贷款2.3亿元。

  作为一个奔赴在支农路上的“先锋战士”,穆松华也有着内疚和愧疚的时候,那就是谈起家人。由于工作忙,穆松华对家人充满了内疚。对女儿,他很少有时间陪,孩子生病他关心呵护的次数都屈指可数。2014年2月25上午,他正策划为田庄、张舍两个支行现场培训督导信用工程支农新方案,培训正进行期间,他接到了家人电话:父亲摔断腿需火速送医院抢救!一方面是工作脱不开身,一方面是受了伤的父亲,短暂的思想斗争之后,他暂时放弃了亲情,含泪继续进行着支农培训,等忙完把父亲送到人民医院已是晚上7点了,他的父亲入院一周便去世了,穆松华只请一天假回家为父亲办丧事,便匆忙回到单位继续着支农方案的全市循环培训。更感人的是,就在殡葬父亲短暂的一天假期里,他还用手机解答支农培训的相关疑难问题……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王晓亮

本文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