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安深山里的护林员

2015年06月04日 15:24作者:来源:大众网

在徂徕山林场的大山里,长着一种金黄色的小花,名叫“连翘”,因在早春时节开放,被指为昭示春天来到的报春花。在这林涛深处,住着一群执著的人们,他们像这报春花一样,带给大山生机和色彩,守着林场的春秋冬夏。

  在徂徕山林场的大山里,长着一种金黄色的小花,名叫“连翘”,因在早春时节开放,被指为昭示春天来到的报春花。在这林涛深处,住着一群执著的人们,他们像这报春花一样,带给大山生机和色彩,守着林场的春秋冬夏。

  他们是徂徕山林场的护林员,一年365天默默坚守在大山深处,十几年、几十年如一日,用脚步丈量青山,用双手换来苍翠。他们是孤独的“千里眼”,常年驻扎山顶瞭望台;他们是坚定的“守门人”,严守林区进出路口检查站;他们是寂寞的“独行侠”,深入大山腹地巡查护林;他们是“看山人”,看着青山日出日落,日复一日;他们是“山杠子”,“杠”上了岁月年华,年复一年。

  徂徕山林场始建于1956年,位于泰安市区东南,主峰太平顶海拔1028米,国有经营面积13.5万亩,是省内第二大国有林场,华东地区最大的人工林基地,属于生态公益型林场,同时也是世界级地质公园、国家级森林公园、国家AAA级旅游景区、省级自然保护区。目前,林场下辖林区10个、工队30个、护林点95个、检查站10个、瞭望台12个,共有护林员270人,王传坤同志就是护林员中的一位。

  王传坤同志,1965年3月出生于泰安市岱岳区化马湾乡一个小山村的普通农民家庭。1982年参加工作,成为了徂徕山林场的一名护林员,在护林员岗位上一干就是33年。几十年来他扎根深山,不畏艰苦,无私奉献,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

  无怨无悔,大山就是我的坚守

  为能更好地护林,结婚后,他就让妻子搬进了护林房,当起了“编外护林员”。当时他所在的护林点位置偏远,生活必需品需肩挑人扛。吃水需要到4里路以外的山泉挑,条件十分艰苦,春旱时,需到更远的地方找水。冬季大雪封山,要靠化雪水解决。他住的地方以前不通电,照明全靠蜡烛和蓄能灯。进入防火期,他连蜡烛也不点,更没有什么娱乐项目,经常在黑暗中,和妻子听着“吱吱啦啦”的小收音机打发漫漫长夜(大山里,电波接受不好)。进入防火戒严期,不能生火做饭,他们一家就只能啃像石头一样硬的干馒头。

  1999年王传坤被调整到了金锣林区炮楼顶瞭望台,成为了一名瞭望员,跟随王传坤一块到瞭望台的还有他的的爱人。从此海拔700米的“夫妻瞭望台”正式“成立”。由于工作的特殊性,王传坤每个月至少有26天吃住在山上,很少休假,也是从此开始所谓“休息、休班”也成为回家带饭的代名词,下山后无法在家过夜,只能草草跟家里简单说上几句话,就又得往回赶,由于交通条件差,交通只能靠腿,“粮草”只能肩挑体扛,上山下山就得多半天,两天的“休班”时间有一天是在路上。

  他的母亲已步入古稀之年,独自一人生活在家里,房子年久失修,他多次下决心为母亲翻修房屋,但是由于工作忙,都未能如愿。由于春节等重大节假日都是森林防火的关键时期,在这33年里,他竟未回家过一个“年”。他的孩子自出生,一直到上学,就呆在山上。下山上学了,看到一个“大纸箱子”(电视机)里面有人打架,还吓得直哆嗦。每每提到这些,他的脸上写满了愧疚和无奈,50多岁的硬汉子,眼泪流了出来。

  “现在好了,瞭望台通上电了,能看看电视了。前几年这里没电,场里给配了太阳能电池板,但是电力供应还是很紧张,遇到阴天下雨就没法用,电视太费电,根本不敢看,电池板里的电只能用作给对讲机充电,平常我们两口子就靠`这小家伙儿'听听新闻,解解闷。”王传坤伴着些许害羞、微笑着看着自己心爱的收音机说道。

  由于瞭望台地处偏远,几乎与世隔绝,手机信号很差,经常接不到电话,打电话要跑到对面山坡上。有时到了过年过节等林区森林防火任务最紧张、最严峻的时候,别人全家团圆有说有笑,他们却孤单而忠诚地守护在护林岗位上,望着远山,思念亲人。“这几年,老人年龄越来越大,身体也不是很好,每到年节也是盼望回家跟老人孩子吃个团圆饭,但是没办法,咱林场干得就是这个活,走不开,没办法……”说到这里,年过50、头发花白的王传坤眼里泛起了泪花,把头转向了窗外。

  敢于负责,与违法分子斗智斗勇

  王传坤常年驻扎在护林片内,对管护的林片实行一天24小时巡逻查看。他管护的林片与多个自然村接壤,并有多处“插花地”,部分村民仍存有“靠山吃山”的思想。林片管护的难度大,尤其是偷盗木材、乱牧牛羊、拾枝柴、盗移风景树、乱挖盆景等现象严重。为了保护国有森林资源不受侵害,王传坤同志作为一名护林员,敢于和一切破坏森林资源的违法分子作斗争。30多年来共抓获破坏森林资源的违法人员上千人,为确保森林资源的安全做出了巨大贡献。为了改变乱牧牛羊和越界耕种的现象,他多次上门做工作,向周边群众宣传林业法律法规,讲述发生在身边案例,通过浅显易懂的道理使村民知道保护森林的重要性。乱牧牛羊和越界耕种的现象大大减少,有效保护了森林资源。特别是近几年来,形状较好的景松价格一路飚升,有人出高价违法收购,附近的部分村民开始利欲熏心,时时想弄几棵树换大钱。2011年3月21日,当王传坤巡查至草茨村大泉东与林场搭界附近时,发现草茨村民边某某与另外七人正掏挖两棵景松,他立刻用对讲机向林区派出所报告。为了不“打草惊蛇”,他就堵在路口,密切观察盗挖分子的行踪,等待林区支援。十几分钟后,林区派出所人员就赶到了现场,一举将盗挖分子人赃俱获。当他们撤离后,他拿起铁锨,将土回填,并用架杆把两棵景松支撑固定,以免因受伤而死亡,使森林资源不受丝毫损失。为了不再发生类似情况,他比以前跑得更勤、更快了,巡逻查看的更周到了,使林片没丢一棵树,杜绝了盗挖乱伐现象。他对管护的1000多亩林片,每天都进行巡查,并做好巡查记录,使违法分子无可乘之机。

  用关爱守住绿色,如子女般抚育管护

  徂徕山林场林木蓄积60.5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87.8%,植被覆盖率92.4%,绿色植物达到1100多种。在他眼里,每一株树木就像自己的家人,对他们的关爱更胜过了子女。

  为严防森林火灾,每到防火季节,遇有干旱大风天气,王传坤就在自己防区仔细巡查,发现问题立即处理、汇报,也练就了一双火眼金睛,30多年来,自己的防区从未发生过火情。

  “徂徕山林场十几万亩森林是老一辈林场职工留下的宝贵资源,我们一定得保护好,不能让这片林子在我们手中毁掉,否则我们对不起老辈也愧对子孙。”王传坤说到。

  因山路崎岖、磕磕绊绊、摔伤崴脚的现象时有发生,但他从未叫苦,并以此为荣、以此为乐。在春节、元宵节、清明节、“五一”黄金周、“十一”黄金周等重要节假日,他始终坚守在工作岗位,扎扎实实做好预防工作,确保万无一失。2009年2月底,王传坤刚巡护到付家沟,发现村民刘某在离林缘不足50米的坡田里,点火烧地边。当时天干物燥,风也不小,虽然风向不顺林子,但只要风向稍有变化,火就会蔓延入林,后果不堪设想。王传坤立马冲过去,将火扑灭。当场对刘某进行了批评教育。刘某听后,认识到错误,还有些后怕,并保证以后再也不烧地边了,还主动做了付家沟村的义务防火宣传员。王传坤同志把“预防为主,积极消灭”的方针贯穿于防火工作中,强化“防”的意识,对进山人员进行防火宣传,发放防火明白纸,形成周边村民关注、参与森林防火的氛围。

  任劳任怨,身兼数职

  非防火期和巡护之余,他积极投身于植树造林、病虫害防治、林道维修和防火线清理等生产劳动之中,由于锦罗林区面积大、人员少,每一项生产任务都非常繁重,而且往往是一项接着一项。在劳动中,他专挑重、累、脏的活干,一天干下来腰酸背痛,精疲力尽。第二天一大早,还得到管护片走上一遭,爬坡的时候,实在走不动了,他就手脚并用,但他没有怨言,得到林区干部职工和周边群众交口称赞。王传坤还有一个习惯,就是在巡护林子的时候,随身携带着锨、镢之类的工具,遇到被雨水冲毁的路面,他就覆土平整好;看到被风刮歪的新植树,就扶正围土固实;像这样的劳动,这30多年里不计其数。有人说,领导让你老王护好林就行,何必苦自己呢?他憨憨一笑说,随手顺干的“小活”,累不着人。

  近几年,林场职工尤其是像王传坤这样的一线职工,工作、生活条件和环境有了大幅度的改善,全额改制后,工资有保障;部分护林房拉上了电,晚上能看电视;引上了自来水,吃水不用满山跑;修了简易路,下山也方便。这无疑激发了王传坤更大的干劲,充满了对美好未来的渴望。

  王传坤同志从事护林工作33年,默默奉献了33年,上有老,下有小,但他从不叫苦、叫累,从来没有抱怨过什么,也没有向场里提过什么要求。他为林场的资源保护和生态建设作出了自己的贡献,多次被评为场先进工作者,2008年被评为泰安市劳动模范,2013年被评为山东省劳动模范,2015年4月被评为山东省首届“齐鲁最美职工”。他把荣誉看作对工作的肯定,对自己的激励。只有坚持不懈的学习,扎实努力的工作,扎根深山,干事创业,无私奉献,才能担负起新时期赋予林业的重大历史使命,使徂徕山的树更绿、林更茂、山更秀。他的这种精神是我们徂徕山精神的缩影,也正是我们所有务林人需要学习和发扬的精神。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王云峰

本文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