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头"为群众当义工"18年

2015年08月04日 18:45作者:来源:大众网

18年来,陈少春带领村支部一班人和党员,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共为群众解决交通、环境、文化生活等投资过10万元的实际问题19项,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当初的诺言,在群众中真正树立起了党员的光辉形象,被群众称为“能办事”的好书记!

陈少春跟村民聊天

陈少春和村干部一起

  陈少春,聊城市阳谷县乔润街道西八里营村支部书记。18年来,陈少春带领村支部一班人和党员,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共为群众解决交通、环境、文化生活等投资过10万元的实际问题19项,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当初的诺言,在群众中真正树立起了党员的光辉形象,被群众称为“能办事”的好书记!

  走进聊城市阳谷县侨润街道西八里营村,给人印象最深的是石碑多、“光荣榜”多,一块块石碑,记录着村支书陈少春一班人18年来带领全村干部群众修路、架桥、建广场的足迹,一个个“光荣榜”,见证了全村党员干部群众为生病的群众捐款、为汶川地震捐款、为村里路灯电费捐款的爱心……

  临危受命,小老板挑起了村支书的重担

  1997年的西八里营村班子散乱,公粮提留难以征收,村里欠账6万多元,是全乡有名的难村、乱村。当时的石门宋乡党委通过对村里党员进行走访,根据党员推选,任命群众信得过、办事能力强的陈少春担任村支部书记。

  一开始,还是预备党员的陈少春推辞了。他当时自己有个小型木器加工厂,小日子过得不错,他有个顾虑,就是不想让人认为自己当官是为了捞好处、占便宜。为此,乡党委书记连着三天来村里,与他谈心,做他的思想工作,最后他认识到,当村支书不是为了名和权,而是为了全村群众对自己的信任,是作为党员的一种责任和担当。一生认直理的他当场许诺:要让村民过上好日子。就这样,他抱着一颗为群众办事的心态,挑起了这个沉甸甸的担子。

  上任第三天,征收提留开始了。面对这个“老大难”,他没有选择退却,而是用事实向党委和群众交了一份满意的答卷,全村三天就把提留款收完,是全乡最早完成的村之一。问起他当时用了什么“高招”,他笑着说:“我没有什么高招,就是自己带头、党员带头、亲属带头、朋友带头,用实际行动感动群众。”对于最后几个“难缠户”,他通过了解,知道是村里多年欠着他们的钱,想用提留款顶。陈少春一方面向他们讲大道理,交公粮提留,是每个村民应尽的义务,没有什么条件可讲,如果不交,这个责任谁也担不起;另一方面向他们保证,至于村里欠他们的钱,只要属实,他用自己的人格和家产担保,一分也不会少他们的。这些人被他的真诚感动了,很快把钱一分不少地交上了。这一件事,让陈少春在群众中树立了威信。

  为民干事,一步步做好“自选动作”

  陈少春说:“上级交给的任务是‘规定动作’,必须完成。群众更需要的是‘自选动作’,就是为村里的庄乡爷们办一些实事。这才对得起乡党委和群众的信任,对得起自己当初的承诺。”他说到做到,从第二年开始,就一步一步地打起了“自选动作”。

  当时,西八里营村家家做木工活,在周围很有名气。由于变压器负荷小和高压线路老化,经常断电,严重影响了群众的生产和生活,群众意见很大。了解到这一情况后,他就带着村支部一班人分头跑,一方面向上级反映,争取资金支持,另一方面积极做群众的工作。当时,正赶上国家电网改造,经过努力,争取到国家一些补助,但是资金还远远不够,他和支部成员、党员带头集资,群众也踊跃参加,资金很快凑齐。县电管局施工人员到位后,为了省钱,陈少春每天跟着干,一分钱报酬也不要,村里的党员看到这个情况,也都放下家里的活,来工地出义务工。不到一个月的时间,新变压器装上了,西八里营村是全乡第一个完成国家第一批电网改造的村,群众再也不用为用电发愁了。

  的问题解决了,陈少春下一个“自选动作”又选好了:修路。1999年春节刚过,陈少春就把村支部成员召集起来,把自己修路的计划提了出来。因为村里的路实在是太差了,不下雨,尘土满天飞,遇到雨雪天,泥泞难走,进不来出不去,村民意见很大。一听到书记提修路的事,大家举双手赞同。看到大家同意自己的计划,他接着又连续召开村小组长会、村民代表大会、全体村民大会。大家一致通过,但有一个头疼的问题,就是修路的钱从哪里来?对此,陈少春早有打算,一方面争取上级支持,另一方面让大家做好捐款的准备。正月十五没过,他就带着支部一班人到有关部门反映。当时天还很冷,他骑着自行车,跑遍了有关部门,最后争取到上级资金15万元。经修路工程技术人员测算,还差5万元左右。没办法,只能让群众捐。他先带头捐了1000元,7名村干部每人捐300元,党员不但自己带头捐,还发动在外的亲友捐,群众也纷纷加入捐款的行列。不到三天的时间,就捐款4.8万元。为了节省钱,他和党员出义务工,把路基垫好,把准备工作做好。道路开始施工后的整整三个月,他更是整天长在工地上。就这样,一条崭新的公路修好了,村民再也不用为出门发愁了。

  之后的几年,修桥、新上变压器、建牌坊、安路灯、接通自来水、建文化广场……陈少春的“自选动作”完成的一个比一个漂亮。

  政务公开,村务工作做到“两先一不”

  陈少春说:“村庄是村民的,需要大家共同治理。”自担任村支书以来,西八里营村一直坚持党务、村务、财务“三公开”制度。各种费用的收取、计划生育指标的安排、发展党员、申报低保户名单、粮食直补、捐款的人员、数额及用途等,村里的大小事都通过广播、发放明白纸、张贴宣传栏等多种形式向村民公开,使村务工作始终处在民主监督之下。

  陈少春说,“当干部的只要有一颗公心,处事一碗水端平,一切事都好说,群众才能服气,工作才好开展。”在做好“三公开”的基础上,村两委班子成员带头做到“两先一不”。在平时的捐款、打扫卫生、清挖下水道、帮扶困难家庭等工作和活动中,支部成员总是冲锋在前,带头为群众做实事。问起为什么实行“两先一不”,陈少春是这样解释的:“发展党员在同等条件下优先考虑家族小的积极分子,目的就是避免党员‘近亲繁殖’现象,让家族小的积极分子在党员会上有话语权,没有被歧视的感觉,有利于村里和谐。低保名额分配优先解决不跟干部沾亲带故的普通群众,一是避免有照顾亲朋的嫌疑;二是作为干部你可以带动和帮助他们脱贫致富。党员干部家属不参加村里‘五好家庭’‘好媳妇好婆婆’等先进评选,一是你就应该带头做好;二是村里对先进都要进行一定的物质奖励,党员干部家属只能带头出义务工、带头捐款,不能与民争一丝一毫的好处。”对于确定低保户,村里更是做到了真正的公开透明:2007年村里成立了由7名群众代表组成的“低保评议监督委员会”,从一开始低保人的初选(按收入倒排的顺序)、评定、张榜公布到低保金的发放,全程参与。这些年来,低保人确定后,还没有一个人提不同意见。

  初衷不变,带来村风的改变

  上任之初,陈少春就有一个想法,就是打造一个“文明村”。现在在村党员活动室门口有个“精神文明建设先进事迹光荣榜”,上半部分是照片,下半部分是事迹,主要记载了村里的好人好事。不管是党员还是群众,只要是为群众做了好事、实事,支部当天就会通过村上的大喇叭提出表扬,并在光荣榜上进行公布。自去年6月份以来,西八村共发生拾金不昧的好人好事11起,村民上交现金2000多元,银行卡及存折8张。

  前段时间,村支部决定建一个文化广场,在选场地时,村里遇到了难题:建在村外,不仅占地,还离家远,村民活动不方便,健身器材也不安全。正好村中间有一片空地,是七家村民的地方。前几年其中有两家先后想出16万元把这块地方买下来建房,但一直没有结果。69岁的老党员陈继全是其中一家,他听说村里建广场没地方,主动提出来把属于自己的那一块献出来给村里,“我是党员我带头。”其余六家听说后,也一致同意把地无偿献出来。现在,占地近800平方米的广场已建好,每天晚上,这里成了村民跳舞娱乐的好去处。村民李冬仙高兴地对记者说:“现在,我们村里人也能像城里人一样,天天能跳广场舞啦。”

  如今的西八里营村已是远近闻名的富裕村、好人村,每逢村支书换届改选,西八里营村的党员和群众代表,总是自发到街道党委“上访”,表达他们的肺腑之言:“西八里营村缺什么,也不能缺了陈少春,让他连任书记全村百姓举双手赞成!”陈少春用当初的承诺和十八年坚持不懈的努力,换来了西八里营村的飞跃发展,用自己的一片真心,换来了百姓一片爱心。被群众称为“能干事”的好书记”和“百姓的贴心人”!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余梁

本文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