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务帮助群众脱贫致富

2016年01月04日 15:09作者:来源:大众网

  秦绍奎,1953年8月出生,单县曹庄乡西秦庄村村民,中共党员,2014年被曹庄乡党委授予“十佳党员”。

  秦绍奎认为,光种好地还不能说已经达到了现代农民的职业要求!现代职业农民应回报社会,作为农民党员更应发挥模范带头作用。

  秦绍奎牢记党性原则,践行党员使命,力所能及地为群众做好事、办实事,赢得众口称赞。我国实施义务教育前,他和妻子创办了家庭学前班,照看本村及邻村的适龄孩子,持续的16年间,累计带孩子500多名,从未收过一分钱。他分别捐款3000元、1000元支援汶川、玉树抗震救灾;与贵州六盘水市贫困男孩孟义辉结成“一对一”帮扶对子,3年累计资助1800多元;每到春节,他给本村耄耋老人赠送糕点、牛奶等;捐出自家的砖,自费购买沙子、水泥维修村里道路和灌溉机井井口;自订了《菏泽日报》《山东科技报》等多种报刊杂志,赠予村民传阅;传技术、送资金,帮助樊恩胜、蒋训领等村民科学种植、养殖,携手增收致富;参与乡村文明行动,义务清除公共场所垃圾、自费美化墙体等。

  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们都希望含辛茹苦多半生的父母随他们居住,放弃劳神费力的庄稼活。老秦夫妇却认为,是家乡“一亩三分地”供给一家老小温饱,供给孩子们走进大学校门,庄稼人不能小富即安,忘了根本。于是,老两口坚持生活在老家,继续耕种7亩田地。

  今年,无奈之下,妻子李巧云进城带孙子,老秦则坚持留守,一人耕种收卖,忙得不亦乐乎。

  秦绍奎说,只要看到绿油油的禾苗和饱腾腾的果实,他心里就无比激动。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这是农民的自豪!

  秦绍奎热爱科学,做足做活了种田新名堂。他靠着这一条土里掉渣的信念,在沙土窝里施展着自己的聪明才智。他打破一年两季的传统种植模式,实施两套土地复种方案:一是“大蒜-西瓜-红薯-白萝卜-蒜苗”间作;二是“土豆-玉米-白菜-小麦-红萝卜”间作。冬春季作物均采取地膜覆盖,促早熟早收,打好时间差,卖出好价钱。

  去年,秦绍奎的土地纯收益达到6万元,是传统种植模式的10倍,今年间作总收益会超过8万元,达到复种历史最高水平。秦绍奎说:“复种技术是农民的创造,而实现效益最大化才是检验职业农民是否‘合格’的重要尺码。”

  近年来,秦绍奎无偿地把总结积累的土地套种技术和经验传授给13名村民,并悉心指导,有的还给予资金和良种帮扶,每户每年增收3万元以上。

  邻居蒋训领是秦绍奎“最早”帮助过的人。因为缺少资金和技术,蒋训领想致富却路可走。秦绍奎知道后,主动上门帮助,一次借给蒋训领1万元,购买了10头仔猪,经过3年的繁育,蒋训领养猪存栏量达到50头,一跃成为县政府扶持的“养猪状元”,并走上了致富路。

  樊恩胜是秦绍奎邻村的困难群众。秦绍奎不光帮其资金,还把套种增收技术和盘托出。今年,按照秦绍奎的建议,樊恩胜套种田地7亩,间作的大蒜、西瓜、红薯、白萝卜都获得了大丰收,纯收入达到6万元,成为群众羡慕的种田能手。

  2015年8月10日,曹庄乡举办“一村一品”科技讲座,秦绍奎受邀登台传授自己的农业间作技术,受到了农民朋友的欢迎。讲座结束后,秦绍奎主动与6户群众结成对子,义务帮助他们进行间作种植,增加收入,脱贫致富。

  2015年11月,秦绍奎与马田云等几名党员带头捐款1万多元,引导群众集资4万多元,铺修了400多米的水泥路。秦绍奎还自荐为“护路队长”,带领6名党员群众义务护路,仅平整路肩就可为群众节省资金1万多元。群众周长知说:“原先一下雨,进村的路溺水横溢,大家都是贴着墙根走,小商小贩进不了村,给群众生产生活带来很大的不便。现在好了,两条水泥路平行横贯全村东西,群众再也不受困……这要感谢秦绍奎等有爱心、有担当的共产党员。”秦绍奎说:“我是一名党员,就应该走在群众前面,为群众办些事,让群众说咱党员还行!”

  秦绍奎还与几名老党员、老干部成立了矛盾纠纷调解委员会,作为“和事佬”,他积极配合村两委耐心细致地向群众宣讲党和政府的政策、国家法律法规、缓解社会矛盾,调解群众纠纷,促进社会和谐稳定。2015年以来,秦绍奎参与群众矛盾纠纷调解12起,其中9起没有“出村”,化解在萌芽状态。

  目前,秦绍奎还利用自家的老院落,创办了老年活动场地,吸引本村及周边村20多名留守、空巢老人自娱自乐,安度晚年。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余梁

本文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