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人扎根野外三十载

2016年03月04日 14:58作者:来源:大众网

  扎根野外三十载 甘做地质探宝人

  刘振亭,男,汉族,1962年5月生人,一名普普通通的野外地质勘探队员。

  作为“新三届”毕业生,山东省煤田探测系统内扎根野外工作三十年的“老地质队员”。自1984年从山东矿业学院毕业来到四队,他当即奔赴一线,扎根野外至今无怨无悔。他热爱地质,甘于清贫,风雨无阻扎根野外30年, 先后参与或主持了胶东半岛、鲁东地区、鲁西南、贵州、河南等地的煤炭资源勘查工作,累计查看岩芯达15万余米,保守估算为国家探明煤炭储量8亿吨。

  一段往事,埋下一颗逐梦种子。他说,他与生俱来就是做地质这一行的。他的老家在胶东招远,那里曾驻扎着一支地勘队伍——山东地矿地质六队。从记事起,看到的就是地质队员背起行囊云游四海的潇洒,闻着的是地质大院悠远而飘香的炊烟,欣赏的是地质队每周雷打不动的村头电影,模仿地质员,敲打岩石就成为他儿时最大的乐趣。1979高三那年,他毅然决然地报考了山东矿院煤田地质与勘探专业,成为村里走出的第一个大学生,一个名副其实的“新三届”。

  一组数值,诠释一人生命价值。这三十年里,他的足迹遍布19个地市,先后参与或主持了胶东半岛、鲁东地区、鲁西南、贵州、河南等地的煤炭资源勘查工作。据不完全统计,在他的呵护下,地层被打穿达230多次,甲级孔率达95%以上,累计查看岩芯达15万余米,保守估算为国家探明煤炭储量8亿吨,其中仅贵州三大矿区探明的煤炭储量就达6亿余吨。在此期间其编写的《贵州省息烽县石硐乡小红寨煤矿补充勘探及储量核实报告》获得山东省国土资源科学技术奖,个人也获得山东局先进科技工作者荣誉称号。他还常常利用晚间休息时间,刻苦钻研业务知识,完成了山东局三类科研项目《淄博煤田临淄区浅部煤层的赋存规律的研究》的研究工作。近期参与编写2013年山东省首个油页岩勘探项目报告,填补了省内油页岩勘探报告编录的空白。

  一段传奇,完善一方地质空白。2011年底,在施工贵州省息烽县石硐乡小红寨煤矿补充勘探过程中,在已终孔的下部标志层岩芯的鉴定上,出现重大分歧,当地专家组认定为是茅口灰岩,刘振亭认定为凝灰岩,巨大的分歧意味着小红寨区域内是否存在玄武岩?而该孔已经终孔,无法验证这段岩芯的下部是否可见玄武岩,区域地质资料方面也不支持小红寨区域内存有玄武岩这一论点。存有疑虑的他春节都没有心思好好过,就一直蹲守在另一钻进孔位上,守候着玄武岩的再次出现,当期盼中的玄武岩从岩芯管滑出时,贵州专家心服口服的定论在钻工间流传开来。他后又率队在附近山体的背面历史性地发现了出露的玄武岩,并完成地质填图工作,彻底改写了小红寨区域无玄武岩的论断,填补完善了该区域的地质基础资料。

  一声责骂,饱含余生几多遗憾。1987年父亲病重期间,他第一次请假回家探视,却被叔叔责骂:“你回来干什么?家里不需要你,赶快回到岗位上去……”他最听叔叔的话了,第二天就去了工地。他的叔叔,家有五子,负担极重,但为了给国家培育一名地质人才,每月拿出家庭收入的三分之一来供养他读大学。而他能把毕业后第一个月54元收入邮寄给了叔叔,却来不及送叔叔最后一程,无法回家礼葬,就连给婶子承诺过的,在叔叔三周年祭奠上的磕头,也因为工作而成了终生遗憾。

  刘振亭,每每谈及自己,总是很艰涩。他不觉得自己有什么了不起之处,身上既没有丰功伟绩,也不存在波澜壮阔,更没有惊心动魄,有的只是平平淡淡,恪尽职守和一个“老地质队员”的情怀。可当话题转换,聊起地质、岩土时,他却像变了个人似的阔论起来。他说,一旦干上这个职业,就很难转行,一旦爱上这个职业,就魂牵梦绕。他说岩瘾就像烟瘾一样,不可琢磨。一天不触碰岩芯心里就痒痒难忍,30年了,每当钻探结论验证了自己的预判时,就会特别的兴奋、特别快乐。也许就是这份纯粹的快乐,是他几十年痴心不改、执着追求的动力源泉。

  2014年,他被山东省国土厅评为“山东省最美地质队员”。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余梁

本文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