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0多位老人的膝前孝子

2016年06月03日 10:15作者:来源:大众网

王光亮,男,43岁,淄博市宁智寓和养老机构服务咨询中心主任,曾入选“淄博好人榜”。自1999年接手第一家老年公寓,到现在他已是管理运营着三家高规格老年公寓、两家日间照料中心、一家居家养老中心,一家为老服务中医院的大型连锁养老机构的领头人。

  王光亮,男,43岁,淄博市宁智寓和养老机构服务咨询中心主任,曾入选“淄博好人榜”。自1999年接手第一家老年公寓,到现在他已是管理运营着三家高规格老年公寓、两家日间照料中心、一家居家养老中心,一家为老服务中医院的大型连锁养老机构的领头人。王光亮始终恪守孝恩尊亲的信念,坚持精心管理,贴心服务:衣食住行、吃喝拉撒,件件安排妥贴;嘘寒问暖、排忧解难,事事考虑周到。虽然只有42岁,但他在养老岗位上已经坚守了16年,先后为淄博市3000多位老人提供养老服务,成为这些老人身边的“孝子”。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王光亮出生在淄博市一个山区农村家庭,父亲在小煤井挖煤,因工作环境原因,早早得了矽肺病,47岁就丧失了工作能力。为给父母减轻负担,16岁的他就到小煤井干临时工,总找最累最重的活干,他用自己积攒下来的钱带着父亲四处求医,但都没有治好,2000年父亲开始常年卧床。父母孝敬爷爷奶奶的言传身教深深影响了他,每天回到家,不管多累他都要到父亲的床边,给父亲洗脚、捏背、翻身、端屎端尿……直到2006年父亲去世,这一年年迈的母亲又因股骨头坏死动了手术躺在床上,照顾母亲的重担又落在了他的肩上。他常说,人的一生可以错过很多东西,但万万不能错过回报父母养育之恩的机会。在父母和乡邻眼里王光亮是个“大孝子”。

  当他带着父亲四处求医无助时,很迷茫,很无奈,他陷入了沉思。为了像父亲一样的老人能够在患病卧床时有人照顾,孤寡的老人有人陪伴, 1999年他毅然决然地选择了干老年公寓,他立志照顾更多的老人。他对人讲的最多的一句话是“老人的今天,就是我们的明天。现在我们怎么对待老人,以后别人就怎么对待我们。”

  不是亲人胜似亲人

  “人心都是肉长的,你把老人当亲爹妈伺候,老人就会把你当亲儿子疼。”创业之初,王光亮就给自己的服务定了个标准:儿女做不到的我必须做到;儿女做得到的我必须做得更好。

  刚干公寓没多久,王光亮就经受了一次考验。有一位老人,住进老年公寓时,满身褥疮,尾骨的褥疮已经烂到骨头,身上有一股异味,护理员都忍不住吐了起来。于是王光亮亲自护理,每天上午、下午擦洗两遍,把腐烂的肉剪去,再用盐水一遍遍清洗,直到洗出新鲜的肉来。最厉害是屁股上的溃烂的洞都能伸进手去,看着心里都害怕,他就定定神再干。老人是阿尔兹海默症的后期,无正常人的思维能力,擦洗时也很疼,以为在害他,抬手就打,但王光亮还是继续帮助老人康复。经过三个多月的精心照顾,老人身上的褥疮竟然全好了。就这样,王光亮对老人体贴入微的照顾,使老人和家属特别满意。一传十,十传百。老年公寓的名气越来越大,要求入住的老人也越来越多。

  2014年,住在淄博市张店区石村老年公寓的谭浩兵老人突发中风,还好王光亮发现及时,将他送到医院抢救过来。但中风以后,谭浩兵生活不能自理。“我患病住院那段时间,王光亮和护理人员天天轮流照顾我,后来我出院了,他却累得病倒了。”说起王光亮照顾自己的经历,谭浩兵十分感动。后来,谭浩兵又多次生病,王光亮精心照料直到老人去世。有人劝王光亮不要接收这样的老人了,可他却说:“谭伯伯在这里生活这么多年了,他把我当家人,我也要把他当自己的亲人。让他在晚年多过几天舒心的日子。”王光亮用朴实的话语诠释了“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中华传统美德。

  由于开办老年公寓多年,王光亮已经探索出了一套严格的护理服务标准和流程。老人入住后会根据身体情况,给与不同的护理服务。并且护理人员会根据老人身体状况变化,及时调整护理内容,每项护理工作都有标准化流程和质量标准,特别是对生活不能自理的重症老人,会围绕生活的方方面面做到贴身服务。截至目前,入住时患有疾病的老人,已先后有200余人得到康复。

  不让老人感到孤独寂寞

  从开办第一家老年公寓至今,十几年来,王光亮在3家老年公寓先后收养过1000余位老人,两家日间照料中心为2000余名老人提供照料服务。他全身心扑在老年公寓这个大“家”里,而无暇顾及自己的小家。多少个节日,他没和家人吃上几顿团圆饭,为的就是老人感觉到住在老年公寓,跟在家里一样温馨,和他在一起就和亲人在一起一样亲切。

  王光亮时常对工作人员说“孝敬老人,最重要的是不要让其感到孤独寂寞。”为此,他更注重老人的精神生活,经常举办艺术沙龙、生日寿庆、节庆宴会等活动,组织老人开展读书看报、讲故事、唱歌比赛、保健养生、结交新友等有益活动。对于护理人员,要求每天至少与老人沟通交流2次,及时了解老人思想情绪,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

  80岁的退休教师王林孔,已经在老年公寓住了7年,因性格、爱好与别的老人不投缘,经常被孤立在一边。王光亮便与王林孔老人谈心,了解到其虽然性格脾气古怪,但喜欢与年轻人接触交流。于是经常动员社区志愿者来老年公寓陪他聊天、拉家常。笑容重新回到老人脸上。现如今不管走到哪儿,王林孔都高兴地说:“人家问我,上哪儿去了,我说是到天堂了,老年公寓就是我们的天堂,王光亮就是我们的‘孝子’。”

  在王光亮的带动下,每个服务员都主动与老人交朋友,把老人当亲人。每当清理房间卫生,为老人送饭、喂饭时,服务人员都会主动和老人聊上几句,发现老人心情不好,便坐下来,当好“倾听者”和“疏导员”,为老人排解忧愁。老人在院子里和活动室活动时,服务人员也会全程陪同,搞好服务的同时,和老年人一起娱乐。为了让老人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王光亮为中心旗下的3家老年公寓和2家日间照料中心配备了完善的娱乐活动设施,电视机、DVD、棋牌、麻将、健身器材、图书等设施一应俱全,并定期组织入住老人开展文艺演出、棋牌比赛等活动,让老人的生活更加充实丰富。因注重传承中华“孝”道文化,提升了老人的幸福指数。在老人看来,在这样的老年公寓生活,他们舒心、安心,乐在其中;而在儿女看来,把父母放在这样的老年公寓生活,他们放心、省心,无后顾之忧。

  为老人创造幸福的晚年

  为给老人们搭建起一个幸福的港湾,创造幸福的晚年,王光亮不管多忙总要抽出时间,到每个老年公寓和老年养生中心里转一转、看一看,与老人们打个招呼,拉两句家常,听取意见建议,改善服务。他是所有入住老人身边的“好儿子”;他是情绪老人身边的“开心果”;他是宁智寓和这个大家庭的“主心骨”。

  由于入住的老人越来越多,时常出现有的老人家属离得远,好几个月不来看老人也不交钱的情况。王光亮不但没有一丝一毫的抱怨,反而像往常一样伺候着老人,甚至送饭送到房间,给老人喂饭、洗澡。

  有位老人不幸去世了,老人家属到现在还欠着护理费没有给。公寓运转时常缺钱,王光亮到处“化缘”筹措资金,就是去跟亲戚朋友借钱也不愿去找老人家属要账。他说:谁都有困难的时候,老人最后的日子在这里度过的,我们给了他力所能及的幸福,也很欣慰。

  为让入住老人享受到更好地服务,16年来,王光亮累计投入3000余万元,为老年公寓和日间照料中心配备了空调、有线电视、紧急呼叫系统、暖气、电风扇、淋浴、摄像监控等设施,并开设了阅览室、棋牌室、绘画室、医疗室、健身房、娱乐室、培训室等。在老人日常生活、健身活动的地方还设置了无障碍设施和人性化提示,对老年人身体健康、生命安全有着绝对保障。 他的养老机构里,建立完善了老人健康照护档案,做到有的放矢的照护老人,培养老人科学健康的生活方式,让入住的老人真真切切地感受到“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学、老有所乐”。多年来,王光亮还关注社会慈善事业,每年都会对沣水镇两炳村失去双亲的陆氏姐弟俩和家庭困难(如:因父亲离家出走,母亲重病,导致家庭困难)的孩子,为他们提供生活和学习等方面帮助;在2015年,对马尚镇世纪花园因长期身体不适的夫妇俩和石村社区身体不好、家庭困难且儿子又因车祸导致精神失常的家庭,提供生活等方面的资助;并义务对淄川区将军路办事处西关一村21位残疾人发放福利,在社会上得到广泛好评。

  王光亮为3000多个老人服务,虽然忙碌并且压力巨大,但他的脸上总是挂着温暖的笑容。他抱着一颗朝阳般的心,从事养老服务这个“夕阳”行业,坚持以孝道为荣,以奉献为荣。在他和同事们的辛勤努力下,老年公寓、老年养生中心被评为山东省“德耀齐鲁道德示范基地”、淄博市“十佳老年公寓”、“优秀残疾人托养基地”、“爱心助老示范基地”、“市敬老模范单位”、“市敬老文明号”、“第六届敬老模范单位”等称号。全国老龄办、省老龄办、市老龄办领导多次来到老年公寓调研和指导工作;市领导、区领导也多次来老年公寓和养老中心视察慰问。今年王光亮在北京向全国老龄办汇报公建民营老年机构托管运营模式和养老机构连锁经营模式,受到了各级领导和社会的广泛关注、肯定和好评。

  凭着对老人的爱心、耐心、细心和责任心,王光亮和他的服务团队,以不是亲人胜似亲人的亲情服务,尽不是儿女胜似儿女的孝感情怀,诠释了中华民族传统孝道,成为全社会尊老、爱老、敬老的楷模。他本人获得了“山东省第十届十大孝星”;“全国优秀护理员”;首届“淄博和谐使者”;2015“感动淄博年度人物”等称号。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刘美显

本文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