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守一线的清华博士

2016年08月03日 16:58作者:来源:大众网

2010年参加工作以来,怀揣产业报国梦想,扎根基层、兢兢业业、恪尽职守,在企业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打造全系列、全领域的产品转型升级,引领行业技术超越国际先进水平的过程中,充分发挥基层党员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用自己的智慧和青春


  陈文淼,男,汉族,博士研究生,1983年12月出生,2005年12月加入共产党,现任潍柴动力发动机技术研究院院长助理、产品试验中心主任、产品开发党支部书记。
     2010年参加工作以来,怀揣产业报国梦想,扎根基层、兢兢业业、恪尽职守,在企业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打造全系列、全领域的产品转型升级,引领行业技术超越国际先进水平的过程中,充分发挥基层党员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用自己的智慧和青春,以年轻党员的热情和干劲取得了卓越业绩,赢得了业内和企业的广泛认可,为新时期80后年轻党员的优秀代表。
  坚定产业报国信念,扑下身子扎根基层
  陈文淼博士毕业之际,秉承清华大学“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的择业理念,在人生的十字路口,舍弃了外企的高薪待遇和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的优先选择,怀揣产业报国梦想,来到山东重工下属企业潍柴动力工作,立志用所学知识为我国内燃机行业的自主创新和产业升级贡献自身力量,体现了一名共产党员应有的抱负和担当。
  2010年3月报到后,他拒绝了公司提供的优越工作条件,主动申请到生产一线实习,轰鸣的机器声和满身的油污没有阻挡这位博士生党员的学习热情,他不怕苦不怕累,投身柴油机装配一线,主动向工人师傅请教学习,并积极提出改善方案。半年的生产现场洗礼让他对产品的设计、制造环节有了深刻的认识,为其后期开展研发工作积累了宝贵经验。
  他用行动回击了种种质疑,工作不是做秀,纵使“天之骄子”也要脚踏实地。这种学习的劲头和务实的工作作风,为企业年轻党员作出了良好的表率和示范。
  推动体制机制改革,实现研发能力跨越
  凭借突出的工作业绩和良好的群众基础,该同志很快被提拔到领导干部岗位。面对更高的职位,更优越的条件,该同志没有放松对自我的要求,而是以更高的标准、更大的责任担当,在企业研发体制改革、试验能力提升等方面做出了突出业绩。
  作为产品试验中心主任,他勇于创新、大胆推动实施了技术工人组织创新变革,建立了技术工人的岗位任职资格模型和考评晋升体系,通过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打通了技术工人职业发展通道,极大激发了技术工人创新热情和工作积极性。他大力推广技术工人技术比武工作,通过经验总结与成果固化,目前已成为市技术工人任职资格认证的行业标准,得到市总工会高度评价。近三年,他带领技术工人累计完成持续改善项目10216项,实现经济效益7200万元。
  产品试验能力建设是企业研发实力提升的重要保障,自他上任以来,带领团队攻坚克难、自主开发了多款软硬件系统,大幅提升了试验能力。其中,将试验台架由47个提升到172个,试验能力范围从发动机覆盖至零部件、整车、动力总成等上下游产业链。自主开发了“台架自动测控系统”等12款软件系统,搭建了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自主研究测试平台,实现了发动机试验检测技术的“中国创造”,这些成果成功助力潍柴在2015年获批建设内燃机可靠性国家重点实验室,成为发动机领域唯一一家企业级国家重点实验室。
  深入践行“两学一做”,为员工办实事、办好事
  作为一名青年党员干部,该同志始终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始终忠诚党和企业,认真学习党章党规、系列讲话,积极参加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学习教育活动等系列活动,不断提升党性修养,并将党的优良作风和企业“约法三章”要求相结合,时时处处作为自身行为准则落实在日常工作中,做到了有困难先上,有利益先让,成为职工心目中年轻优秀党员的形象代表。
  作为支部书记,他以维护安全稳定、服务职工群众为宗旨,急员工之所急,想员工之所想。产品试验现场危险源众多,为做好安全维稳工作,他定期带头逐项排查,采取安全管控措施,任职期间从未发生过责任安全事故,为员工创造了安全的生产环境。多年来,每到节假日,他放弃回家探亲的机会,主动承担起单位值班工作,让更多员工得以与家人团聚。同时,为解决加班同事回家交通不便的问题,他倡议发起“顺风车”服务,带头开车送员工回家,得到了职工同事的一致好评。另外,像申请夜班班车、帮扶困难员工等这样的小事还有很多,他用行动证明,作为一名党员,不一定非要去做多么惊天动地的伟业,只要时刻将职工群众放在心上,涓涓细流也能汇聚成汪洋。
  模范引领创佳绩,以身作则带队伍
  作为党员干部,他冲锋在前、争做表率,用实际行动彰显了党员干部的模范表率作用;作为支部书记,他履职尽责当好“班长”,重视队伍建设和团队成长,凝聚员工发展合力,传递了发展正能量。
  他身先士卒,常年奋斗在产品研发试验第一线,深入现场、带头实干,每次参加发动机“三高”试验,无论是氧气稀薄、海拔4767米的昆仑山口,亦或是零下35℃的黑河,他都率先到达试验场地,在极限条件下带领团队进行发动机试验,积累了产品研发、性能提升的第一手试验数据,为打造潍柴产品可靠、耐用差异化优势,提供了坚实保障。有人戏称:陈博士,您可是身子金贵的企业“大熊猫”,在后方指挥就行,这些粗活还是我们来吧,他总是笑笑,然后继续投入试验之中。
他以身作则,带领近600人的产品开发试验团队加班加点努力工作,每年完成400余项发动机技术升级,参与申报的《重型高速柴油发动机关键技术及产业化》项目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累计申请专利288项,已授权180项,推动产品排放水平实现从国Ⅳ、国Ⅴ到欧Ⅵ的不断跨越,以产品技术的“中国创造”支撑了国家“绿色发展”理念的切实落地。在他及班子成员的共同努力下,产品开发试验团队先后涌现出“全国工人先锋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中国青年五四奖章”等一大批先进典型。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王琳

本文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