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务修路三十年

2016年08月09日 09:44作者:来源:大众网

  农村老汉义务修路三十年

  朱洪魁,男,1943年9月出生,东明县东明集镇柳元屯村人。三十余年来,他坚持义务修路护林,每天起早贪黑,拉着地排车,扛着一把铁锹到处修路,看到坑洼处就去填平夯实。村里人都称他为柳元屯村的“活雷锋”。

  “记得刚开始补路时,村里一些人很不理解,也经常有人说我傻。儿子也担心路上车多,补路不安全,让我别补了,好好在家享清福,少管‘闲事’,但在我眼里,这都不算什么。除了卧病在床,我几乎每天都要出去补路,早出晚归。”朱洪魁笑着说,现在他的身体还很硬朗,丝毫没感觉到老,因此他还想用这身子骨再修几年路。“我就是想给大家做点贡献,因为没大学问、没啥技术,所以就想到了修路。以后也是,只要有需要,只要我还行,我都会坚持干下去,让路人减少麻烦,让大家走得舒服,走得安全。”老人的话里,我们听到了朴实,更看到了坚持。然而也正是他的这份朴实与坚持,才让朱洪魁的事迹更显得真实和感人。老人就这样,不论春夏还是秋冬,不管刮风下雨,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干了下去。不讲价钱,不求回报。

  三十年来,老人家每天早出晚归,村里的大街小巷上、乡村公路上、河堤陡坡上,时常出现他挖土、补路的身影。 “他修路三十多年,从来没跟村里要过一分钱,都是自掏腰包。”村民们说,甚至他使用的锨镐、地排车等用具,都是自己出资购置的。朱洪魁老人所修补的土路很有特点,都是中间高,两边低。“这样阴雨天路面就不会存水。”朱洪魁说。遇到阴雨天,他总是撑着雨伞到路上看守,害怕有重车路过轧坏路面。他每天就像个巡路工,看见路面上有坑就去填平夯实。据不完全统计,三十年多来,他为修路用坏了7辆地排车,24把铁锨,穿破60多双鞋。现在他用的一把铁锨已被磨得很薄,但却锃亮。三十多年如一日坚持修路,也有人说他傻。朱洪魁老人却说,“其实也没啥,垫个路,平个坑,不费啥力,感觉这一天没白过。一个人活在世上,为大伙儿做些有益的事情是应该的,这样的晚年生活才更有意义,更加充实。” 大病也不能阻止他修路的脚步,三十多年过去了,如今,朱洪魁老人身上的伤疤、手上的老茧,无不见证着他义务修路不辍的感人事迹。今年春天,老人胃痛得厉害,得了胃病,病刚刚见好,他又扛起铁锹去给村里义务修路,拖着孱弱的身体坚持着自己的信念。 没有津贴,没有职务,没有回报。就是为了让过路的人减少麻烦,让大家走得舒服。“也许是修路多年形成了习惯,现在我只要看到路上有一个坑,心里就发堵。而每填平路上一个坑,就感觉好像为自己、也为大家解了堵,心里觉得非常痛快。”老人说。朱洪魁老人吃过旧社会的苦,尝到了新社会的甜,打心眼里感谢党的恩情。

  在民风淳朴的柳元屯村,如今只要说起朱洪魁,乡亲们言谈间无不充满对他的尊敬和爱戴,夸他是个“大好人”,是个“活雷锋”。“从以前坑坑洼洼的泥巴路到被大车破损的水泥路,老人家一修就是三十年,就没见他闲下来过”,干部李新节说:“以前孩子上学都走这条路,可赶上下雨,大车一过,轧的坑洼不平、泥泞难走,小孩们容易滑倒,朱老头就推着地排车把路整平。刚开始,村里很多人对老人的做法难以理解,这把年纪了,放着清闲的日子不过,为什么还要去干这样又脏又累的活呢?面对别人的不解和质疑,朱洪魁老人不做任何解释,总是淡淡一笑,默默无闻的做着他认准了的事。这两年评先进、评模范,每回都是他得票最多。他做了好事儿不说,大家伙儿可都记在心上。现在,俺村都向他学习,互帮互助做公益的人越来越多啦。”

  朱洪魁老人无私的善举得到了社会的认可和赞誉。东明集镇党委、政府领导多次赴柳元屯村慰问、看望朱洪魁老人,送去了铁锹、毛巾、护路服装等。 赞许他说:朱洪魁老人给柳元屯村带来了两份宝贵财富,一是给柳元屯村造就了一座取之不尽的“绿色银行”。据测算,现在每株绿化树木平均直径达20多厘米,一棵按150元计算,2千株有30多万元,而且每株每年还在增值,每年也不低于3多万元。第二份财富是朱洪魁老人三十年义务护林修路,就是凭着做人的坚强信念和无私奉献的时代精神,坚守着做人的本色,让柳元屯村变得更秀美、更富裕、更文明、更和谐。

  如今,柳元屯村庄内外道路两边平整洁净,挺拔俊美的白杨树,给这块土地带来了新的腾飞,新的希望。过往的行人驻足而立,居住的人们心旷神怡。平凡的人,不平凡的事,给村里修路,算不上一件多么大的大事,但朱洪魁老人有一颗忠诚于党、奉献于老百姓的心。他用自己的行动,造福了一方百姓,也感动着一批被造福的人。朱洪魁这个年过七旬的老人,在平凡中创造着美丽人生,这就是他的境界,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着一位普通农村老人的道德人生。

  ?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余梁

本文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