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精神病人撑起一片蓝天

2016年09月30日 10:40作者:来源:大众网

张秋梅,女,40岁,青州市精神卫生中心副主任,精神科主治医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从事精神卫生工作19年来积累了一定的临床经验,对酒依赖脱瘾治疗、失眠症、抑郁症、精神分裂症以及各种疑难杂症的治疗有独到见解。2010年获“潍坊市首届心理知识竞赛二等奖”,2014年获 “潍坊市心理咨询技能大赛三等奖”,并多次被潍坊市、青州市评为“卫生系统先进工作者”称号。她先后在国家级刊物上发表论文四篇,完成专利一项,地市级科研成果一项,并获市科技进步奖。她热爱精神卫生事业,在工作岗位上兢兢业业,勤勤恳恳,在同行业中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较高的学术威望。

  

  张秋梅,女,40岁,青州市精神卫生中心副主任,精神科主治医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从事精神卫生工作19年来积累了一定的临床经验,对酒依赖脱瘾治疗、失眠症、抑郁症、精神分裂症以及各种疑难杂症的治疗有独到见解。2010年获“潍坊市首届心理知识竞赛二等奖”,2014年获 “潍坊市心理咨询技能大赛三等奖”,并多次被潍坊市、青州市评为“卫生系统先进工作者”称号。她先后在国家级刊物上发表论文四篇,完成专利一项,地市级科研成果一项,并获市科技进步奖。她热爱精神卫生事业,在工作岗位上兢兢业业,勤勤恳恳,在同行业中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较高的学术威望。

  1997年,刚毕业就被分配到原“东坝卫生院”精神病房工作,在大多数人的印象里精神病房就是铁笼、警棍,还有撕心裂肺的哀嚎声。想想都恐怖,更别说去看护他们了。她拖了三天硬是不去上班,心想就是辞职也不去精神科。最后在老主任反复耐心的劝导下,她战战兢兢的跟在老主任身后走进了精神病房。一进病房患者齐刷刷的向老主任围拢过来。争着跟老主任说话,“主任,我今天感觉好多了”,另一个说“主任,我想我家里人了,你打电话叫他们来看看我吧”......你一句,我一句,就像孩子见了妈妈。她一看,确实不是她想像的样子。看到主任亲切的跟他们交谈,她怀着忐忑的心情留在了精神病房,加入到看护的行列。

  两年后院长告诉她面临两个选择:一个是去普通病房干大夫,另是一个留在精神病房干大夫。是坚持还是打退堂鼓?家人也多次劝她放弃这每天与疯子打交道的苦差事,她彷徨,思想斗争相当激烈,当面对着一个个失却理想,失落灵魂,失败心态的精神病患者,她还是难以割舍,最后几经思索还是选择了这一艰苦而又不被人看好的精神卫生事业,她还是坚持走自己的路,埋头干自己的事,以社会的呼唤作为自己的追求,病人的期盼作为自己的职责。

  已经记不清曾有多少次为了病人,置自己的家人于不顾,记得那是2011年5月的一个夜晚,张秋梅正在单位加班组织第二天的患者家属见面会。晚上九点多了丈夫来电话说孩子发高烧了,烧到39.5℃。一想到第二天要与30多名患者家属进行沟通,30多个病人,每个人的病情都不同,她需要把每个病人的情况准备好,于是便随口交代丈夫先给孩子吃片退烧药再说。脾气很好的丈夫这次动怒了,咆哮着说:“你平时加班那么多,我从来没埋怨过你,可现在孩子发高烧,我又不懂医,你还要加班,真是太过分了!你还有没有这个家,这个家有你没你一个样,你就跟你的疯子们过吧,不用回来了!”当晚十一点多张秋梅骑车返回家中时孩子的体温升到了40度,小脸通红,憋喘厉害,立即将孩子急送“益都中心医院”。大夫看过后说:“这是小儿肺炎,孩子病情变化快,随时可能有危险。如果再来晚点,后果真不好预料。”经过半个多月的住院治疗,孩子才痊愈出院。为这事丈夫几个月都不搭理她。直到有一次她和丈夫出门时碰到以前她治疗的一个老病人,看到后上前拉住她的手就不放,一个劲的道谢,说:“张医生,多亏了你,要不是你把我的病治好了,可能我们这个家就彻底散了。”事后才知道精神病人因为患病离婚的特别多,治好一个病人就是挽救一个家庭,丈夫慢慢的也理解了她的工作。

  工作中时常会碰到那些常年在外流浪的病人,他们长时间不洗澡,不换衣,全身污垢,臭气熏天,有些甚至随地大小便。这些都需要工作人员的精心呵护,一点点训练,帮助他们恢复正常的生活习惯。有些木僵状态病人,受精神症状的影响,数日不进饮食,只是直挺挺的躺在床上,有时保持一个姿势长达几个小时,甚至是几天,拉尿不知,问话不答,毫无生活自理能力。这些人更需要她们的悉心护理。有一次为了照顾一个连续三天滴水未进的病人,那天本来约好的一起去陪老父亲做“大隐静脉曲张”手术,但直到手术结束张秋梅也没能赶到医院。事后姐妹们一个劲的埋怨她,最后还是老父亲替她解围说:“我又不是什么大手术,你姐工作忙,那些病人你们又不是不知道,离了她能行吗?”。数日后患者症状明显改善,患者家属听说了她父亲做手术的事后执意要去医院探视,非要当面感谢,感谢他培养了一个好女儿,被她婉言谢绝了,后来病人康复后家属还特意送了一面锦旗表示感谢。

  2012年10月的一天上午11点多,接到庙子镇杨集庵村一病人家属的电话,称患者在家又摔又砸,还用凳子打他七旬老母亲的头。得知情况紧急,张秋梅毫不犹豫的带领护士赶往现场。没想到这杨集庵是在庙子镇南边的大山深处,进了山连手机信号都没有,不到2米宽的单行路崎岖难走,一侧是大山,一侧是十几米深的山沟。路边没有任何防护措施,还要不停地转弯,转弯处刚好容纳汽车前轮到后轮的距离,稍有不慎后果将不堪设想。到达病人家中时已是下午1点多了,当时病人情绪极其冲动,家里的东西都被砸烂了,见人就打,没有人敢靠近他,见到大夫们患者手持板凳大声叫嚷着:“别过来,我又没招你们,没惹你们,为什么每个人都想害我。”原来病人患有严重的被害妄想,认为身边的每个人都想害死他,连他最亲近的母亲都不信任了。见到病人后,她正和颜悦色地和病人交流,病人却突然一巴掌打在她 的脸上,她瞬间感到双眼冒金星,头晕脑胀,最后在工作人员的共同努力下患者安全入院时已经是晚上7点多钟,这期间她和护士们连中午饭都没顾上吃一口,可是她们都没有任何怨言。当患者痊愈后他母亲接他出院时,他母亲紧紧的握着她的手说:“孩子父亲去世的早,我就这么一个儿子,他要是治不好的话我也就不活了!谢谢你!谢谢你张大夫,谢谢你们还给我一个健康的儿子!”

  为了能给患者随时提供帮助,多年来她一直保持着24小时不关机的习惯。精神病人不像其他正常人,他们有时只信医生的话。病情反复时,想什么时候打电话就什么时候打,不分场合,不分时间,有时一打就是半小时,甚至两、三个小时。张秋梅都会不厌其烦的给予解答。这样做虽然给病人提供了便利、解决了问题。但也给她的生活带来了不少的麻烦,经常夜里两三点钟被电话吵醒,开始时丈夫非常反感,为此她们还闹过矛盾,但后来丈夫发现许多病人通过电话沟通,给予及时干预,患者的病情得到有效控制,家属也非常感谢。渐渐地丈夫从反感变得理解,现在已经是非常支持她的这种做法了。

  十九年来,这份工作带给她的不只是艰辛,更多的是自豪。据粗略统计,张秋梅工作以来累计接诊门诊病人及收住院病人共约35000人次,通过治疗极大的提高了精神障碍患者的幸福指数,挽救了众多即将支离破碎的家庭,为精神病人撑起了一片蓝天。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石慧

本文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