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岛灯塔守护人

2016年11月03日 11:41作者:来源:大众网

王炳交,男,汉族,1957年2月出生,山东日照人。青岛市政协委员、北海航海保障中心青岛航标处团岛灯塔灯塔长。

王炳交创建的航标展馆

  人物简介

  王炳交,男,汉族,1957年2月出生,山东日照人。青岛市政协委员、北海航海保障中心青岛航标处团岛灯塔灯塔长。

  事迹概述

  他研制的“航标灯状态自动监控装置”,获得国家专利。青岛海洋技师学院特聘他为客座教授。他先后做出十多项重大技术革新,于2002年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2005年成为全国劳动模范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2012年获得全国技术能手称号。在他的坚持下,团岛灯塔不但没被拆除,反而为青岛港发挥着日益重要的导航作用。2006年5月26日,国务院批准团岛灯塔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作为青岛市政协委员,他提出的《如何保护胶州湾》提案,于2016年1月被评为“优秀提案”。

  事迹正文

  胶州湾是青岛的母亲湾,团岛灯塔是胶州湾闪亮的眼睛,王炳交是看护这眼睛的灯塔长。

  1976年1月,19岁的王炳交入伍,被分配到北海舰队航标中队团岛灯塔担任航标兵。团岛湾口是国内外船舶进出胶州湾的咽喉要道,其最窄处只有3100米;自德国殖民者于1900年在此建起灯塔至今,历来为军事要地。隆冬大雪,寂寥空阔,此处的气温比市里要低4~5度。王炳交从一个见到啥事都感到新奇的小战士,到双鬓染霜的航标专家,40个寒暑逝去,岛城日新月异地发展变化着,但他的灯塔岗位没有变。

  除去苦干,他更是一位拥有专利的劳模

  入伍前,王炳交只有高小文化,但他通过自学,52岁时终获青岛理工大学颁发的经济管理专业大专文凭。他和两名师傅研制的“航标灯状态自动监控装置”,使灯塔主灯在损坏时,可自动启动主备切换电磁铁,使备用灯当即闪亮;如果备用灯损坏,蜂鸣器立即报警,值班人员会在第一时间更换灯泡(后一种情况很少出现),这就为能够射出15海里(约50华里)光芒的航标灯上了“保险”。此前,价格300元的灯泡平均每月要烧坏3~4个,现在每3个月才自然损坏一个。这个装置,彻底解决了值守人员频繁更换灯泡的大烦恼,还下降了劳动强度,并节省大笔费用。这项实用新型技术成果,获得2013年国家知识产权局颁发的专利证书,王炳交为第一署名人。

  塔内的雾号(青岛人亲切地叫它“海牛”),是上世纪50年代的进口产品。它在浓雾中发出低沉警示音响的性能难以继时,怎样使它起死回生?既无图纸,又无配件,并没有使王炳交退却,他凭借日积月累对雾号的感性了解,把它拆解开来,将每一个零件都贴上白胶布,编上号码,再根据自己特制的标记和画好的草图摸索其中的奥秘,总算查清了紊乱的线路,更换了老化的管线,经过两个多月的忙碌,组装后的老“海牛”在雾海上重新“哞—哞—哞”鸣叫起来,声波远达13海里,给青岛平添了神秘色彩。这台设备,是目前我国正在使用的唯一的灯塔雾号。

  他与灯塔,早已形成生死与共的关系

  1982年,王炳交随部队集体转业到地方,继续从事团岛灯塔的看守和维护工作。

  为了与灯塔朝夕相处,他把家搬到离塔10米之外的地方,全家至今住在用石棉瓦做房顶的简易房里。他特地在房顶设置了一个天窗:梦中偶醒,不用出门就能看到灯塔的光芒,那样,他才能放心入眠。王炳交和儿子的收入都不算高,妻子已经病退,但这都算不了什么,一想起从事的事业,他感到自己的生活非常充实——他与灯塔的感情,就像船长与他的船。

  90年代初,有关部门以设施老化为由,提出要拆除团岛灯塔。王炳交一听跳了起来:“如果要拆塔,先把我拆了!”尽管人微言轻,可此等重话,也着实震动了上上下下的人。他苦口婆心,力争不退:“这个塔快100岁了,它发挥的导航作用,每年能给国家创造数亿美元的吨税;仅导航的那个水晶灯,就是举世无双的宝贝啊,灯塔已成我国文物,万万拆不得!”。当时有人讥刺他多管闲事,他为此受到压力和白眼。但不久,上级领导机关做出决定:团岛灯塔继续保留,王炳交同志负责其管理工作。

  由于他坚持不懈地举荐、上报,经有关部门勘验考察,胶州湾内的小青岛灯塔 、潮连岛灯塔,也被推成了国家级保护单位。

  “燃烧自己,照亮世界”,这是王炳交一手建起的青岛航标展馆的主题词。去年初,59岁的王炳交动员27岁的儿子王龙强来到团岛灯塔工作。当年除夕,爷俩共同在灯塔值夜班。

  现在的团岛灯塔,集声、光、无线电等导航设备于一身,是一座具有现代化水准的灯塔,无愧于青岛这座世界级大港的地位。王炳交回顾:“我平生获得过一些荣誉,当时领奖心里也激动过一阵子,但最令人自豪的不是这些,而是在保留团岛灯塔方面,我发挥了一点作用。”

  王炳交的一位朋友对此有感而发,题诗《团岛守塔人》赠他:清末月暗民初变,坦岛依旧扼胶湾。世纪灯光穿夜过,一夫独守俩廿年。(注:团岛以前也称坦岛。)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刘美显

本文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