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刀锋的反恐队长

2017年05月04日 16:19作者:来源:大众网

潘海燕同志自参加公安工作以来,始终以高度的事业心、责任感和顽强的敬业精神,出色地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反

  潘海燕,男,1969年10月出生,汉族,中共党员,济南市公安局反恐怖支队一大队大队长。  

  潘海燕同志自参加公安工作以来,始终以高度的事业心、责任感和顽强的敬业精神,出色地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反恐怖工作与其他公安工作不同,面对的都是意图危害国家安全的恐怖分子,一旦发生暴恐案件,对社会危害程度巨大。即便是面对这样穷凶极恶的对手,潘海燕和他的同事们依然坚定信念,以大无畏的精神与恐怖分子较量,一次次深夜舍生忘死抓捕;以严谨缜密的工作态度慧眼如炬,让混迹在关注群体中的罪犯无处遁形,在刀锋上负重前行,让无数个暴恐分子闻风丧胆、折戟泉城。

潘海燕工作照片

  2014年7月7日,潘海燕接到命令前往火车站周边进行抓捕工作,他带领民警立即到位,对周边小旅馆、日租房进行认真排查。排查中他心细如发,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当发现嫌疑人的那一刻,潘海燕趁其不备,一个鱼跃上前,将其扑倒在地,死死地压在了身下。后来,同事们在搜查嫌疑人随身物品的时候发现了一把25厘米的匕首,大家都替潘海燕感到后怕。可潘海燕说,“已经记不清执行多少次抓捕任务,但每一次都当自己是最后一次,因为千钧一发的时刻不允许自己多去思考和顾虑,抓住他,就是我唯一的目标!”

  反恐工作责任重、要求高,反恐岗位的民警们可以说是时刻保持“绷紧弦,拉满弓”的状态,始终以“一万”的努力防“万一”的可能。作为领导干部,潘海燕更是精神高度紧张,再加上工作任务随时会有,毫无规律可言,加班熬夜则成了家常便饭。潘海燕血压长期居高不下,最高到了170mmhg,但他不畏疾病所困,一心扑在工作上。为了让同志们能多休息一下,他都是主动要求连续工作,连轴转是常态,一忙起来都顾不上吃药。同事们都劝他不能这样拼,领导还曾专门要求他回家休息,可他总说没事。

  2017年3月初,正值全国 “两会”召开期间,按照工作要求,潘海燕和同事们一起进行走访摸排,精准研判,对发现的问题周密部署,带领民警日夜蹲守,饿了就吃口方便面,累了就在办公室的沙发上眯一会,连续加班加点。

  3月17日7时左右,前一天工作到深夜的潘海燕,拖着疲累的身体又外出工作。驾车过程中,他忽然感觉右手使不上力,到达单位后,他顾不上多想,又接着召集民警研究工作方案,同事看他脸色蜡黄,嘴稍歪,说话不清,都无法用手连接手机充电器,劝他上医院看看。他却说下午还得开会部署工作。一直忙碌到10点40左右,潘海燕才突然意识到自己的右臂已经失去知觉,右半身动弹不得。同事紧急将其送往省立医院东院治疗。经诊断,潘海燕同志因劳累过度患脑动脉血管梗塞,经过紧急抢救才脱离生命危险。在医院的电梯间,他还惦记着下午开会需要准备的工作材料。领导到医院看望他时,他还口齿不清地向领导汇报工作的进展情况,令在场的领导和同志们深受感动。

  作为反恐尖兵,潘海燕当之无愧,但自古忠孝不能两全,说起对待家人,潘海燕有太多的愧疚已无法偿还。他的老父亲在厦门突发疾病,当时潘海燕正带领同志们开展G20安保大排查,等他忙完准备前去探望的时候,却接到了父亲去世的消息。家人说,老人家弥留之际一直念叨他最爱的小儿子,但还是没能见到最后一面,带着遗憾离去。这是潘海燕最不愿提及的。

  “以前老让他注意身体多休息,他总是有各种理由,现在我反而很踏实,可以让他好好歇歇了。” 在病床前照顾潘海燕的妻子说。因为忙,经常回不了家,女儿又在外地上大学,潘海燕的家里经常就剩妻子一个人,“确实挺对不住她的。”躺在病床上的潘海燕虽然表达的不是特别清晰,但是他看向妻子的眼神,依然充满着柔情。他的妻子是一名工人,平时工作也很辛苦,但为了让潘海燕工作没有后顾之忧,她默默承担了家中的所有事务。有时候潘海燕工作到很晚,妻子怕他吃不上饭,怕他工作结束后疲劳驾驶有危险,就自己开车远远地等在一旁,等着接丈夫回家。谈到这些,潘海燕都格外感谢家人的理解和支持。

  潘海燕同志率先垂范,带领大队民警团结一心、实干苦干,先后参与侦办、审查案件60余起,有效维护了省城的社会治安,大队先后荣立集体二等功、集体三等功,荣获“全市公安机关优秀基层党支部”荣誉称号。潘海燕秉持着“反恐无小事”、“反恐必须万无一失”的工作理念,一次次与危险为伍,随时做好战斗准备。因成绩突出,个人先后荣立个人三等功2次,荣获“全省优秀人民警察”、“全市优秀人民警察”、“全市公安机关十佳教导员”、“全市公安机关优秀党务工作者”等荣誉称号。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王琳

本文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