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山东百折不弯的那棵草

2017年06月02日 15:26作者:来源:大众网

山东省农业科学院牧草专家盛亦兵虽罹患重病,仍坚守科研,为山东“粮改饲”做出了重要贡献,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一株百折不弯的“劲草”精神。

  疾风知劲草,孱躯若磐松。山东省农业科学院牧草专家盛亦兵虽罹患重病,仍坚守科研,为山东“粮改饲”做出了重要贡献,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一株百折不弯的“劲草”精神。

盛亦兵(右)在汶上老孟农场为农场负责人做苜蓿栽培技术指导

盛亦兵走在他的紫花苜蓿试验田

  盛亦兵于1985年从山东农业大学农学系毕业后,来到山东省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所工作,选择了牧草这个当初冷门的小学科。当时,他参加东营利津县的黄河三角洲万亩草场建设项目,在风吹黄沙让人睁不开眼的盐碱地里摸爬滚打,吃住都在村民家里,一天三顿萝卜咸菜,每天都要步行五六公里到草地做定点观测。就是在这样的艰苦条件下,盛亦兵没有退缩,硬是坚持了下来。这一坚持就是32年。盛亦兵始终倾情牧草,迷恋其中,坚持把“冷板凳坐热”,即使在科研条件最艰苦、单位发不出工资的最困难时期,也从未动摇或间断过。他的黄河三角洲盐碱地人工草场项目开启了生物改碱的先河。他倡导把苜蓿作为作物,并率先在农区开展优质牧草规模化种植试验。他最早提出黄淮海地区苜蓿避雨错时刈割理念,并东奔西走宣传推广。他带领团队育成紫花苜蓿、大刍草等优质牧草品种6个,打破了山东省没有自主选育牧草品种的历史,并获得首届中国草业科技奖和省科技进步奖,在牧草这个“小学科”里闯出一片“大天地”。

  就在科研条件刚有所改善、正准备带领创新团队大干一场的时候,厄运突然降临。2008年8月,盛亦兵被查出不幸身患巨大腹膜后脂肪肉瘤,复发时转为罕见的去分化型恶性肿瘤,据医学统计五年生存率不足50%。但盛亦兵乐观面对,甚至用自己的乐观精神感染病友和家人。截至目前,九年来他先后做过六次大手术,切除了右肾、三分之二的小肠、部分腰大肌和腹壁,以至于必须随身携带肾造瘘引流袋向外导流排泄物,每隔不到半小时就需要喝一口水,以维持生命。手术时,同事去看他,躺在病床上的他最关心的还是牧草科研和他的牧草团队。别人劝他别这么拼了,他却说“如果躺在床上什么都不做,这跟死了有什么区别?”术后稍有些力气,他便又一头钻进试验田开展牧草研究,守护着他钟爱的牧草事业。患病期间,他承担了国家牧草产业体系在山东设立的第一个试验站建站任务。在他推动下,现在山东省牧草种植面积达到169万亩,其中苜蓿种植面积39万亩,苜蓿草产品加工企业10家,设计生产能力达到200万吨,全省牧草产业化链条初具规模。他心里始终装着农民,一年到头拖着羸弱的身躯奔波在田间地头,示范推广牧草种植技术。截至目前,他的自主创新成果已累计推广1000多万亩,创造了近十亿元的社会经济效益。他不知道自己何时倒下,但只要还有一口气,研究牧草就不会停止。

  盛亦兵德艺双馨,做人品格高尚。病魔面前,他是永不屈服的斗士;牧草面前,他是痴迷科研的“园丁”;团队成员面前,他是举人过肩的“人梯”,是良师更是益友。当前,随着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化,牧草产业迎来前所未有的春天。面对机遇和责任,盛亦兵和他的牧草创新团队一刻也不敢懈怠,在创新路上与时间赛跑,随时都在向着明天进发!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王琳

本文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