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爱铺就流浪者回家的路

2017年06月30日 19:05作者:来源:大众网

救助站工作人员用爱铺就流浪者回家的路  

  刘飞鹏,男,1985年7月出生,现为滨州市救助管理站 工作人员。面对流浪乞讨人员,普通人可以对他们“敬而远之”,但是作为救助管理的工作人员,刘飞鹏却是以家人般的温暖和爱心为他们服务。

工作照

生活照

  真情救助

  他,小个,微胖,爱看书,白皙的面上挂副眼镜,与人交谈会有些小羞涩——这是31岁的刘飞鹏给人的第一印象。但当求助电话声响起,干脆的几句询问后,这个小伙子就开上救助车,奔向救助现场,不管是寒冬腊月的雪夜,还是蒸笼般的闷热酷夏。

  封老汉老家是滨城区三河湖镇封杨村,在樊家市场露宿已经八九年头。常年靠热心群众的救济生存,晚上就睡在路边的犄角旮旯。封老汉患有精神疾病,脾气古怪,哥哥妹妹曾找来要接他回家,却被他指着鼻子骂走,久而久之,家人也对他失去了耐心,任由其露宿街头。但对这个救助“常客”,刘飞鹏却一直记挂在心,除了日常的街面巡逻,在遇到极端天气时刘飞鹏必定会到他露宿的地方看一看,给他留下必要的御寒衣物和食物,即便封老汉时常恶语相向,他却始终笑脸以对。

  2016年1月24日,滨州夜间气温降到了-22.6℃。那些街面上的流浪乞讨人员成了刘飞鹏和同事们最为牵肠挂肚的人。他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封老汉。当晚,刘飞鹏和同事又一次去给封老汉做思想工作。就在刘飞鹏劝说之时,封老汉突然大喊:“我的手榴弹呢?”顺手摸起一个空酒瓶,狠狠砸在刘飞鹏脚边,玻璃碴溅了一地。

  突如其来的一幕让刘飞鹏和同事吓了一跳。“这可咋办,这么冷在外边肯定不行!”刘飞鹏紧急联系了封老汉的哥哥、妹妹,可谁料想,封老汉对家人的话同样置之不理。见此情形,刘飞鹏就和封老汉的家人沟通,并积极联系公安、医院等,最终,在家人和警察的帮助下将封老汉送至医院治疗。从晚上8点到凌晨1点,刘飞鹏在零下二十多度的户外一站就是5个小时,当他回到家时,双脚已经冻得几乎失去知觉。

  与封老汉境遇相似的李淑芬,患有精神疾病,常年在徐家市场露宿,刘飞鹏一遍遍地跑社区、居委会,一次次地到其家中做工作,帮忙联系医院。刘飞鹏的执着和爱心打动了李淑芬的家人,经过一年的努力,家人终于把她送到了市优抚医院接受治疗。

  在站寻家

  2015年11月14日,刘飞鹏来到了山东省济南市商河县龙桑寺镇贾家村对返乡后的王秀俊进行回访。看到可爱的小孙子依偎在王秀俊怀里,刘飞鹏心里说不出的温暖。2014年6月,滨州市救助管理站救助了一名女性流浪乞讨人员,患有精神疾病,说话含混不清。刚开始见到时她都置之不理,后来刘飞鹏改变了交流的方式,每次都选择她心情较好的时候跟她聊家常,渐渐熟络之后,她含混地说出了“王秀俊”这几个字。刘飞鹏立即联系公安机关,进行信息筛查,确认省内有10多个符合的。

  随后,刘飞鹏和同事们根据筛查的信息一一核实。最终确认了王秀俊是商河县龙桑寺镇贾家村人。此时王秀俊已经离家13年。第二天王秀俊的儿子和外甥女就赶到了站上,看到王秀俊时,儿子扑到母亲怀里失声痛哭,“娘啊,13年没见你一面,今天终于找着了。”帮滞留人员寻亲是一个需要极大耐心的工作。每周四刘飞鹏都会跟同事们对滞留的人员定时探望。滞留人员口中说出的每一个字眼他们都不能放过,为此他们不知打了多少个电话,来来回回地到派出所户籍科核查信息。河南平顶山的吴根、山东莱芜的陈玉梅、陕西汉中的陈菊兰……刘飞鹏与同事们一起帮助50多名长期滞留的受助人员找到了家。

  为爱铺路

  当今救助管理工作正处在转型期,更需要专业的人才。从社会工作专业毕业的刘飞鹏在这里找到了一个施展拳脚的平台。让爱学习爱钻研的他充满动力,考取了中级社会工作师。在工作中,他运用倾听、认同、同感、尊重等专业技巧与滞留人员沟通,并针对有智力和精神疾病障碍的滞留人员,总结了“一看、二听、三问、四查”的四步寻亲工作法,得到了民政部和省民政厅的认可和推广。

  在当前新媒体普及的大趋势下,刘飞鹏意识到,只靠传统的办法,远远不能满足救助工作的需求,需要呼吁社会力量广泛参与。刘飞鹏向领导提议,建立微信公众平台,发布寻人信息,宣传救助政策,动员社会力量参与救助管理。2015年7月,在刘飞鹏的努力下,“滨州市救助管理站”微信公众号开通。

  2015年12月6日,滨州市救助管理站微信公众号发布了一则《爱的呼唤,请帮助他们回家》的寻亲信息。通过热心网友的不断转发,2016年1月7日,其中一名受助人员左文亮的家人看到了微信寻亲信息,找回了离家一年的儿子。

  目前该公众号的关注人群遍及全国23个省份、61个城市,6名滞站人员通过微信平台找到了家。

  流浪乞讨人员回家的路或短或长,或风雨或阳光,刘飞鹏认为,只有爱,这条路才会更短、更温暖。他将继续沿着这条路脚踏实地,坚定地走向远方……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王琳

本文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