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贫不耽误尽孝

2017年09月04日 17:19作者:来源:大众网

   

  

  曹守兰,1951年2月出生,山东兖州人,现为兖州区大安镇周家村人。

  在大安镇周家村最东头的一户农家,有两间偏房和一个小院子,曹守兰一家四口就住在那里。曹守兰家是村里的精准扶贫户,她和丈夫周传政今年都已66岁,年事已高,且夫妻俩都患有严重的腰椎病、颈椎病,没有劳动能力,依靠政府的低保和养老金勉强度日。女儿在济南学习护理专业,功课繁忙,学费高昂。生活虽然清苦,但在曹守兰的操持下,日子过的很和睦,夫妻融洽,女儿孝顺。

  曹守兰兄妹3人,有两个哥哥,还有一位今年已经105岁的老母亲。大哥今年年逾八旬、身体多病,大嫂已经去世。二哥一家住在邹城市,二嫂常年体弱多病,患有肿瘤、脑血栓,每月要去江苏省检查治病。由于两个哥哥都无法照顾老母亲,曹守兰和丈夫商量后,便于2013年将老人接到自己家里照料。

  将老母亲接到家里以后,曹守兰和丈夫对老人的照顾无微不至。老人年龄大了每天都醒得很早为了照顾好老人曹守兰每天四点多就起床,起床后赶紧烧水打扫庭院,然后伺候老人洗漱。老人洗漱完之后,曹守兰便开始做早饭。为了让老人吃的可口,曹守兰每天都是换着花样的给老人做饭。为了让老人补充营养,曹守兰每隔几天就要给老人改善一下伙食。在曹守兰的操持下,日子过得虽然清苦,但老人却过的很是舒心。吃完早饭,曹守兰时常会搀着老母亲在村里头逛街遛弯,与邻居唠唠嗑说说话老人家喜欢到农田里逛逛,但是年龄大了走的慢,于是两个人就边走边歇,有时候大半个上午就这样过去了。但是,母女二人说说笑笑的身影被村民们看在眼里记在心里,无不交口称赞。

  老人食欲不好,吃饭吃不多,但是总喊饿,于是夫妻二人就放一些零食在小饭桌上,老人饿了随时可以拿起来吃一些,买零食的钱是夫妻二人省吃俭用攒下来的曹守兰说:“老娘年龄大了,我们做儿女的再节省也不能亏了母亲的嘴”。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就在今年的二月份,老人家夜里睡觉时不小心从床上跌下,摔坏了腿,彻底无法走路了。曹守兰夫妻二人不忍心让老人长期卧床,便咬咬牙东拼西凑借钱为老人买来了轮椅,以便推着老人出去遛弯,让老母亲能够高兴一些。自从摔坏了腿,老母亲越发像小孩子,时不时就会发脾气也不愿意待在家里为此夫妻二人每天都要推着老人在村里来回的逛上三四个钟头。对此,曹守兰夫妻俩从无一丝怨言,反而乐呵呵地说:“俗话说老小孩儿、老小孩儿,家有一老是我们的福气”轻松的语气让人无不感动。为了更好地照顾老人夫妻俩对老人的日常起居制定了详细的时间表:早上5点起床洗漱,5点半吃早饭,6点半出门遛弯,九点吃早午饭,12点吃午饭,12点半午休,下午3点帮老人按摩,下午4点半吃晚饭,下午5点半出门遛弯,晚上8点帮老人擦洗身体……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曹守兰每天重复着一样的“工作”,毫无怨言、从不厌烦。

  常言道:久病床前无孝子。但是多年来曹守兰夫妇却用无怨无悔的悉心照顾让老母亲时刻感受着亲情的无微不至。面对众人的夸赞,曹守兰总是淡淡的说“人上了年纪总得有人养吧,送到敬老院倒是可以,但是哪有在自己家照顾的好呀。养儿就是防老,我们做儿女的有这个义务。”话语虽然朴实,但却闪耀着人性的光辉。

  曹守兰用自己无微不至的悉心照顾,诠释了孝的真谛,为街坊邻居树立了孝老爱亲的榜样。曹守兰的影响和带动下,周家村已经形成了孝老爱亲的良好风尚,多年来村里从未出现过一次虐待老人或遗弃老人的现象,善待老人、关爱儿童、邻里友善在村里蔚然成风。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赵兵

本文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