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支书用生命书写为民情怀

2017年11月03日 11:32作者:来源:大众网

谭新华在花甲之年以抱病之躯,挑起村委主任的重担,将全村人的大事小情放在心头,关切的脚步走遍村里每一个角落;他无私奉献,将一生积蓄投入到村庄基础设施建设

 谭新华
男,1946年6月出生,生前系文登区泽头镇峰山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谭新华在花甲之年以抱病之躯,挑起村委主任的重担,将全村人的大事小情放在心头,关切的脚步走遍村里每一个角落;他无私奉献,将一生积蓄投入到村庄基础设施建设,让贫穷落后的小山村旧貌换新颜;病危之际,谭新华躺在医院病床上,心中仍然牵挂着村里需要帮助的老人和一片片干旱的果园与麦田。他用一生履行一名共产党员应尽的义务和责任,用生命书写为民情怀。

十年前,他被村民们异口同声选定为自己的当家人

峰山村的百姓对十年前那次选举至今记忆犹新。那一天,他们前所未有地齐心,不约而同地推举谭新华担任村委主任。2007年7月23日,峰山村村民直选日。“我们就选谭新华!”男女老少五六百口子异口同声。峰山村是泽头镇北部一个小山村,有240户、600多人口,耕地和果园一共不到2000亩。此时,村里条件差,底子薄,集体欠外债15.8万元,村民没有福利,基础设施也几乎是零,村里一条硬化路也没有,在全镇48个村中排名靠后。

谭新华是土生土长的峰山村人,中学毕业后在村里务农,当上了生产队长。1969年,泽头公社组建农机修配厂,年轻能干又有文化的谭新华成为修配厂的车工,并很快入了党。2002年1月,56岁的谭新华退休。本想在村里安享晚年,谁知退休却成了他创业的开端。

2002年春天,村干部找到他,希望他能承包村南500亩山地。那片山地浇水困难,经常歉收,村民都不愿承包。谭新华也知道这500亩山地的风险,但考虑到村里的状况,谭新华还是说服家人签订了承包合同。他把500亩山地全部栽上了树,通过他的示范带动,村民也纷纷承包河边沟塘荒地植树,昔日光秃秃的小山村变得绿意盎然,谭新华也因此受到国家林业部的表彰,被评为全国绿化模范。为了解决灌溉问题,谭新华投资30万元,将林场一处5亩的洼地扩建成15亩的水塘,后来又追加投资7万元,修建了扬水站,使水能扬到山顶。修好的灌溉设备谭新华没将其当作私产,无偿供全村使用,村里80%的土地都能受益。曾经地处山坡的薄瘠土地,因为有了水塘成了旱涝保收的高产田,小麦、玉米亩产涨了一倍。

手上刚积攒了点钱,谭新华心中便盘算着该为村里做点事了。2006年,他拿出10万元,把横贯全村的1000多米连村路从5.5米加宽到8米,出资4000多元,将沿路13盏路灯换上新灯架,把小灯泡换上节能灯,让村民出行有了一条宽阔平坦的大路。回村的四年,谭新华办了很多好事、实事,村民看在眼里,记在心上,2007年的选举场面就自在情理之中了。面对村民的热切期盼,谭新华却推辞了。2004年,就在林场和鸡场建设如火如荼的时候,谭新华罹患肝癌,在北京住院一个月,进行了三次穿刺治疗。医生告诫他不能劳累,要静养。但谭新华首先顾虑的不是自己的身体,而是担心自己干不好。因为村委主任关系到村庄的发展、村民的生活,千头万绪,这个担子可不是一般人能挑的。但村民们还是在选票上写上他的名字,最后谭新华几乎满票当选村委主任。那年,他61岁。

但选举刚结束,谭新华就失踪了,他被孩子们“挟持”到济南专科医院调养。这一失踪,就是两个月。这两个月,把村民急坏了,因为村里没水了。峰山村的村民吃水来自于村北一口90米深井,安装了土自来水。由于管道年久失修,村集体无钱修理,选举之前供水就不正常,一天只能供2小时水。后来因无钱交电费,自来水干脆停了。村民吃水只能到四五里地以外的铺集村拉水。听说了村民的吃水危机后,谭新华躺不住了。但是孩子们把他盯得紧紧的,无法脱身。村民急,谭新华更急,正当事情难以解决的时候,剧情出现了大逆转。谭新华的老伴林治凤看到村民们又要忙地里的庄稼又要外出拉水,实在辛苦,她给谭新华打电话说:“你回来吧。干不干先放一边,先把自来水通上。”10月,谭新华回村了。包片干部来了,新当选的村委委员来了,老党员老干部来了,得知消息的村民也来了,望着大家期盼的眼神,谭新华说:“放心吧,我回来就不会走,就是豁出这百十来斤,也要为大伙干点事。”

十年间,他自掏腰包逾百万只为山村旧貌换新颜

接任之后,谭新华自掏腰包交上所有欠费,第二天,峰山村家家户户的自来水就汩汩流淌,全村人奔走相告。接着谭新华召开村委会、党员会、村民代表大会,谈发展、论规划,拉开了峰山新农村建设的序幕。他把林场、鸡场交给老伴打理,自己全身心扑到集体事业上。为解决自来水管道老旧问题,他联系工程队进村,将1600米自来水管道全面更新改造;同时买来新潜水泵,整修机井房,使自来水实现了全天候平稳供水。改造自来水管道、购买水泵的7万元和翻改水表的4万元,都由谭新华自己负担,通水后前三个月的电费也由谭新华负担。

当选村委主任不久,谭新华就被公布为峰山村党支部书记。这时,他遇到了最难的事情——农村环境整治。2008年,峰山村列为第一批环境整治村,上级拨款3万元。但要彻底整治村里的环境,没有百十万是拿不下来的。那时,群众乱搭乱建乱占现象严重,没有硬化路,没有排水沟,一到下雨天,道路泥泞,低洼处家家进水。

2008年3月,谭新华带领6位党小组长,7位村民代表率先拆除自家的占道建筑,在他们的示范带动下,村民们自觉自愿地动手拆起来。短短几天时间,全村拆除猪圈、鸡窝、草厦子等占道建筑400多个,搬运“三大堆”5000多方。接着就挖排水沟,到3月底,全村4000多米街道全部打通了排水沟,并进行了浆砌,平整出绿化面积2000多平方米,村内东西、南北三纵两横五条主街道亮堂了。当年雨季,无一户村民家中进水,低洼处人家第一次过上了干爽的夏天。

在整修排水沟的时候,有的村民说:“如果把主街道都硬化多好啊。”谭新华听后,心里也在琢磨。但是钱从哪来?当时上级给的拨款只有3万元,村集体还有个大窟窿,自家的钱也花得差不多了。为了实现村民的愿望,谭新华上济南、青岛找自己的老同事、老朋友化缘。一位青岛的朋友被他的精神感动,前后捐资8万元。老伴林治凤也把林场卖树和养鸡场卖鸡蛋的钱拿了出来。得知父亲在为修路筹款奔波操劳,在外地做生意的两个儿子主动送来钱款。

2009年,街道硬化全面展开,半个月时间,全村硬化街道7000多平方米,铺设管道200多米,新装路灯20盏,新建一处800平方米的健身休闲广场。栽植紫薇、玉兰等花木3000多棵,峰山村以一天一个样的速度刷新着村庄的容颜。

村庄整治刚刚结束,大雨冲垮村北河坝30多米,谭新华又把国家林业部奖励给他的2万元“全国绿化先进个人”奖金投进了河坝修复工程中。

谭新华为集体、为群众付出了多少,他自己也算不清。有人曾粗略统计,从扩建林场水塘、修连村路、修扬水站、修河坝到修自来水,他无偿投入100多万元。

谭新华的辛勤付出得到了上级的肯定,他先后被授予“全国绿色小康户”“齐鲁先锋共产党员”“山东模范老人”“威海市优秀共产党员”、威海市第六届“百佳文明户”称号。谭新华说:“钱生不带来,死不带去,只要用在正道上、用在为民办实事上,值!”

十年后,他虽重病在身却难改为民初心

“谭书记真是个好人。”林均波逢人便夸。林均波今年63岁,56岁时就患了脑血栓,左腿行动不便。丈夫孙宗法也常年患病,这个多病之家是谭新华经常走访的对象,每年送来200元钱。得知他们没有草烧,谭新华就从自己的林场拉来树枝送到林均波家门口。2015年,孙宗法病故,谭新华对林均波的生活就更加上心了,去年,林均波的房山头透水透烟,谭新华马上拿出1000多元为其修理。

谭新华尊敬和爱护村里的每一个老人,他记得住每一位老人的家,每一个老年家庭的生活状况,每一个老年家庭的困难。他的林场和鸡场先后安排了近20位特困村民就业,其中两个单身汉吃住都在那里。2004年,林场职工宋修华的女儿考入大学,为学费发愁,谭新华就提前给她发了7000元工资,让孩子顺利入学;村民林治琛养牛赔了3万多元,村民都不敢借钱给他,谭新华就拿出1万元,帮助林治琛度过难关;王从明有3亩果园,因病无法外出购买肥料,谭新华就就给他送去数车鸡粪;单身汉林军行生活困难,谭新华为其送米、面、油等。冬天到来,谭新华为其买来军大衣、棉被御寒。林场建起后,谭新华立了一个不成文的规矩,村里人都可以无偿地从自己林场剪枝搂草。鸡场更是成为全村人的鸡场,2007年春节,谭新华就为全村31位80岁以上的老人送10斤鸡蛋。2008年之后,送鸡蛋的范围扩大到75岁以上的老人。逢年过节,谭新华都要走访村里30多位鳏寡孤独和生活困难的老人,自掏腰包为每户送去200元钱。平日里,只要谁生病住院,谭新华只要知道,一定会带着200元钱去探望。

以谭新华的条件可以住在城市里,他却一直没离开村庄,他说,一出门就会想村里的人。正是对这方故土的眷恋,对父老乡亲的牵挂,谭新华甘愿付出自己的一切。

2011年起,谭新华病情发展,开始施行介入手术,每年一次。2014年后,两三个月就要做一次介入手术。即使身体不适的日子里,谭新华也没有停止工作,像往常一样每天早晨八点准时到镇政府上班,到包片干部处汇报工作,下午在村里工作,为村里的基础建设和村民福利四处奔走。

2016年,干旱无雨,谭新华想给村里挖水塘,他拖着病躯到镇政府请示资金,上楼梯时,几次扶墙喘息。看着日益消瘦、神情疲惫的丈夫,林治凤第一次流下了心疼的泪水。十年里,是她承担了家庭琐事,做丈夫精神和经济上的支持者。村庄越来越好,丈夫却从170斤瘦到110斤。

2017年2月,谭新华病情加重,住进了医院。他的病情牵动着村里人的心,几乎每天都有村民到医院来看望、问候他,目前,全村村民都来看望他。在医院的病床上,打着吊瓶,用杜冷丁止痛的谭新华仍然操心村里的事。

“党员干部就要以身作则,不能有私心杂念。”

“干吧,我是党员,党员就得为老百姓多干工作。”

这位40多年党龄的老党员用十年心血,浇灌了贫瘠的土地,繁茂了光秃的荒山,温暖了所有的父老,幸福了挚爱的家乡。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高崇敏

本文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