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纺织细纱工第一人

2017年11月03日 17:34作者:来源:大众网

  菅敏,女,1986年10月出生,滨州魏桥纺织股份有限公司宏杰十二纺细纱车工。在2016年10月举行的全国纺织行业细纱工职业技能竞赛上,菅敏勇夺第一。

菅敏工作照

  一个枯燥动作会重复上万遍

  2002年,菅敏进入魏桥创业集团开始当学徒,个性要强的她当时为了掌握一个操作要领,会把一个枯燥的动作重复上万遍。最后,她比同时期进厂的工友提前1个月出徒独立顶岗。因为工艺需要,细纱车间常年保持30多摄氏度的高温和较高的湿度,一般人刚进入车间时会多少感觉不适,而菅敏和工友们则像热带丛林里飞翔的蜂鸟一般,灵活地在纺车之间穿梭,不时停下脚步,找头、引纱、提纱、接头、换粗纱……灵巧的双手上下翻飞,操作动作让人眼花缭乱。

  一个人能看30台纺车,善于总结经验解决技术难题

  “她一个人能看30台车。”菅敏所在分厂的厂长李晓丽轻轻拍着菅敏的肩膀说。细细的纱钱在牵抻过程中容易断头,会造成相应纱锭上的棉纱浪费,“断头”等问题要凭工人的眼力和经验去发现。

  “要练好操作技术,没有捷径可走,必须下苦功夫。”师傅说的话,她一直牢记在心。菅敏苦练本领,操作技术日趋成熟。

  从2010年起,菅敏每年都参加公司组织的“操作运动会”并屡获佳绩。2013年春天,车间新上一“S”捻品种,作为高难度品种,大家很少接触,菅敏就在操作中反复实践,最终总结出一套连贯的操作法,纱线距离纱管长度不超过3圈,纱尾长度控制在0.5—1米之间,既减少了浪费,又提高了工作效率。

在密集的纺织机间巡视

  为备战全国技能竞赛,高强度训练

  为迎接2016年10月份的全国竞赛,菅敏更为刻苦地练习。她每天早上6点多提前到车间,针对自己的操作弱项“接头”进行高强度训练。有一次,生产区的师傅来观摩,又累又急的菅敏再也控制不住,搂着师傅的脖子大哭了一通,擦干眼泪后继续练习。

  最终,苦练加上操作方法的创新,让她在接头操作中摸索出了“甩管法”,速度由42秒提高到24秒,补齐了操作技术上的“短板”。

  为备战全国细纱竞赛中的理论考试,班上时间不够用,菅敏下班后自学。身为两个孩子的母亲,为避免孩子打扰分神,她自己跑到昏暗而潮湿的地下室,一遍一遍地抄写、背诵200多页的理论资料,考试前抄写的本子摞起来足有半米高。那段时间,这间地下室成了她的“私人工作室”。

  自己做好,还要带好徒弟。几年里,菅敏已先后带出60多名徒工,个个都成为各个分厂细纱操作中的骨干。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王琳

本文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