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81岁老人的33年敬老情

2017年12月04日 21:49作者:来源:大众网

这位老人叫郑安香,现任齐河县安头乡敬老院副院长,是一名有着53年党龄的老党员。担任副院长30多年来,她先后荣获省敬老爱老先进人物、省民政厅优秀服务员、省敬老好儿女金榜奖、省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2004年,她被评委全国孝亲敬老之星。

  81岁本该是子孙绕膝、静享天伦之乐的年龄,但在德州齐河安头乡敬老院,却有这样一位老人,她不仅是老人们的“嫂子”,更是老人们的“服务员”,三十多年如一日,她用一颗金子般的爱心和孝心,始终陪伴在老人们身边,先后送走了60多名老人。她经常对老人们说:“只要我还能干一天,我就要和你们在一起,把敬老院办得更好,让你们的生活过得更舒适。”  

郑安香:一位81岁老人的33年敬老情  

  这位老人叫郑安香,现任齐河县安头乡敬老院副院长,是一名有着53年党龄的老党员。担任副院长30多年来,她先后荣获省敬老爱老先进人物、省民政厅优秀服务员、省敬老好儿女金榜奖、省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2004年,她被评委全国孝亲敬老之星。

  老人眼里的至亲人

  早晨六点,郑安香像往常一样起床,开始了一天的忙碌,先打扫院子卫生、挨个宿舍叫老人们起床,再给老人们盛饭菜、给不能自理的老人喂饭,把吃过早饭的老人扶到院子里晒太阳,她又开始给老人们叠被子、收拾宿舍、洗衣服......这样的工作她一干就是三十多年。

  还是在1984年的时候,时任安头乡小王村妇女主任的郑安香因为不怕苦不怕累,工作出色,又懂医术,被镇上挖过来担任新建乡敬老院的副院长。面对几间破旧且年久失修的土草房和大多生活不能自理的老人,已近天命之年的她没有退却。她把家里的近万元积蓄拿出来,新建了六间平房,为老人营造了一个温馨的“家”。当时,敬老院迎来的第一批21个老人中,患老年痴呆和偏瘫的有10多人,因为院里人手少,且都是年轻同志,郑安香主动把这些不能自理的老人揽过来,每天给他们穿衣、梳头、喂饭、洗脚、按摩、煎汤熬药......郑安香经常对老人们说:“只要我还能干一天,我就要和你们在一起,把敬老院办得更好,让你们的生活过得更舒适。”

  有位老人孙德彪,因车祸导致瘫痪,到了敬老院后,郑安香每天不厌其烦地帮他擦洗身子、端屎端尿。见他衣服单薄,专门为他做了条厚棉裤,买了两个热水袋送给他。为了让他行动方便,郑安香又与县民政局联系了一部轮椅,每天推着他出门呼吸新鲜空气。经过三年精心照料,老人竟一天天好起来,不仅能坐上轮椅,还能拄着拐杖站起来挪动,老人感激地说:“你不嫌脏不嫌苦,真比亲闺女还要亲啊! ”时间长了,老人们都对郑安香有了深深地依赖,有一位老人临终前跟她说,“你要活到120岁,大家不能没有你。”尽管那时郑安香已过了退休年龄,但老人们坚持不让她退下来,在敬老院生活近10年的一名老人动情地说:“如果你要退下来,我们大家就跪到乡政府去,求也要把你求下来。”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如今,郑安香已迎来了建院以来第七批老人,可她依然记得自己的承诺,时刻践行着自己的诺言。今年77岁的宋业政老人,刚到敬老院的时候基本不能自理,手脚麻木没有知觉,不能走路,不能自己吃饭。郑安香就亲自给他喂饭,并坚持给他针灸、拔罐,经过一年多的悉心照顾,老人竟奇迹般地好了起来,现在生活也能自理了。“我刚来的时候,手脚不管事,吃饭得喂,更洗不了衣服。嫂子亲自给我喂饭,给我穿衣服,也给我‘下针’按摩,现在好了,什么事都能自己做了,多亏了她!”宋业政感激地说。

  儿女眼里的“狠心”娘

  郑安香共有五个子女,四个女儿和一个儿子都很孝顺,家境也都不错,儿子也曾多次提出要接她去县城住楼房,可即便是过年,郑安香在儿子那里最多住一周就要回敬老院,因为她心里始终放不下老人们。在她五个子女的记忆里,母亲在家的时间很少,敬老院已成了他们的“家”。

  “妈,你都十一年没来我家住下了,也不牵挂我,你怎么这么狠心呢。”郑安香的大女儿边说边抹眼泪。2016年,郑安香的大女儿查出患有直肠癌,需要立刻手术,郑安香知道后心疼的直掉眼泪,却又不忍心抛下依赖她的老人们,院长和老人们都劝她,“去好好陪你闺女几天吧,她现在需要你。”可她仅仅去了半天就回来了,依然利索地给大家按摩、喂饭、喂药,她说:“闺女有她婆家人伺候着就行,我在那里也没啥事,可老人们离不开我。”

  敬老院的工作人员说,郑安香不容易,在她老伴去世前因脑血栓后遗症整整在病床上躺了5年,在这5年里,她既要照常上班照顾院里的老人们,又要回家伺候老伴,就这样风里来雨里去,她用一辆脚蹬三轮车往来于小王村和敬老院之间,用瘦弱的肩膀挑起了家里家外两副重担。

  “我们兄妹都很心疼她,这么大年龄了,希望她能像其他老人一样安享晚年,别再这么累,可她态度很坚决,不离开敬老院、不离开老人们,现在敬老院就是我们的家,我们经常过来看看母亲,”郑安香的三女儿无奈的对我们说。郑安香平时很少去儿女家,有一次,三女儿为让她到家吃顿饭,好好休息一下,就骗她说在外打工的外孙女今天要回来,想姥姥了,“爱孙心切”的郑安香这才留了下来。吃完晚饭,郑安香在沙发上等外孙女回来,却不知不觉地睡着了。看着母亲这么大的年龄还如此劳累,三女儿偷偷的哭了。第二天早晨五点不到,郑安香就准备回敬老院,女儿再三挽留她吃完早饭再走,可她坚持要走,“我不放心老人们,我得回去给老人们准备早饭,还有几个老人我要亲自喂。”说着,她骑着三轮车就走了。

  “有这样一个实诚又固执的婆婆真是没办法,让她回家享清福她不,81岁了还要照顾几十个老人,不过我很佩服她。虽然我坐月子婆婆也没在家待几天,但是我们不埋怨她,只要她身体好好的,每天快快乐乐的,我们支持她也会好好孝顺她。”郑安香的儿媳妇笑着说。

  同事眼里的“郑娘娘”

  当年,乡敬老院建院初期,由于乡财政困难,拨付给院里的资金不能满足老人们的正常生活支出,老人的生活十分清苦。为提高老人们生活质量,她带领几位生活尚能自理又有点劳动能力的老人,在敬老院的房前屋后开荒种田、发展养鸡等副业,使敬老院很快实现了粮、肉、菜自给自足,走出了一条以副养院的路子。   

  “多年来,郑安香既当副院长,又当医生,还要当护理员,在每一位老人身上,她都倾注了自己全部的心血,敬老院不能没有她。”院长李洪英说。郑安香的按摩推拿手法在十里八乡很有名,很多人都慕名而来,说来也奇怪,很多疑难杂症经她的手推拿,都会好很多,所以她的名气越来越大,在照顾老人之余,她还不辞辛苦为大家免费推拿。

  “郑安香就像是我们的妈妈,她像呵护自己的女儿一样呵护着敬老院的每一个工作人员,我们每个人都爱郑娘娘。”敬老院副院长王秀芹这样评价郑安香。“娘娘”,一个简单而随意的方言称呼,道出了郑安香与同事们的真挚情感。几十年来,她和老人、同事们朝夕相处,把所有心血都给了敬老院。30多年来,郑安香先后送走了60多名老人,每一个老人过世,都是她握着老人的手,安静地守候在床边,等老人离去后,她麻利地给老人洗干净手脸,一层层穿好她亲自给老人们缝制的寿衣。

  “两个月前,郑娘娘在夜里提热水壶时,不小心被烫伤了脸,我们去看她的时候,她整个脸肿的像发面馒头,只露出两个眼睛,看得我们心疼,我们都劝她在家多休息一段时间,可谁也没想到,仅仅四天后,她就骑着三轮车回来了。”王秀芹说到了这里心疼地直掉眼泪。“她回来的第一件事就是挨个屋子看望老人,我们也是后来才知道,为能尽早回来,她是忍着剧痛直接把烫伤的水泡戳破,真不知道她是怎么熬过来的。”

  郑安香,33年来,她无怨无悔的照顾着一批又一批的老人,换来的是他们的信任和爱戴,在老人们和同事眼里,她是无可替代的人。“我现在虽然年龄大了,但身体挺好,只要我还能动,我就继续为老人们服务,践行一名共产党员的职责。”郑安香的话掷地有声。33年,她用乐观和坚强在风雨中为孤寡老人们撑起了一个温暖的家,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孝老爱亲、血脉相依的至美真情。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王琳

本文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