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忘初心,不负百姓重托

2018年02月01日 17:01作者:来源:大众网

放心不下居民,坚持留在山里。宫象贵今年已经65岁,他和妻子刘丽英因工作结缘,两人是南屋石仅有的医生,目前为社区1500多人服务。居民们离不开他们,他们更离不开居民们。哪家在哪,谁家什么情况,都在宫象贵脑子里。夫妻俩分工明确,通常一个看病、出诊,一个拿药、管理。

  

  人物简介

  宫象贵,男,汉族,1953年9月出生,现为青岛市城阳区夏庄街道南屋石社区卫生室医生。

  事迹概述

  “有病人需要咱,咱就不能不管。”这是乡医宫象贵常说的一句话。青岛市城阳区夏庄街道南屋石社区是城阳区东南部山区的边缘社区,地处山区,缺医少药,宫象贵作为社区唯一的一名乡村医生,行医近50年来,常年无休,肩背药箱出诊、行医,风雨无阻,山间小路深深地烙下他的足迹和背影。山路不好走,宫象贵却为山村居民的健康走了几十年。最多的时候他一天出诊近20次,走20多里山路。不管啥时候,只要需要出诊,他从没犹豫过。如此坚持,源于他心中的那份责任——医者的责任。近日,宫象贵获评全国“百家健康守门人”,是城阳区唯一一名获此殊荣者。

  事迹正文

  常年无休,药匣子用破五六个。拿着血压计、血糖仪,背起药匣子,宫象贵又出发了……沿着卫生室门前的崎岖小路,一直往下走便是郝大娘家。郝大娘今年已经98岁,行动不太方便,宫象贵每周至少一次上门为老人做基础检查。“血压挺好的。”宫象贵说道。听了他的话,老人的家人心里踏实许多。近11点钟,宫象贵背着药匣子又来到杨大爷家。杨大爷几年前因脑梗塞瘫痪在床,也成了宫象贵重点上门服务对象,量血压、测血糖,做完一系列检查,进行完用药指导后,宫象贵才折回卫生室。行医近50年来,他常年无休,风雨无阻,山间小路上到处都能看到他肩背药箱奔波忙碌急匆匆出诊上门行医的背影。他说,最放心不下的就是居民们的健康,只要还有能力,会一直留在山里为大家伙服务。由于当时村里缺医少药,需要有人为村里人服务,宫象贵选择学医,当起乡村医生,那一年,宫象贵才18岁。近50年来,宫象贵可以说常年无休,不是在看病,就是在去看病的路上,光药匣子就用破了五六个。

  随叫随到,曾一天走20里山路。“宫大夫工作没白没夜的,随叫随到,有时凌晨两三点来找他上门看病,他从来没有犹豫过。老母亲七八年前因为脑梗塞不能走路,宫大夫每周都去看一次,现在老人恢复不错,已经能下地走路了。”居民刘先生说。山路不好走,可宫象贵却为大家的健康走了几十年。有时候,他一天出诊近20次,光山路就得走20多里。“以前没电话的时候,大家都上门来叫我出诊,不管白天还是晚上。人家里要没急事,能来找我?”宫象贵说,“大冬天的夜里刺骨得冷,从暖和的被窝出来很难受,但有病人需要咱,咱不能不管。”

  行医这么多年来,宫象贵有许多难忘的经历。有一年除夕夜里,家家户户准备吃饺子的时候,突然有人急匆匆跑来找他去看病,宫象贵二话没说,背起药匣子就往病人家中赶。“也真是赶巧了,这一晚连着去看了好几个病人,等回到家的时候已经是凌晨了,过年的饺子也没赶上吃。”

  放心不下居民,坚持留在山里。宫象贵今年已经65岁,他和妻子刘丽英因工作结缘,两人是南屋石仅有的医生,目前为社区1500多人服务。居民们离不开他们,他们更离不开居民们。哪家在哪,谁家什么情况,都在宫象贵脑子里。夫妻俩分工明确,通常一个看病、出诊,一个拿药、管理。

  “如果我们不在这了,大家伙平时有个头疼脑热的看病就不方便了,实在是放心不下。”宫象贵说,他的孩子觉得父母年纪大了,工作很辛苦,希望他们退休歇着。可他们夫妻俩却为了居民们坚持留在山里,直到干不动为止。如此坚持,源于他心中的那份责任,一个医者应有的责任。他的付出,居民们看在眼里,也记在了心上,经常说,“宫大夫特别有责任心,不管啥时候,只要需要他出诊,他从不犹豫、从没二话,正是他一直在村里守护着大家的健康,大家心里才这么踏实。”扎根山里几十年为居民服务,居民们离不开宫象贵,同样宫象贵更离不开居民们。有时尽管辛苦,但得到大家认可时,宫象贵觉得一切付出都值了。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王乐双

本文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