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务办学的山村女教师

2018年03月02日 09:57作者:来源:大众网

刘松花,女,1966年8月,中共党员,现任华泉小学教师。一位普通的农村女性,历尽千辛万苦义务办学,以实际行动传承和发扬了雷锋精神,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

  

  刘松花,女,1962年12月4日,中共党员,现任华泉小学教师。一位普通的农村女性,历尽千辛万苦义务办学,以实际行动传承和发扬了雷锋精神,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

  甘当“雷锋”

  1994年的一场意外,改变了刘松花的生活。这年夏天,洪水冲走了粮沃村一位在外上学的孩子,好多家长从此不再让孩子上学,刘松花看着正需知识滋养却辍学的少年们,一种神圣的使命感使她作出了一个大的选择:毅然放弃在娘家学校就要转为公办教师的机遇,在粮沃村义务办起了一所学校。她把想法给村干部说了,村干部说道:“咱村穷,没钱建学校,又不能给你开工资。”刘松花说:“在我家里上课,俺不要钱,是义务的。”

  刘松花家4间旧草房,其中3间不能使用,平时吃住就一间,她把家具、床和锅搬出来,改成学堂。她用在福建当铁道工人的丈夫寄来400元钱买了两棵树,找人解成板,算是课桌。要开学了,她逐户去找家长,说服动员孩子入学。一个村民说:“上学行,俺交不起学费。”刘松花说:“行,只要让孩子上学!”1994年9月的一天,座落在崇山深处的山村,破天荒有了属于自己的学校。

  1996年汛期到了,刘松花家的房子再也不能用了,村里决定把办公室当教室用。村委办公室虽然墙坚固,可上盖管晴不管阴,必须全部翻新。刘松花便跑到娘家拉来20根棒和400多斤秫秸,用丈夫从福建寄来了的3500元钱买来瓦等,村民自愿利用两天的时间把房子翻新好,剩余的钱刘松花利用暑假找人开了石头,累了院墙,建了厕所,这算是有了一个比较宽裕的教室了。

  自开始办学到96年春季,由于用自己的房子当教室,刘松花一家晚上只能睡在搭的地铺上,时间一长,她患了风湿性腰痛,中药吃了一麻袋,打的针不计其数,总不见好,村干部商量,一年免去了他家20个义务工,刘松花觉得有愧,就卖了两块花生饼,给学生每人买了两个作业本。

  1996年暑假,由于把丈夫寄来的钱建了学校,又给学生垫了书钱,没钱吃饭和种地了,刘松花领着11岁的儿子到娘家借化肥,她刚到苹果园里找到父亲,玩耍的孩子掉进水库了里淹死了,刘松花一天哭昏过去十几次,躺在床上,不吃不喝,愁煞了家里的亲人。

  开学了,26名学生家长以为刘老师不会再有心思办家庭学校了。然而刚到早晨6点,又传来了上课的铃声。这一天,是家长们陪她上的课。在刘松花办家庭学校的日子里,头脑里装的是学生,是学习,是提高,白天上课,晚上备课,批改作业,像正规学校一样,制定了各种规章制度,开足开全了课程,按时上下课,所有的教具都是自己买的,每次学区会考她带的一年级都是第一名,学生的作业拿到镇里去展览。

  刘松花义务办学的感人事迹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同时也得到了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1997年秋,刘松花由一名“编外民师”转为正式教师。有了工资,有了荣誉,身份也变了。然而,她乐于奉献的雷锋精神却没有变。多年来,她淡薄名利,奉献爱心,扶贫济困,从未渐断过。

  自1999年春天开始,她由粮沃小学调到倪山口完小任教。因该校辖区内的村庄地处纯山区,经济欠发达,不少学童因家庭困难无法完成小学学业。为此,刘松花动了心,她开始尽自己的微薄之力,慷慨解囊资助面临辍学的那些学童们。

  粮沃村学童吕敏,因母亲患癌症病故。在她含泪要离开校园时,刘松花给她送去了学费、学习用品等,并把她作为长期救助对象进行帮扶,直至她完成了初中学业。该村的吕传合家,于2006年11月遭受火灾,一下烧掉了3间房子。当时正值严冬,一家人吃穿无着,正上小学的两个孩子面临辍学。一时间,吕传合夫妇俩产生了轻生的念头。刘松花得知此事后,马上送去了100元钱、一床崭新的太空被、一件军用毛毯(丈夫从部队转业时带回家的,一直没舍得用的)、一件棉衣和多件生活用具。由此,鼓起了他全家人的生活勇气,也使得两位学童能够继续在校读书。至今,为了扶贫济困,关爱弱势群体,共计自掏腰包6000多元,救助了20多位困难学童,自己却一直过着清苦的日子。

  先后获得了“全国师德先进个人”、“省三八红旗手”、“省优秀教师”、“枣庄市文明市民”等多项荣誉称号,以她为原型拍成的电视剧《大山的女儿》参加了中央电视台的优秀电视短剧展播,荣获“枣庄雷锋”称号。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王乐双

本文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