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海报新闻 媒体矩阵

大众网
全媒体
矩   阵

扫描有惊喜!

  • 海报新闻

  • 大众网官方微信

  • 大众网官方微博

  • 时政公众号爆三样

  • 大众海蓝

  • 大众网论坛

  • 山东手机报

山东手机报订阅方式:

移动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8000

联通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58000678

电信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97009

首页 >2012专题汇总 >山东好人每周之星 >第114期 >助人为乐之星评选

投身乡村谋振兴的热心人

2021

/ 09/02
来源:

作者:

手机查看

  袁科,男,汉族,1983年10月出生,群众,济南市章丘区普集街道三山峪村村民。

  2008年大学毕业,在外面工作2年后,袁科怀着对家乡的热爱回乡创业,在长白山摩柯峰脚下经营一家农家餐厅,成为乡村振兴的先行者,十几年辛苦赶上了发展农村的高潮,自己也成为党的农村振兴政策的受益者。虽然身处山林、从业辛苦,但他心肠火热,乐于助人,时刻铭记“做事先做人”的朴素道理,用点滴爱心温暖身边需要帮助的人。

  伸出援手 成为他生活一部分

  三山峪村位于章丘市普集镇的东北角、长白山最高峰摩柯峰脚下,三面环山,主峰840多米,风景秀美,但也兼有沟壑纵横、山势陡急的特点,游客流连山景的同时,若不熟悉路况,下山很容易迷路、受伤。袁科住在山脚的近二十年来,时常遇见求救的驴友。每每遇到突发情况,他总是第一个上前,凭借对地形的熟识,想方设法把人救出。

  2012年清明节上午,7名初中生结伴登山,山路陡峭蜿蜒,2个半小时的路程耗尽体力,学生们爬到山顶已经疲惫不堪。有几名学生甚至没吃早饭,盯着脚下的悬崖又饿又怕,身心虚乏,加上一名学生意外受伤,眉骨流血,趴在山梁上不敢前行,给家长打电话求救。下午3点钟有家长联系到了山脚下的袁科,希望他帮忙尽快施救。那时袁科刚刚忙完店里生意,接到电话立刻上山寻人。他匆匆准备好手电筒、救援绳、水和饼干,手脚并用爬到山顶,携引七个孩子且行且歇,到了晚上7点半才终于摸下山,把孩子交给焦急的家长和民警后,他已经累得说不出话。

  2014年寒冬,4名高二学生下午爬山,归途突然降雪,学生们在白茫茫的山上找不到来路,被困到冰封的悬崖。绝望的家长赶到山脚下的时候天色已经昏暗,同行的民警也不敢走冰滑的山路贸然上山,他们敲开了袁科的饭店求助。袁科跟家人交代了几句,穿上羽绒服和防滑的登山鞋,抄起手电筒上了山。他用手机和遇困学生联系,安慰他们自己马上就到,同时让他们每隔几分钟闪几下手机上的闪光灯帮助自己确定方位。几番调整路线之后,终于在一块非常危险的冰瀑悬崖旁的巨石上找到了遇困的少年。他先用手把三个瘦一些的学生一个一个从结着冰的悬崖上方拉到有草的相对安全处,让他们踩着草皮别动,最后的一个女孩比较重,他怕冒险去拉会和她一起坠崖,就打电话让自己父亲引路,带着受困少年的家长拿着长绳慢慢上山。最后在大家的协力下,用绳子把最后一个女生从悬崖上拉了上来。彼时雪后初晴,月亮升起来,又大又亮,就在头顶,周围冰凉彻骨,身上汗水湿透几层衣服。一行人打着手电,相互搀扶,颤巍巍下得山来,已经是晚上十点多钟。

  危急时刻 他又大显身手

  2021年正月初七。年后春光乍暖,过年清闲的人们午后结伴游山,热热闹闹。当晚6点半左右,袁科饭后带着孩子跑步晚练,从店里跑到抗日武装纪念馆门口,孩子突然说不远处东山上有人在闪灯。闪灯处荆柴、酸枣林密布,极难行走,村里禁牧之前连羊倌也不会把羊赶去那里。警觉性很高的袁科立刻大声喊话询问情况,原来是两家人游山,天黑错过了下山的岔口,为了躲荆棘走到了两山夹沟的地方,两侧都是滑溜溜的山崖,进退不得。这时接到求救信号的民间救援队也来了,但苦于荆柴密布的山上根本没有路,他们无从着手,只好转而向当地人求助。袁科立刻回家拿上手电筒和绳子,带人从山下的梯田绕道上山,辗转找到人的时候,发现5个人正在悬崖边进退两难。他绕上悬崖,引着他们折回山脊,一路向上避开荆柴丛,再沿另一条山脊慢慢溜下来。5人里面有个9岁的孩子在下午下山时就崴了脚,袁科留下救援队和村里赶来支援的村民引导4个大人,自己抄小路硬生生把哭的迷迷糊糊的孩子背下山。坚持到平地的时候,筋疲力尽的他瘫在地上再也动不了了。

  除了迷路的游客,驴友山上受伤也是时有发生。有时遇到游客团有人骨折,从山上林场打电话求助,袁科会把家里的小推车顺着崎岖的山路推到林场,接到人后一起把人推下来。一位淄博的驴友在山上摔到头部,同伴打了淄博的120,请求袁科开车拉他们往淄博方向赶,与120会合。为了让病人尽快得到救治,袁科二话没说,放下手里的活,驱车将他们送过去。这样的事情林林总总,有人盛赞他热血青年侠义有担当,也有人说他“傻实在”,这样的事情又危险又没啥好处,还耽误自家做生意,图什么呢?他笑笑不置可否。

  热心助人 传承红色精神

  袁科的热心助人是融入了他的生活的,惊心动魄的时刻如此,平淡安闲的时候也是如此。从兄长那里了解了四川甘孜州学生的贫困生活,他带着孩子一起为那里的学生捐寄衣服、文具;寿光洪灾后八方支援,他带孩子驱车前往捐赠物资,“要培养孩子‘风雨同舟、勠力同心’的民族精神”;冬春季节山火频发,他义务加入村消防队,哪里发生山火,他次次冲在第一线;

  2021年春节举国防疫,他主动申请村口执勤站岗,从年初一开始,在寒风中坚守一个半月。他还不是党员,但他深信“有党才有国,有国才有家”的道理。“我生长在三山峪村,这儿是章丘第一支抗日武装诞生地,是红色教育基地,咱从小听革命前辈的英雄故事长大,做人做事不能给革命前辈丢人。”在他心里,助人是本分。

  也因此,在一些善举后,总有获救者拿钱、物作为答谢,袁科都拒绝了,唯一一次收礼收下了一面锦旗。很多事件他也记不住时间,过去的就过去了,但求无悔,但求尽心。他是一个普通人,十几年坚持,做了一些不普通的事情,却依然坚守踏实做人的本色。

责任编辑:王琳

相关推荐 换一换